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人類在征服大自然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將動物馴化、將野獸制服從而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但對於一些人類沒能馴化,或是沒有找到確切存在證據的巨獸來說,人們既害怕又嚮往,既驚懼於怪獸的威力和野蠻又希望能夠親眼目睹傳說中的存在。

古代人通過羊皮卷記錄這些奇聞異獸,以及自己無法解釋的巨大腳印和某種物體的行動痕跡。尼斯湖水怪、大腳怪、匡威狼人、雪人等等都似乎有過存在過的痕跡,讓探險家們無法停下他們追逐的步伐,即使有再多艱難險阻也要想盡辦法見上一面。

其實還有一種被稱之為“死亡之蟲”的怪獸,據說出沒在蒙古國的沙漠之中,令不少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也一定要找到它。

那麼,究竟什麼是“死亡之蟲”呢?

在現代人的普遍認知中,蟲子其實就生活在我們的周圍,儘管有些蟲子看起來令人十分噁心,不願觸碰。但是蟲子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渺小的,不會讓大眾輕易產生恐懼感。人類也發明了很多殺蟲劑用來解決蟲害問題。

究竟是什麼樣的蟲子會令人如此聞風喪膽呢?

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有這樣一種蟲子,當地人根本不敢招惹它,它如同山海經中所描述的遠古巨獸一般,人類在它眼中或許只是一種脆弱而又渺小的動物。

在廣袤無邊的蒙古沙漠之中,生長著一種形似牛腸的紅色巨蟲,其體型如蠕蟲一般卻又巨大無比,模樣生得極其醜陋,口中長滿了鋒利的鋸齒。

除此之外,這種蟲子還能突然向敵人噴射出含有腐蝕性物質的毒液,其眼睛能夠射出強大的電流,就好像是眼鏡蛇和電鰻的合體一樣,縱使敵人遠在幾米開外也能一招斃命。

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據說,它不會時常在沙漠中游走曝露在陽光之下,而是長時間埋伏在沙下默默等待時機。一旦獵物出現,它會突然從沙漠下躍起令獵物無法防備,不論是人類還是馬匹、駱駝都難逃它的攻擊。其毒液可使獵物迅速死亡,再被其慢慢享用。這種蟲子的生物特徵和攻擊方式既恐怖又神秘,“死亡之蟲”的名號由此而來。

“死亡之蟲”真的存在嗎?

有關“死亡之蟲”的描述聽起來真的很像人們對於未知事物的誤解,或是夜裡用來防止小兒啼哭的奇聞怪談。既能噴射毒液,又能眼放閃電,怎麼看都像是蠍子精與二郎神合體。

那麼“死亡之蟲”究竟是真實存在還是被當地人杜撰出來的呢?

在蒙古戈壁地區生活的當地人為“死亡之蟲”取名為“allghoi khorkhoi”,又因為其外形將其稱之為

“腸蟲”。並且很多人都聲稱親眼目睹過這種蟲子的存在。並將其描述為體長3m左右,身體為鮮紅色並附有暗斑,頭尾處有須,為穗狀。人們紛紛表示絕不會輕易去招惹這種生物,否則真的是不要命了。

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1926年,美國生物學教授R.C.安德魯斯在《追尋古人》一書中,對“死亡之蟲”有相關的記載,對其存在的真實性表示有待商榷,書中提到說:“

現代人幾乎很少能夠親眼見到 “死亡之蟲”,但蒙古本地人十分堅信“死亡之蟲”的存在,目擊者們對它的描述又十分的一致。”

探險家們的追蹤之旅

既然有那麼多的當地人確信“死亡之蟲”的存在,那麼這裡自然也少不了探險家們的身影。人類對於解開未知的恐懼總是那麼的迫不及待。

就在20世紀20年代,西方的探險家們便慕名而來,在這神秘而又危險的沙海之中追尋那神秘而又危險的怪物。

在1923年,法國人就組建了一隻探險小隊尋找傳說中的怪獸。由於“死亡之蟲”體型龐大又攻擊力強,法國人可不敢以身犯險。他們想了一個辦法,以活牛作誘餌,引誘其出現。

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將誘餌安置在“死亡之蟲”可能出現的地方,自己躲在遠處偷偷地用望遠鏡監視著情況。可是3天后,仍舊什麼也沒有發生。法國人已經開始感到疲憊不堪,他們在想也許“死亡之蟲”真的只是蒙古人的傳說而已。

就在他們準備放棄時,終於有動靜了,黑暗中的沙漠突然有了波動,有一條粗線在沙漠下游走,沙沙聲從前方傳來,只看見那頭牛忽然渾身抽搐顫動不止又突然停止,周圍瞬間變得安靜下來。

探險家們此時並不敢靠近,他們只是在遠處用相機寥寥拍了幾張不慎清晰的照片。此刻,他們清晰的意識到“死亡之蟲”或許真的存在,自己過去的下場也只會和那頭牛一樣。等一切風平浪靜,他們前去查看,發現牛已被開膛破肚,內臟和肌肉全沒了。至於“死亡之蟲”究竟長什麼模樣,他們還是沒能弄清楚。

恐懼籠罩了這個探險小隊的每一個人,

他們覺得活命要緊,至於這頭怪獸真正的樣子沒人願意深究,畢竟誰也不想自己肚子上被開了一個洞。

死亡之蟲真存在?據傳能噴射毒液,眼放閃電,探險家不惜以身犯險

至此,“死亡之蟲”在西方名聲大振,有多支隊伍前來探秘,但均是無功而返。1990年與1992年期間,捷克探險家伊凡·麥克勒曾兩次組隊前往沙漠探尋“死亡之蟲”。

他表示找到的乾屍可能是“死亡之蟲”的,其身長0.5m,粗細接近於成年男子的胳膊。短尾且斷口齊整像被切過一樣,它的眼、鼻、口部位比較模糊,很難分辨頭尾部分。麥克勒分析其之所以會被曬乾,可能是沙漠表層溫度太高,水分瞬間蒸發,所以平時它一般都隱藏在沙子之下。

後來,英國探險家亞當·戴維斯也對“死亡之蟲”十分感興趣。他實地探險後最終卻一無所獲。一名男子告訴他,自己似乎碰到過真正的“死亡之蟲”,手臂被其噴了毒液,有強烈的灼燒感,但是它並沒有對他放電。它的身長大概1.2米到1.3米。他當時也想抓到它,但是最終並沒有成功。

總而言之,“死亡之蟲”的傳說依然存在,探險家們追逐的步伐也不會停滯。儘管人們能夠看到的實物與傳聞有出入,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認這種生物的存在。

也許是傳說中的怪獸在當地人的口口相傳中被誇大了許多,又或者是由於環境的惡化以及物種在千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使得這種蟲子的能力降低、體型變小了也說不定。

至於“死亡之蟲”究竟長什麼樣子,還有待後人繼續探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