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小幅改進

  在生產了42架圖-154後,庫茲涅佐夫開始為圖-154A改進型提供增推型的NK-8發動機,該型號最終生產了50架。增大的進氣量導致該機的發動機艙唇口增加了12個輔助進氣口 ,增加的推力使圖-154A的最大起飛重量增加了2噸至94噸,有效載荷也從16噸增加18噸。該機還在中央翼盒內增加了一個額外油箱,不僅提高了飛行穩定性,還增大了航程,有助於降落在缺乏加油設施的 偏遠機場。圖-154A的其他改進包括簡化的襟翼和縫翼控制機構以降低機械故障發生率,改進主起落架減震器以抑制降落彈跳,垂尾頂部子彈形整流罩變粗,內置Mikron HF無線電天線。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蘇聯民航的圖-154A,注意機尾側面發動機進氣口周圍的輔助進氣門

  圖波列夫設計局一開始使用V95鋁合金來製造圖-154的機翼結構,但當時蘇聯航空工業對這種合金的性能還沒有摸透。雖然V95鋁合金的柔性能使飛行變得更平滑,但抗疲勞性能不足 容易使機翼出現裂紋。圖波列夫設計局別無選擇,只能採用剛性較強的D16杜拉鋁來改進型機翼結構。新機翼引入生產後,工廠又對之前出廠的圖-154逐一改造。

  除此之外新機翼還有兩項重大設計變更,一是副翼縮短,結束於距翼尖2米處,二是擾流板加長以匹配後緣襟翼,讓滾轉力矩更靠近機身軸線,有助於減少機翼彎曲。一架圖-154A裝上新機翼後成為圖-154B原型機,此後A型逐漸退役。1975年10月1日,圖-154B開始飛國內航線,12月30日執行了首個國際航班,從列寧格勒飛到倫敦。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借用飛行模擬遊戲截圖展示圖-154新機翼的設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對比副翼頂到翼尖的老機翼設計

  圖-154B-1,B型小改型,內部佈局出現細微變化並增加了一個額外的客艙舷窗。第18工廠從1977年9月1日下線的CCCP-85231開始製造了64架B-1型飛機。B-2型飛機通過拆除廚房,座位數能在160-180座之間變化,從1978年9月下線的CCCP-85295開始 ,該型號成為圖-154主要的早期生產型,古比雪夫生產線共生產了311架B-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首架圖-154B-1 CCCP-8523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圖-154B-2 CCCP-85396

  蘇聯民航在1975年將三架圖-154B租賃給匈牙利航空公司,同時該公司的圖-154A型也升級了新機翼。1975年9月9日,匈牙利航空公司的一架圖-154降落戰火中的貝魯特時墜毀在黎巴嫩領海,所有50名乘客和10名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圍繞著該事件人們至今仍在爭議,事故調查結果“因與事故無關的原因”仍未解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墜毀在黎巴嫩的匈牙利圖-154A HA-LCI

  不管怎樣,圖-154受到了匈牙利人的歡迎,在70年代末又補充了九架B-2,並一直服役到世紀之交。該公司的幾架圖-154後來被改裝型小型貨機,通過乘客艙門裝貨。

  另一個熱衷噴氣客機的華約國家是羅馬尼亞,該國曾按許可證生產過造英國飛機公司的111客機。該國載旗航空公司羅馬尼亞航空公司從1976年6月起接收了12架圖-154B。這些飛機有兩種不同的配置,一種是頭等艙10座+135座經濟艙兩級佈局,另一種是164座全經濟艙,其中一架YR-TPJ被改裝成國家元首專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羅馬尼亞圖-154B-2 YR-TPJ


圖-154M

  在圖-154B剛開始試飛時,圖波列夫設計局就醞釀著對圖-154進行更徹底改進了,決定為該機換裝索洛維耶夫D-30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最初為伊爾-62M設計) 。D-30渦扇發動機的涵道比比NK-8更大,也更省油,此外還使用蛤殼式反推系統取代了老式葉柵式反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D-30渦扇發動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圖-154M標誌性的反推

