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作為法家學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書》早在戰國後期就頗為流行,雖然此書冠以商君之名,因為書中涉及一些商鞅逝世後的事情,顯然不是商鞅一人獨自完成的。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的那樣,此書是“殆法家流,掇鞅餘論,以成是編”。也就是此書是商鞅逝世後,法家學者及其商鞅思想的追隨者把商鞅的主要思想彙編成一書,在整合了商鞅思想的基礎上,並以論及當時之事。

現存的《商君書》一書,總計二十六篇,其中《邢約》《御盜》兩篇只有題目而無內容。全書字數只有三萬多字,但內容是相當的豐富,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法治等等各個方面,可謂是洋洋大觀,堪稱法家歷史上的一部驚世奇書。

因為時隔兩千多年的緣故,商鞅本人幾乎沒有留下一部純屬自己所著的作品,但是,縱觀《商君書》一書,可以說此書基本上凝聚了商鞅的最主要、最核心變法思想。

如果細細梳理一下《商君書》的主要思想,就能精準的找出商君最核心的變法思想。概括的說就是:通過貧民與愚民之法,達到“重農抑商”、“打壓原始貴族”、“使人們全心全意從事農業生產”,從而取財富於本國;通過強兵之法,推動戰爭的不斷開展,從而取財富於敵國,通過重刑之法,使得前二者能夠有效的實施。

此三者相輔相成,融為一體,就是為了不斷增加整個國家政權手中的財富,達到“富國”的初步目標。進而將整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全部投入到吞併戰爭中去,通過不斷反覆循環操作,最終達到“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終極目標。

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換句話說,商鞅的變法思想最終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不惜一切代價,以達到“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終極目標。當然了,要實現這個終極目標,在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的戰國時期,就必然要付出常人無法想象的慘痛代價,而且付出這一慘痛代價的時間還至少要持續百年以上。

至於實現“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終極目標,統一的國家將何去何從,那就要看後人的智慧了。因為《商君書》就明確的指出,“貧民、愚民、強兵”之法必須與吞併戰爭與重刑之法有機的結合起來,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有益的效果;三者失其一,則對國家有害。正所謂“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國”,後人治理統一的大帝國應具有後人的高超智慧。

一、貧民與愚民

國家的基礎就在於民,為了實現“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終極目標,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早期,能夠採用的極端之法就是“貧民與愚民”,此法一實行,加之以強兵、重刑相輔,以此就能夠最大程度的匯聚民眾的財富,用於整個國家的對外吞併戰爭。

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各個諸侯國相互爭霸、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年代,想要實現“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商鞅的變法思想可謂是走了其中最為極端的一條路,也可以說是一條“吞併天下”的捷徑。而其他各國多多少少具有一點點孟子王道思想,對內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秦國那樣極端的“貧民與愚民”、那樣極端的嚴刑峻法,對外也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像秦國那樣極端的殘忍。

在貧民之法上,商鞅的思想核心主要有三點。第一,促使秦國的廣大人民群眾能夠全心全意的從事農業生產。商鞅認為要想增加國家的財富,首要就是增加糧食產量。因為在人類社會發展早期,普通民眾生活過得好的標準就是“豐年全家能夠吃飽,荒年全家餓不死”。為此商鞅變法的第一措施就是頒佈墾草令,進行大規模的墾荒種糧,以此增量全國的糧食產量。在《商君書》中,就有專門一篇《墾令》,總計有二十條法令對其進行論證解釋。

第二,打壓商業發展。商鞅的抑商思想可以說是中國官方明確抑商的思想的源頭,商鞅打壓商業發展的目的就在打掉經商的利潤,從而使秦國民眾厭惡從事商業經營,而喜於為農。

為了打壓商業發展,商鞅主張對商業徵收重稅。“貴酒肉之價,重其租,令十倍其樸,然則商賈少。”“重關市之賦,則農惡商。”通過提高酒肉的價格,加重徵收稅賦,讓稅賦高出其成本的十倍,自然而然商人就少了。加重交通要道的商品稅收的徵收,無利潤農民自然就厭惡從事商業。

