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說到渤海國,熟悉我國東北史的人對它並不陌生。作為一個由粟末靺鞨為主體所建立起來的多民族共融的地方民族政權,在其所存在的228年(698-926年)時間中與唐王朝共存了209年,並和當時的日本、高麗、新羅等國都有著不俗的外交關係。這期間或是由歷史推動的因素,或是因其自身地緣政治的特性,他曾在敵唐和親唐之間反覆流轉,並積極學習中原王朝先進的政治文化和經濟科學,在短時間完成封建統治,成功從一個遊牧民族轉變為農耕文明。

也正是因此,渤海國曾在其歷史進程中發展出屬於自己獨特的文化,將中原文明和東北遊牧文明雜揉並濟成為東北史中最耀眼的明珠之一,鼎盛時期更享有"海東盛國"的美譽,為當時東亞所矚目。在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佔東北三省之際,由黃維翰林的《渤海國記》(1931年)和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篇》(1934年)所引起的渤海國史第一次研究熱潮,也為東三省抵抗日本侵略,匡扶中華文明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所以今天我們就跟隨著渤海國的歷史,來一探這個顆璀璨的"海東明珠"。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說到渤海國的建立,我們自然要從其主體民族粟末靺鞨入手。根據《隋書》和《唐書》等官方典籍的記載,靺鞨就是先秦時期的肅慎族,在漢至兩晉時期又稱作挹婁,南北朝到隋初又叫做勿吉,而後被稱為靺鞨,是我國東北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史籍記載:

靺鞨,在高麗(應為高句麗)之北,邑落倶有酋長,不相總一。凡有七種:其一號粟末部……其二伯咄部……其三安車骨部……其四曰拂涅部……其五曰號室部……其六曰黑水部……其七曰白山部。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然而眾所周知,公元五世紀到七世紀之間是整個東北遊牧民族最為混亂的時候,這裡不僅有強大到根本無視中原王朝的突厥、有稱雄東北的高句麗,還有契丹、系、室韋等遊牧民族。而靺鞨雖然人數眾多,但內部並不是鐵板一塊。例如白山靺鞨、伯咄部靺鞨和安車骨靺鞨就是支持高句麗和當時中原王朝作對的。而最強大的粟末靺鞨則分成兩塊,一部分支持高句麗,一部分支持中原王朝。

特別是隋開皇年間(約590年),當時粟末靺鞨族首領突地稽因和高句麗搶地盤失敗,只得率領部族從扶余城(今吉林農安縣)遷出並主動投靠遠征高句麗的隋煬帝,於是隋煬帝授予突地稽紫光祿大夫、遼西太守之職,安置在柳城,即唐朝的營州(今遼寧省朝陽)。而他的兒子李謹行是唐初赫赫有名的邊疆將領,作為唐高宗年間平高句麗叛亂的統帥,後又於青海破吐蕃數萬兵馬,賜姓李,授鎮軍大將軍、行右衛大將軍,封燕國公。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然而有意思的是,粟末靺鞨中卻有在另一個酋長乞乞仲象帶領下依附高句麗的,而整個靺鞨的命運,都將系在這支上。

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十二日,因高句麗將軍淵蓋蘇文去世,內部大亂,大唐新羅聯軍乘機攻破其都城平壤,威脅中原王朝東北部邊疆數個世紀之久的高句麗徹底滅亡。另一方面,為了防止高句麗復國以及依附高句麗的靺鞨、契丹、奚等少數民族再度叛亂,唐王朝採取了管制和分化兩手抓的辦法,一邊任命薛仁貴為安東都護,另一邊強行將依附高句麗的粟末靺鞨、契丹和奚等遷到遼西營州統一管轄,這其中就包括前頭提及粟末靺鞨首領乞乞仲象。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就這樣過了18年,武周萬歲通天元年(696年)東北發生嚴重大饑荒,營州都督趙文翽不僅不賑災,甚至依舊對契丹族橫徵暴斂,官威做盡。這激起了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首領李盡忠的不滿。當年五月十六日,李盡忠連同孫萬榮等其他被壓迫的少數民族起兵反抗武周統治,任命粟末靺鞨首領乞乞仲象為將軍,攻陷營州並殺死了趙文翽,即營州之亂。

不過面對強大的中原王朝,營州之亂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接連失敗之後,乞乞仲象只能帶著部族向遼東跑去。在此期間乞乞仲象途中病故,兒子大祚榮成為了新的靺鞨首領,並在天門嶺聯合高句麗部族一同擊敗武周軍隊,為靺鞨族繼續東奔贏取了時間和機會。於是聖曆元年(698)大祚榮率領粟末靺鞨以及奚、高句麗遺民等在東牟山(今吉林敦化西南城子山山城)建立獨立政權,號"震國王",即渤海國之始。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對於背靠中原王朝的渤海國來說,他們先是向當時的突厥,新羅和日本求取良好的外交關係,接著開始積極向大唐王朝學習,興文治,模仿唐朝典章制度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的統治機構,地方則設五京及府、州、縣制度管轄,最後形成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一百三十餘縣的格局,與中原王朝幾近無二。同時包括勳官制度和爵位制度基本也都是照搬中原王朝,由此建立了一套幾近完整的"封建王權"政治制度。

安史之亂期間,渤海國沒有貿然從流,而是遷都上京龍泉府以防叛軍侵入。為此寶應元年(762年)唐代宗破格升渤海為國,冊封大欽茂為渤海國王。這個舉動對渤海國來說不僅政治意義巨大,更是促使其封建制度進一步完善,為其從遊牧民族轉變為農耕文明提供了正面的積極作用。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渤海國既然學習中原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那麼作為統治基礎的儒學就是必不可少的內容,建立在儒學之上的中原文化,詩書禮儀也隨之湧進渤海國內。為了便於學習中原文化,當時的上京城還設有"文籍院",也就是博物院,以供子弟學習。 也難怪溫庭筠在《送渤海王子歸本國》中有,"疆理雖重海,詩書本一家,盛勳歸舊國,佳句在中華"之句。

我們都知道日本奈良時期的都城平城京當年是完全按照唐代長安城規格所建,被譽為小長安城。而在這世界上實際還有一座完全按照長安城比例所修建的都城,那就是渤海國的都城上京龍泉府(今黑龍江牡丹江市寧安市西南渤海鎮)。該城形制、佈局、建築物款式均模仿長安,由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組成,其中外城周長17.5公里,內城4.5公里,宮城2.5公里,南北貫通一條朱雀大街,其規格遠超同時期的平城京,為當時東亞十大都城之一。

除日本平安京是小長安城外,東北還有一座完全仿長安的十大都城

所以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渤海國的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母本,再結合自己原生民族為特殊而產生的一種新東北文化。不過由於中原文化的強大,我們可以看到渤海國從遊牧民族轉變為農耕文明的過程中,中原文化逐漸反客為主,成為渤海文化的上層文化和主流文化。最終促使其成就"海東盛國"之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