  動力系統的改進引發了一系列其他變化,包括完全重新設計後壓力艙壁之後的機身,以便容納下更大的D-30二號發動機,同時後機身兩側的一號和三號發動機艙位置提高以升高推力線。此外翼身連接 處更加流線化,為此對後緣襟翼的形狀進行了調整,襟翼也經過密封處理,縮回後產生的空氣阻力較小。更長的前緣縫翼橫跨整個機翼,平尾尺寸也有所增加。APU從方向舵下方被移至二號發動機S形進氣道底部。根據蘇聯對重大改進型號的命名慣例,該機的編號是圖-154M。

  第一架圖-154M原型機改裝自圖-154B-2 CCCP-85317,於1980年初在古比雪夫完成了所有內部和外部改裝後的首飛,試飛員是圖波列夫的謝爾蓋·阿加波夫。該機在1981年6月1日-8月14日進行了國家驗收試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圖-154M CCCP-85317號原型機

  大約同一時間,蘇聯民航決定到20世紀80年代末把200架低飛行時數的圖-154B-2改裝成圖-154M標準,為此命令圖波列夫設計局研製一套改裝套件。但不久後該計劃被取消,蘇聯民航決定集中資源部署全新圖-154M。在政府和軍隊中服役的圖-154A/B型仍繼續飛行,只不過降低了機艙壓力以延長結構壽命。

  1984年7月16日,第一架全新制造的圖-154M也是第二架原型機CCCP-85606首飛。古比雪夫同年又生產了三架圖-154M,主要用於試飛。該機在1985年1月開始全面生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圖-154M的駕駛艙佈局

  蘇聯民航在莫斯科伏努科沃機場開始運營圖-154M,保加利亞巴爾幹航空公司再次成為該機的國際啟動客戶。圖-154M開始順利服役,因運營效率的提高和耗油量的降低而受到歡迎,該機每小時耗油量比B型能少1噸。唯一 退步是D-30發動機的黑煙問題比NK-8嚴重。20世紀90年代蘇聯解體後,蘇聯民航也分裂成300多個地區航空公司和小型航空公司,這些公司手中的圖-154M許多 機尾被塗成深色,以掩蓋在後機身上D-30發動機反推時堆積的菸灰。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圖-154M的標誌性黑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深色塗裝能掩蓋反推菸灰

  圖-154M在東歐獲得了幾個新用戶。歷史悠久的波蘭航空公司一直依靠圖-134和伊爾-18執行短途航班,用伊爾-62執行到紐約、芝加哥和多倫多的跨大西洋航線。從1985年5月起,該公司從蘇聯民航列寧格勒基地租用了三架圖-154B-2,隨後又訂購了14架圖-154M,其中第一架於1986年5月27日交付。捷克斯洛伐克載旗航空公司CSA也訂購了7架圖-154M,從1988年3月5日開始執行到倫敦希思羅機場的航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伊爾-62M

  有趣的是,東德載旗航空公司從未裝備過圖-154,而是用圖-134覆蓋其歐洲境內的大部分航線,用更強大的伊爾-62負責長途航線服務,需要時也用該機提供額外短途容量。東德政府採購過兩架圖-154M專機,在1989年柏林牆倒塌後由統一的德國空軍接管。圖-154獲得了出口成功,被銷售到華約的朝鮮、中國、古巴、埃及、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我國自1985年開始陸續引進了30架圖-154M飛機,曾分別由民航、北方、西南、西北、新疆、四川、長城航空公司運營。由於圖-154M安全記錄較差,航電和性能落伍,因此國家民航總局決定在2002年11月全面停飛國內的圖-154M。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中國聯航的圖-154M