為了打壓商業發展,商鞅主張對商人增加徭役攤派。“以商之口數使商,令之廝、輿、徒、童者必當名,則農逸而商勞。”根據商人的家庭人口數量加重向他們攤派徭役,商人家的僕役也要加重攤派徭役,由此農民就會相對安逸而商人的徭役負擔就會加重。

第三,打壓原始貴族,商鞅主張食有爵而祿有功,廢除世卿世祿制。甚至把這些依附於貴族的幕僚食客列為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之人,對這些人給予打壓,使其被迫從事於農業生產。

在愚民之法上,商鞅的核心思想主要有兩點。首先,控制民眾思想。“國有禮、有樂、有《詩》、有《書》、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辯。國有十者,上無使戰,必削至亡。”商鞅認為,儒家所謂的詩書禮樂、仁義禮智等等都是用來教育普通民眾的,而這些只教會了人們貪生怕死而已,對於吞併戰爭來說百害無一利,應該全部廢除,普通農民群眾只要專心從事農業生產即可,只要樂於當兵即可。

其次,限制民眾遷徙。“使民無得擅徙,則誅愚。”商鞅認為,應該嚴格限制普通民眾的遷徙,讓他們不能隨意搬遷,那麼他們自然而然就會愚昧遲鈍。既不學習詩書禮樂的文化知識,又不得隨意遷徙,只能老老實實從事於農業生產或從軍,自然而然就會民眾變得愚昧遲鈍而易於控制。

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二、強兵

要想實現“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終極目標,強兵也是最為重要的基礎之一。在商鞅的強兵思想中,基本上延續了其一貫的極端風格,甚至可以用極端瘋狂來形容。

對於強兵之法,商鞅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條。第一,採用軍功授爵制,按軍功來授予士兵爵位。“能得甲首一者,賞爵一級,益天一頃,益宅九畝,除庶子一人,乃得入病官職吏。”也就是說,如果士兵能夠在戰場上斬獲敵軍一人,就能夠升爵一級,還能得到良田一頃,增加其宅地九畝,賜給僕役一人,還能擁有在軍隊和朝廷作官的資格。

當然,如何來計算士兵在戰車上的殺敵數量,那就是拿敵人的首級來證明。想象一下,秦國的士兵在戰場上應該是怎樣的一番場景,士兵一個個都殺紅了眼,而腰帶上系的都是斬獲的敵軍首級,還在不斷向敵軍衝鋒砍殺。

第二,沒完成殺敵目標則死。如果在戰場上沒有完成殺敵目標,那就只有死路一條。“其戰,百將、屯長不得首,斬;得三十三首以上,盈論,百將、屯長賜爵一級。”在秦國軍隊編制中,五人設置一屯長,一百人設置一將,如果在與敵軍交戰中,百將、屯長都沒有殺死一個,就要被斬首;如果整個一百人軍隊,斬首三十三人以上,那就算是完成了殺敵目標,百將、屯長都能夠升爵一級。

第三,全民皆兵。按照商鞅的強兵思想,秦國是全民皆兵。在守城之時,秦國居民可分為三軍。“三軍:壯男為一軍,壯女為一軍,男女之老弱者為一軍,此之謂三軍也。”當然了,除了守城之時為全民皆兵外,遇到重大戰爭之時,秦國自然也是全民皆兵。

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長平之戰中,白起將四十萬趙軍分割包圍,斷絕其糧食後,秦昭王開始到前線河內,發動當地十五歲以上的人全部投入到阻敵滅敵的行動中去。

