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小片警”發揮社區治安防控大作用

今年蕪湖高校園區7所高校共有3萬名新生入學,他們在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發現大信封裡還夾著一份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的宣傳單。傳單上有個回執欄,要求新生和家長閱讀後共同簽名,在入學時交給學校,證明新生對宣傳單上介紹的常見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已經有所瞭解。

這一創新做法的主要推動者和參與者之一,就是弋江公安分局高校園區派出所副所長李洋。

1979年出生的李洋於2001年進入蕪湖公安隊伍,2014年調到高校園區派出所成為一名“片警”,並於2015年通過競聘擔任該所副所長,分管社區工作。

社區的工作瑣碎而又煩雜,但服務群眾、貼近群眾的機會更多,李洋本著紮根基層、心繫社區的精神,飽含深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讓小片警發揮出社區治安防控的大作用,成為黨和政府密切聯繫群眾的重要紐帶。2017年他被評為全省優秀人民警察,2018年榮立個人二等功。

對轄區精神病患者進行摸底和管控,是片警的一項具體工作。李洋在走訪中發現需要管控的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大多家庭困難,便積極聯繫社居委、街道司法所、衛計委等部門,先後為轄區多名精神病患者辦理了低保以及年底困難補助,為他們解決了實際困難。

有一位曾經的管控對象經過治療精神病症狀明顯好轉,李洋主動聯繫相關醫院對其進行了精神病鑑定,經過鑑定證明這名患者已經康復,便及時對其解除管控,鼓勵他積極融入社會。如今此人開了一家餐館,精神面貌煥然一新,還主動和李洋互加了微信好友。李洋常常在微信中鼓勵對方好好生活,彼此從過去的管控關係演變成了朋友關係。

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成為社區多發案件,提高轄區居民防範意識,是李洋的工作重點之一。由於轄區內高校眾多,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學生成為一些不法分子的作案目標,高校園區一度成為電信網絡詐騙的多發地帶。為了提高高校師生的防範意識,李洋和同事們主動與各高校負責人及保衛部門的同志取得聯繫,通過散發傳單、張貼橫幅等多種方式加大這方面的宣傳力度。每年新生入學,派出所不僅委託學校向所有新生寄送宣傳單,李洋還帶領片警去每一所高校給轄區3萬名新生開設安全教育講座,重點教育新生防詐騙、防傳銷、防邪教。由於宣傳教育工作紮實有效,高校園區和周邊社區此類案件的發案率明顯下降。

由於派出所警力有限,李洋在工作中十分重視發動群眾參與維護社區治安。通過招募社區“義警”,給他們佩戴紅袖標,並對他們進行培訓和指導,參與各社區的夜間巡邏。今年以來,社區的“紅袖標”在李洋等派出所片警的指導下,已先後抓獲了5名夜間偷盜的不法分子。在派出所的積極推動下,社區和街道對每一位抓獲不法分子的“紅袖標”及時給予了表彰,大大激發了他們參與維護社區治安的熱情。

李洋曾經當過刑警,多年的刑偵工作經驗使他在社區日常走訪的工作中,會時刻關注一些在逃人員的蹤跡,對有價值的線索進行長期跟蹤。去年夏天,轄區一名涉嫌故意傷害的犯罪嫌疑人楊某負案在逃,李洋知道楊某的住址,並查到楊某使用的微信號碼。李洋化名在微信上與其建立聯繫,在隨後交流中敏銳捕捉到相關線索,確認楊某就在家中。李洋當即帶領幹警迅速趕到他家,當時開門的是楊某的父母,自稱兒子沒有回來過,但細心的民警經過搜查,最終在儲藏室一個棉花堆裡,將躲藏的楊某抓了個正著。

據統計,今年以來李洋通過基礎工作、研判分析先後抓獲逃犯5人,抓獲嫌疑人5人,破案15起,追回16部手機、2檯筆記本電腦和8根內存條。

李洋和他的戰友們就是這樣用自己的辛勞和智慧,撐起了一片令轄區居民平安幸福的“保護傘”。

大江晚報記者 吳小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