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社會女人的悲催

重溫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社會女人的悲催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出品的劇情片,由張藝謀執導,鞏俐、何賽飛、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該片改編自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影片圍繞封建禮教展開話題,講述了民國年間一個大戶人家的幾房姨太太爭風吃醋,並引發一系列悲劇的故事。1992年3月13日,該片在北美上映,以260萬美元的票房創下當時華語電影在北美的最高票房紀錄。

重溫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社會女人的悲催

劇中女主大學剛讀半年的頌蓮被貪錢的母親(繼母)逼迫著嫁進陳家大院,成了老爺的第四房姨太。陳府有老規矩,姨太太們傍晚時分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來的意味被老爺“臨幸”的大紅燈籠。被掛紅燈籠就意味可以被捶腳,並且點菜。起初因為“新人”身份,頌蓮得到老爺最多寵幸,但也因此被其它三位姨太太尤其笑裡藏刀的二姨太擠兌得叫苦不迭。因為涉世不深、自視清高、生性反叛好強的頌蓮急欲爭一口氣,使計(假孕)又成老爺身邊紅人,不想計謀被一心想做姨太太的丫鬟看穿,並告知二姨太,終敗於二姨太手下釀成悲劇。

重溫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社會女人的悲催

重溫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社會女人的悲催

劇中刻畫最多的就是陳家大宅院裡的點燈、滅燈、封燈。不去特意刻畫男主的臉,可能就是因為在封建社會,每家每戶都是這樣的,陳老爺代表了一系列的人,而並非他自己。對於時間刻畫沒有春天的出現,我則認為,春天是生機是希望,而生活在大宅院的這些女人是沒有希望的,劇中氛圍緊張,處處透漏著女主的無奈、恐懼、絕望,以至於最後瘋掉。影片的最後,一陣鞭炮聲迎來了五太太的過門,便又是再一個輪迴,封建大家庭裡又多了個女性勾心鬥角,就像影片裡的四個章節“夏,秋,冬,夏”一樣,以此循環往復。

重溫經典《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社會女人的悲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