按照兵法,白起率軍將四十萬趙軍分割包圍,使其斷糧之後,應該“圍師必闕,窮寇勿迫”,對於被包圍斷糧的趙軍,已經是孤注一擲的亡命之徒了,先不要急於正面消滅他們,應該留一個缺口,在其突圍後的途中不斷設下埋伏,一點點的消滅他們。這樣的話自身損失太大,用能夠最大程度的消滅掉趙軍。

然而,白起壓根就沒有用這一套,秦昭王更是直接發動前線河內民眾,全面皆兵,硬是直接正面消滅這四十萬亡命之徒。結果是,趙軍在斷糧四十六天後,經過無數次突圍失敗,趙軍主將趙括陣亡,趙軍也投降了,投降的趙軍全部被活埋,只放回了二百四十多名年紀很小的士兵回趙國。

長平之戰,秦國前後斬殺四十五萬趙國士兵,趙國也自此一蹶不振,再也無力對抗秦國。而秦國在此次戰爭中的傷亡也高達三十萬,但此次戰役之後,秦國吞併天下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三、重刑

為了更好的輔助“貧民與愚民”“強兵之法”的實施,商鞅在刑法上,也是走極端路線,用嚴刑峻法來推動整個變法思路的有序展開。而且,這種極端的重刑之法施行在那個這個諸侯爭霸的年代裡,對於秦國的吞併天下起到了積極作用大於明顯其弊端。

對於重刑之法,商鞅的核心思想主要有三點。第一,連坐之法,這一方法主要輔助於“貧民與愚民”的開展。“重刑而連其罪,則褊急之民不訟,很剛之民不鬥,怠惰之民不遊,費資之民不作,巧諛、噁心之民無變也。”重刑而連其罪,一切難以治理之民自然而然就消聲滅跡了,百姓歸於質樸,全心全意的從事於農業生產和從軍即可。

第二,重刑輕賞。嚴刑峻法,刑法一定要重;但相對於重刑,賞賜要輕。“重刑輕賞,則上愛民,民死上”“罰重,爵尊;賞輕,刑威。”重刑輕賞主要是輔助於“強兵之法”的施行,也能夠輔助於“貧民與愚民”的開展,一舉兩得。特別是是在強兵上,一般犯了錯,或是沒有完成殺敵目標,那就是死路一條;但殺敵也是能夠獲得軍功、田宅等等,但相比於性命來說,身外之物又算的了什麼,以此足以體現“重刑輕賞”思想所在。

第三,重刑的最高理想就是無刑。“故王者以賞禁,以刑勸。求過不求善,藉刑以去刑。”稱王天下的君主用賞賜禁止人們犯罪,用刑法來規範人們的行為舉止,追究人們的過錯而不理會人們的善舉,藉助刑法來消除刑法。

以刑去刑,當然也是商鞅實施重刑的最高目標了,如果通過重刑之法能夠使民眾不再犯法,那所行法律即為無用,不用施行重刑而天下大治。在這一點上,法家與儒家、道家的思想有相似之處。

孔子認為,訴訟的最好結果就是“無訟”,他說如果他要主持訴訟的話,和其他人一樣,但他最大的希望就是“無訟”。如果天下都沒有任何訴訟,那真是大同社會了。

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當屬“無為而治”。可以說,任何法律制定的最高理想應該就是沒有地方能夠實施。無用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根本就不存在違法的行為,這應該就是“法律無為而治”的最高境界了。

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四、強國

通過“貧民與愚民”,輔之以“重刑”,秦國百姓專心於從事農業生產,開墾荒地,勤勞耕作與織布。以此創造的全部財富,除自家消費一部分外,其餘全部歸於國家,國家再將國民財富全部投入到吞併戰爭中去。

通過“強兵之法”,輔之以“重刑”,秦國年輕力壯者都積極從軍,不斷的軍事戰爭的勝利,使得秦國不斷大量奪取敵國的財富;並且以軍功授爵制將士兵與戰爭機器牢牢地捆綁在一起。

“生產、投入、掠奪”三者以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為引擎,不斷的反覆進行,隨著時間的推斷,結果是秦國滅六國,吞併天下。