伊朗怪機

  在中東地區,圖-154的最大用戶是伊朗。1978-79年間的伊朗革命後,伊朗只能向蘇聯採購客機。伊朗的人口和經濟在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有了較高增長,航空運力上的空缺就 由大批圖-154客機來填補。到21世紀初,圖-154已經在德黑蘭市中心的梅赫拉巴德機場停機坪上隨處可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伊朗航空公司旅遊公司的圖-154M

  在2009-2010年接連兩次重大墜機事故後,圖-154從伊朗民航中全數退役,除了一架垂尾上長著F-5機頭的圖-154奇怪改型。

  這架飛機是伊朗飛機制造工業公司(HESA)改裝的圖-154M飛行試驗檯,用於支援伊朗空軍的F-5國產化項目——“閃電”,對,就是那架具有外傾雙垂尾的F-5戰鬥機。“閃電”作為伊朗自研的F-5E/F先進改型,在彈射座椅、航電、雷達和飛控上都有大幅改進,這都需要先期驗證。於是HESA就從伊朗民航借來一架圖-154M,並改裝成了“阿米塔”飛行試驗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阿米塔”飛行試驗檯

  雖然在圖-154M垂尾上“嫁接”F-5前機身的改裝方式有些簡單粗暴,但對於彈射座椅測試來說卻能獲得最真實的測試環境,測試效果遠遠優於地面火箭滑車。此外該機還能在機腹掛載“閃電”發動機測試吊艙,並用於對“閃電”的航電進行飛行測試,完全可以說“阿米塔”為“閃電”戰鬥機的問世立下了汗馬功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簡單粗暴的嫁接方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伊朗“閃電”戰鬥機


晚節不保

  蘇聯解體後,圖-154M的生產一直持續到90年代末。雖然此時該機的後繼機——雙發的圖-204已經在航星和喀山飛機制造廠投產,但該機遠沒有圖-154輝煌,在28年的生產中僅製造了82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圖-154的繼任者圖-204

  與圖-102形成鮮明對比是,圖-154M在1990年到1994年之間一口氣製造了40架,之後生產才開始放緩,在1998年最後一年裡還製造出5架。甚至在接下來的七年時間裡,古比雪夫工廠還偶爾用庫存機身和機翼組裝出幾架圖-154M,其中最後一架在2013年2月下線,移交給俄羅斯國防部,此時該機40多年的生產歷史才正式結束。

  俄羅斯國際航空公司在蘇聯解體後繼承了44架圖-154,這些飛機一直服役到21世紀初,隨後開始被西方製造的窄體客機取代。這些飛機改成了俄航的新塗裝,客艙也經過翻新以提高舒適性。儘管圖-154的採購價格很低,飛行時數也不高,但低廉的購買價格和退役飛機貢獻的大量備件在經濟上仍無法抵消該機的高油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俄航圖-154M

  由於俄羅斯惡劣的氣候和低素質的維修,以及機組認為失誤,該機此時的安全記錄已經很糟糕。在圖-154服役的黃昏時期,公眾對該機的接受程度已經很低,導致其不可避免地從俄航退役。2009年12月31日,俄航最後一個圖-154航班從葉卡捷琳堡飛往莫斯科, 蘇俄民航的一個時代就此結束。

  但圖-154並不是一種不安全的客機,該機在服役中共發生過大大小小110起事故,其中導致飛機全毀事故有68起,造成機上死亡2982人,地面死亡21人。造成這些事故的原因五花八門,光因恐怖襲擊和軍事行動就被幹掉6架,此外惡劣天氣、跑道狀況、飛行員錯誤、維護不善也佔了很大比重,並且這種事故在蘇聯解體後直線上升,很少有事故是因設計瑕疵導致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圖-154客機(下)

  目前在俄羅斯和獨聯體國家只有少量圖-154在繼續服役,主要集中在俄羅斯阿爾羅薩米爾內航空公司,在亞洲朝鮮高麗航空還有兩架。俄羅斯空軍還裝備有幾架圖-154專機,我國空軍也裝備著兩架圖-154電子偵察機。圖-154總產量1026架,是產量最大的蘇制/俄製客機。

轉自 空軍之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