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涅槃,指日可待。青島市舊城改造——館陶路街區

老城涅槃,指日可待。青島市舊城改造——館陶路街區

作為大型公共歷史建築最為集中的街區,館陶路早已成為青島老城區的一張名片。在這條總長度1000餘米的街區中,現有現存德式、日式風格的歷史建築共11棟,其中省級文物保護建築10棟。

館陶路街區初建於1899年。在20世紀30年代,它曾作為青島的金融經濟中心,被稱作是“青島的華爾街”,影響著整個華東地區的經濟及沿海地區的出口轉口貿易。如今,為進一步提升青島老城區的文化內涵,市北區委、區政府按照青島市舊城改造的整體框架,將館陶路建設改造為德國風情街。

自2011年至2019年,市北區連續在館陶路街區舉辦德國文化周暨德國商品青島展銷會,將豐富的文化活動與德國商品展銷版塊相結合。當越來越多的德國企業成功入駐市北區後,承載著百年記憶的館陶路,開始吹響來自老城區的國際號角。

為老城文化賦能 所為何意?

老城區是青島文化的象徵,它見證了“百年青島”的歷史前進路。對每個青島人而言,老城區既是一個起點,更是一種歸屬。因此,給老城區注入新的活力,成為了市北區義不容辭的責任。今年以來,市北區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領導指示要求,綜合施策,統籌推進,切實保護和更新歷史文化街區。

市北區歷史文化片區14平方公里,內有四方路(部分)、館陶路、上海路-武定路、無棣路(部分)、黃臺路、信號山(部分)6個歷史文化街區。共有歷史保護建築565處、各級文保建築18處,集中了全區95%以上的歷史文化資源。自2013年以來,市北區累計投入約115億元資金,用於6個歷史文化街區周邊的房屋徵收工作。總面積可達35萬平方米,其中,歷史保護建築約25萬平方米。

老城區代表著青島的文化根基和歷史底蘊。市北區將館陶路和啤酒博物館列為歷史文化記憶示範區的中心,由點及面,穩步建設。在一系列有力舉措之下,老城區正在漸漸甦醒。

老城涅槃,指日可待。青島市舊城改造——館陶路街區

復興老城路 該往哪邊走?

盤活老城區是一場講究精細“打法”的持久戰。市北區以“尊重歷史、修舊如舊,合理安排、統籌推進”為原則,制定出歷史街區修繕更新行動方案,在重現老城區昔日光彩的基礎上,重新為其賦能,使之成為助推市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讓老城區融於時代不難,難便難在如何在新時代裡保持住老城區特色。其實,青島的老城復興路並非孑孓獨行。放眼全國,北京南鑼鼓巷、上海新天地、成都寬窄巷子、福州三坊七巷等老城區,都是成功轉型的典範。因此,在對標學習和借鑑其他成熟做法和先進經驗之後,市北區在今年率先啟動首批約3.5萬平米建築的保護修繕工程。而後,對四方路、館陶路、上海路-武定路、無棣路、黃臺路、三江路6個街區的修繕也將於明後兩年穩步推進。

復興老城區,既是一場重溫歷史淵源之旅,也是一條保護文化悠遠之路。因此,市北區邀請理工大學專家教授對老城區的歷史保護建築進行分類,在此基礎上對保護建築又進行了“一房一冊”建檔,將每棟建築的歷史脈絡和房屋信息進行了收集。同時,市北區還利用無人機、攝影攝像等手段將建築修繕的前、中、後印跡進行保存,為歷史城區保護留下了詳實的第一手資料。

此外,為迅速盤活老城區,市北區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思路,以館陶路、四方路和上海路-武定路3個歷史文化街區為重點,全面展開歷史文化街區宣傳推介和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藉助眾人之力,共同為老城區的建設注入活力。

依託產業招商和項目落地 讓老城涅槃重生

老城區的重生建立在保護和修繕之上,更蓬勃於產業發展之中。今明兩年,市北區在四方路、館陶路2個街區發起“美麗街區”行動,投資1.3億元對20條街區道路基礎設施進行整治提升。高標準的街區環境和基礎配套將直接吸引投資者的目光,為老城贏得發展機遇。

此外,市北區從館陶路“百年青島華爾街”這張金融名片切入,圍繞創投風投平臺企業開展精準招商,重點引進工商資本和企業總部,目前已有3家優質平臺公司確定入駐。館陶路1號確定引入春光裡產業資本集團,打造青島創投生態綜合體。館陶路3號確定引入洪泰資本控股集團創投風投平臺“山海會”項目,打造吸引年輕人集聚的創新創業創意創投高地。

百年之後,曾經的青島金融經濟中心,再次迎來貿易發展的高光時刻。館陶路的甦醒標誌著承載島城百年記憶的老城區正在重振旗鼓,緊緊追隨新時代前進的步伐,為島城經濟發展添薪助力。老城涅槃,指日可待。

老城涅槃,指日可待。青島市舊城改造——館陶路街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