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公交司機陳豔: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

​瀘州公交214路曾獲“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也是市民最喜歡的公交線路之一,被賦予美好內涵“214——愛一世”。在這條線路上,有一名走上工作崗位以來堅守至今的女車長——陳豔。24年來,她時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用心、用愛為乘客提供溫馨、便捷的出行服務,安全行車超百萬公里,與乘客熟如親朋。

瀘州公交司機陳豔: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

整裝待發的陳豔


“我喜歡公交駕駛員這個職業”

父親是一名公交車維修工,陳豔五六歲時就常在公交車維修廠玩耍。她說:“看到爸爸坐在公交車駕駛區,感覺很新奇、很威風。”初中畢業,她果斷參加了公交公司組織的駕培班,順利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開上公交車的第一天,我很開心!”她說。

瀘州公交司機陳豔: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

陳豔接受記者採訪

從“氣包車”到純電動公交車,從半路車輛拋錨司機自己維修到一個電話就有專人負責……陳豔感慨地說:“有些年輕駕駛員抱怨工作辛苦,但我認為現在比以前輕鬆多了。”她介紹,以前,公交車是機械轉向,滿載通過轉盤道路時,轉彎操作特別費勁,整個人必須“掛”在方向盤上。遇上颳風下雨,車外下大雨、車內下小雨。“那時公交駕駛員幾乎沒有穿乾淨衣服的時候。”陳豔說。

當好一名駕駛員,既要經受體力上的考驗,還要克服維修保養等技術方面的困難。“別人能做下來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做好。”談起剛開公交車時的艱難,陳豔堅定地說,車子壞了,自己修不好,就“厚著臉皮”請別人幫忙。當別人修車時,她就在旁邊悄悄地學,抓住機會請教。車子壞一次,她就學一次,默默地記下故障、原因以及維修過程。不久,陳豔就基本掌握了維修保養技能。

瀘州地處四川盆地南緣與雲貴高原過渡地帶,地勢北低南高,落差很大。為駕駛好公交車,陳豔用心記下214路沿線道路、站點等情況,針對性地採取駕駛策略。“陳豔是一位特別負責的司機,工作認真,待人熱情。”瀘州公交駕駛員劉強說,每次交接班時,她都會提醒同事,哪個路口紅綠燈壞了、哪個路段井蓋鬆動了。

從1995年起,陳豔加入公交駕駛員行列,通過日益精湛的駕駛技術、沁人心脾的溫情服務,為出行的市民送去了便捷,為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增添了別樣色彩。她連續多年被評為公司先進個人,先後榮獲四川省總工會“四川省勞動模範”、中華全國總工會“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面對多次轉崗機會,陳豔毫不遲疑地放棄了。她說:“我喜歡公交駕駛員這個職業,也清楚自己的能力,最適合我的就是這個崗位,做好這份工作就很滿足。”

“無論事業還是家庭,媽媽都做得很好。”陳豔女兒自豪地說,媽媽全情投入每個角色,努力承擔每份責任,是全家人的驕傲。陳豔女兒表示,曾跟隨媽媽體驗過公交駕駛員工作,理解她的辛苦與偉大,希望以後也成為一名公交駕駛員。


開車年頭越長越小心

平穩、安心,這是瀘州市民乘坐陳豔駕駛的公交車的共同感受。“安全是第一要務,要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從事公交駕駛員二十多年,陳豔一直把安全擺在首位。

瀘州公交司機陳豔: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

陳豔在認真檢查車輛

“早上5點起床,乘車到達公交場站,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車輛,確認無誤後,抽空吃早飯,等待發車。”說起工作日常,陳豔介紹道,每天夜裡11點收班,回到場站已是12點左右,還要再次檢查車輛、打掃衛生,為第二天作準備,結束工作回到家差不多12點半了。日復一日,陳豔認真重複著每項工作,操作越來越熟練,卻從未有懈怠。

為保證行車安全,除了公司規定的“三檢”,公交駕駛員每天還會對車輛進行自檢。陳豔最熟悉自己駕駛的公交車,根據運行聲音就能發現問題。她自信地說:“對有經驗的公交駕駛員而言,自檢很有效,能很容易發現車輛異常。”

受城市整體地勢影響,214路道路坡度很大。陳豔說:“每天開著公交車往返於起終點就像爬山,從‘山頂’到‘山腳’,再返回‘山頂’。”這段路程不算太長,但很考驗駕駛技能,要求駕駛員對方向盤、剎車、油門等控制、配合精準。時光荏苒,如今陳豔已在這條線路工作24載,安全行車100餘萬公里,運送乘客超過350萬人次。

