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導言

說起張藝謀,恐怕大家都不會陌生——《紅高粱》《歸來》《金陵十三釵》等一部部深入人心的佳作,奠定了他在影壇中的地位。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張藝謀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部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該片曾獲得第6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第4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銀獅獎等諸多獎項,可謂是中國影壇上少有的佳作。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

故事梗概

影片中,民國年間的財主陳佐千在娶進三房姨太太后,接著娶進19歲女大學生頌蓮成為四姨太。而頌蓮被迫輟學嫁入陳府是因家中變故,不得已而為之。陳府裡有一條規矩,老爺要到哪一房姨太太處過夜,就會在哪一房姨太太的院子裡掛燈籠,以表寵幸;可要是太太犯了府上規矩,也會遭到“封燈”,表示自己的不再受寵。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四太太梅珊(鞏俐飾演)


年輕漂亮的頌蓮一入陳府就捲入了幾位姨太太的明爭暗鬥中,就連伺候頌蓮的下人雁兒也因為沉浸在自己的太太夢裡,不滿頌蓮四太太的身份而對她惡語相向。一次,頌蓮發現了雁兒在自己的房裡偷著掛燈籠,還在她的櫃子裡翻出了詛咒頌蓮的針扎草人。頌蓮此時才發覺到原先滿面笑意、平易和藹的二太太卓雲竟然在背後是一番小人模樣。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頌蓮發現的針扎草人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背後狠毒表面和善的二太太卓雲


頌蓮為了爭寵,假裝自己懷孕騙取陳老爺的寵愛,可是卻被下人雁兒將真相告密給了二太太。被戳穿的頌蓮遭到了陳老爺的惡罵,並“封燈”以示威嚴。頌蓮不滿自己在家中的身份,一氣之下將雁兒違反家規的事情說了出去,雁兒遭到了懲罰,在寒冬臘月裡跪在冰雪上拒不認錯,最後身受傷寒而亡。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假懷孕的頌蓮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拒不認錯跪在雪裡的丫頭雁兒


雁兒的死令頌蓮精神恍惚,經常借酒消愁。一次,喝醉了酒的頌蓮在無意之間把三太太梅珊和高醫生私通的事情說了出去,梅珊被陳老爺吊死在陳府角樓小屋中,看到這一幕的頌蓮精神崩潰,成了瘋子。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與高醫生私通的三太太梅珊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三太太梅珊被暗地裡吊死在角樓


影片分析——女性主義精神分析

在20世紀的文化背景中,精神分析理論給人文科學以及種種藝術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精神分析理論的發使者弗洛伊德認為,

人在潛意識裡是違反道德和倫理的,因此不能僅僅追求享樂主義而忽視現實主義,人類應該找到現實和想象的平衡點。藝術家可以稱作一類“空想者”,他們從現實當中脫離出來,沉浸到自己的假想世界裡去,也就是我們說的——夢。早在電影發展初期,就有人提出了電影是——夢工廠的說法,已經開始把電影和夢類比起來。弗洛伊德認為夢是一個人願望的達成,而構成夢境的材料,需要身體刺激、白日殘餘以及夢思維。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弗洛伊德 :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

回到影片當中,從整體結構上來說,四太太頌蓮的故事有著現實的背景——民國時期對於女性角色的束縛與欺榨。同時這樣的故事有著現實當中的事件殘餘,影片當中的每一個事件都在真實的生活中有反映,也就是說影片是由一個個可真實存在的故事組合起來的。那麼組合這些事件片段的方式,就是運用夢思維將片段邏輯化、具象化,從而使得整部電影成為一個完整的“夢”。

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中,四太太頌蓮已然是兩種類別的人。從剛開始的正常到結尾的瘋癲,這也同樣可以用精神分析的理論進行分析。正常人,對於大眾而言給出的定義是能夠正視自己,與別人順利相處,且能夠適應正常生活的人。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最後神志瘋癲的頌蓮

弗洛伊德說我們每個人都是“神經官能症”患者,我們都會產生一系列激烈的情緒症狀或做一些無意義的行動,只是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很好地適應現實,控制自我;拉康也認為我們每一個人在心理結構上都有著妄想狂的一面,一個正常人不過是能夠很好的平衡自己妄想的一面和現實的一面。

說到頭來,這和中國傳統的思想理念有著異曲同工之處。《論語·顏淵》裡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這無疑是在闡述兩個層面,一是當個人的慾望和社會公允的行為規範發生衝突的時候,應該剋制個人慾望,而選擇社會規範。二是承認個人慾望與社會規範之間存在著衝突的一面。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含淚出嫁

從第一個層面看電影,在影片所處的時代,社會公允對於女性來說是不公的,就如頌蓮為了自己家庭的生活而含淚嫁進陳家當做姨太太。她哪怕知道其中有著自己繼母利用自己的私心,也在社會公允的大環境下妥協。但這不能夠說孔孟儒家思想是舊社會壓榨女性的範本,《論語》所提出來的是一個理論框架,後人在向裡填充內容的時候忽略了一點社會公允的公正性。也就是說,當在時代法律道德制定有失偏頗的情況下,哪怕一套理論也會被利用著向邪惡的一方偏歪。

從第二個層面看電影,我們可以看到讀了大學的頌蓮在個人思想上追求的就是公正和法治的社會,這也就是她的個人慾望,她在看到陳老爺殺死偷情的三太太梅珊後徹底瘋癲,這是她面對封建舊制吃人一面的反抗,以男性為主體的封建舊制社會規範不保護女性,而大學生頌蓮追求的是男女人之間的平等,這兩者之間就存在了巨大的衝突。頌蓮的思想是“逆時代背景而行”,她瘋癲的結局是衝突得不到解決的客觀反映。影片也正是用這樣的悲劇來揭露封建舊制的險惡,擺正社會規範的航標。


從女性主義精神分析的角度淺析《大紅燈籠高高掛》

壓抑的畫面背景

總結

燈籠,本該給人光明的象徵,卻最終成了無情慘痛的血腥;家庭,本該給人溫馨的感覺,卻最終成了勾心鬥角的地所。封建禮教吃人的一面,到如今依舊值得我們反思,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我們依舊任重而道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