“開車年頭越來越長,我卻越來越小心。”談起多年駕駛公交車的感受,陳豔感慨地說,城市道路越修越好,路上的車、人也多了,行車環境更復雜,對駕駛員要求也更多、更高。當筆者請她分享安全駕駛經驗時,靦腆的陳豔打開了“話匣子”。她的心得是:“開車要有耐心、謹慎,行駛過程中多觀察,遇到事情不慌張。”

“駕駛公交車不僅要觀察車外情況,還要關注車內乘客狀態,確保行駛平穩、乘坐舒適。”陳豔介紹,現在城市堵車很常見,一定要控制好跟車距離,調整好心態,謹慎駕駛。面對不遵守交通規則行為,她總是提醒自己“平常心對待,能讓就讓”。

陳豔認為,安全駕駛不是死盯道路、目不斜視,而是張弛有度,用心用腦。為了更好地處理突發狀況,陳豔用心觀察、分析沿線路況,掌握了每天的交通變化規律,格外注意風險路段。“邊工作、邊學習、邊思考,勤動手、勤自查、勤總結”,這是陳豔結合自身經驗提出的“三邊三勤”工作創新法。

從日常工作中提煉出方法,把普通的工作幹出不普通的效果,這是陳豔的獨到之處。從長期實踐中,陳豔總結出一套“一線工作法”,內容涵蓋工作準則、安全駕駛、特色服務等方面。以安全駕駛為例,陳豔提倡“三好三不”——公交司機要有好的生活休息習慣、好的性格心態、好的駕駛作風,不違規操作、不疲勞駕駛、不開“帶病”車;“五心”——耐心照顧、細心觀察、專心行駛、平心操作、悉心學習。

瀘州公交司機陳豔: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

陳豔與同事交流工作心得

陳豔不僅經驗豐富,而且樂於助人。同事們在工作中遇到煩心事,都喜歡跟她嘮嘮。“近幾年,陳豔熱心對年輕人‘傳幫帶’,先後帶出200餘名公交駕駛員。”瀘州公交鄧梅說,“陳豔一線工作法”已在全公司推廣學習,有效提升了安全行車水平和服務品質。


和乘客熟如親朋

在瀘州公交線路中,214路日客流量最大,收班時間最晚。24年來,陳豔始終以好心態真誠服務每位乘客,不管受了多大委屈,始終保持微笑。乘客和公司評價她營造了“親情式、導向式、和諧環境式”車廂服務氛圍。

很多人都問陳豔怎麼還在跑這條線?跑了這麼多年還沒跑夠嗎?她說:“跑了二十多年,已經完全融入這種生活了。作為公交駕駛員,我在工作中越開越開心。”

陳豔和她的乘客相伴長大,一起變老,她們熟如親朋。“很多乘客一直乘坐這趟車,從上初中的小女孩,變成如今送孩子上學的母親。”她感慨地說。乘客對她的稱呼也在發生改變,從“小妹妹”到“阿姨”,再到“婆婆”。“面對上車的熟面孔,我們會相互打招呼,很親切。”她說。

潤物細無聲。靠站時背殘疾人上車、安慰暈車乘客並幫助打掃嘔吐物……陳豔總能敏銳地發現乘客所需,適時伸出援助之手。一位經常乘坐陳豔公交車的盲人誇讚她說:“我不知道她的名字,也看不見她,但她是我心中最美的人!”

如何做到讓乘客滿意?“一言一語暖乘客心坎,一心一意為乘客著想,一舉一動對乘客負責,一點一滴解乘客所難。”結合多年公交服務經驗,陳豔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四個一”服務法。有背書包的小朋友上車,她會專門提示“別擠、慢點”;遇到外地乘客上車,她會更加細心提醒,以免上錯車下錯站。

公交是城市對外的重要窗口,服務水平直接影響城市形象。為擦亮公交這張“金名片”,陳豔主動提高業務能力,利用業餘時間把線路周邊情況熟記於心。除了報站,她還要求自己,只要是乘客提出的問題都能立即回答。曾有一位大爺帶著土特產到城裡看親戚,在公交站點不知道乘坐哪趟車,又恰逢下雨更加焦急和無奈。陳豔途經這個站點,主動詢問並提供幫助,最後大爺順利完成探親之旅。很多受過陳豔幫助的外地乘客都說,通過瀘州一個公交車駕駛員的服務,感受到了瀘州人的文明和熱情。

服務不是簡單的單向輸出。採訪中,陳豔多次說到,為乘客提供滿意服務是本職工作,把乘客當親人,才能以真心換真心。“就像一面鏡子,我對乘客的態度和乘客對我的態度是相同的。如果我的表情呆板冷漠,那乘客也不會好到哪裡。”她說,微笑貼心服務必須發自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