據不完全統計,自秦孝公以後,秦國對外一共主動發起了大大小小戰役九十三次,比起六國主動發起的戰爭次數總和還有多兩倍。可以說,自商鞅變法後,秦國的戰爭機器便一發不可收拾,其中的二十二場大戰役,秦軍總計斬首數量就達到一百六十六萬以上,秦國自身的損失也高達一半以上。

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五、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

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當年僅二十一歲的秦孝公頒佈求賢令後,衛國的衛鞅(此時的商鞅還是叫衛鞅),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的關係,見到了秦孝公。有意思的是,衛鞅分四次覲見了秦孝公,並以“帝道、王道、霸道、強國之術”分別遊說秦孝公,而秦孝公對這四者的態度確實大相徑庭。

第一次覲見秦孝公,衛鞅向以“帝道”來遊說秦孝公,“帝道”,顧名思義,指的是堯舜之道,就是要像堯舜一樣治理天下。沒想到二十多歲的秦孝公連連打瞌睡,於是訓斥景監說:“你看你推薦的衛鞅,滿口都是虛妄之言,這樣的人怎麼能夠任用呢?”被秦孝公訓斥的景監開始責備衛鞅,衛鞅就說到:“我向孝公進獻為帝之道,可他的心志不開悟啊!”五天之後,秦孝公再次會見衛鞅。

第二次覲見秦孝公,衛鞅開始以“王道”來遊說秦孝公,“王道”就是周文王、周武王的稱王之道了。聽了衛鞅的王道思想,秦孝公完全沒感覺,就又開始責備景監了。景監則也責備衛鞅。衛鞅說到:“我向孝公講述為王之道,他沒有聽我的,請求讓我再次覲見秦孝公。”

第三次覲見秦孝公,衛鞅開始以“霸道”來遊說秦孝公,“霸道”就是春秋五霸的稱霸之道,秦孝公聽的連連稱讚,卻還是沒有重用衛鞅。就向景監說到:“你介紹的人真不錯,可以和他詳談國之大事了”。之後,衛鞅對景監說到:“我向秦孝公講述稱霸之道,看秦孝公的意思是已經想要重用我了,他一定會再次接見我,這我是知道的。”

第四次覲見秦孝公,衛鞅開始以“強國之術”來遊說秦孝公,“強國之術”就是後來商鞅變法的內容了。沒想到聽了衛鞅的極端“強術”,秦孝公卻聽得很痴迷,甚至痴迷到常不知不覺的把身體向衛鞅所坐的位置傾斜,一連談了幾天都不知疲倦。

看到秦孝公與衛鞅聊得如此合拍,最終,景監就問衛鞅說:“你用什麼來迎合國君 的心意呢?我們國君高興極了。”衛鞅回答說:“我向國君說: ‘行帝王之道可使秦國的發展,能並比夏商周盛世。’而國君說:‘ 太久遠了,我不能等待,而且賢能的國君都要在他們在世之時能有表現,名揚天下,怎麼能鬱郁地等待幾百年才能成帝王之業呢?’所以我以“強國之術”向國君述說,國君很是高興,但這樣卻難以與殷周的德治相比擬了。”


讀透《商君書》,才能真正明白商鞅最核心的變法思想


為了讓秦國,讓秦孝公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實現“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夢想,商鞅向秦孝公獻上一套極端的“強術”,以此助力秦國建立豐功偉業。當然了,作為秦國“吞併天下,建立曠世奇功”的靈魂設計師,商鞅也是深知這種“強術”的弊端。

而這種“強術”的弊端,在秦國吞併天下的過程中,並不會非常凸顯;而當吞併天下的過程結束,整個國家的戰爭機器開始停止,其弊端也會很快凸顯出來。

對於這種“強術”的弊端,在《商君書》中,經常可見其提及。在《商君書· 去強》中,就明確提出:“ 國強而不戰,毒輸於內,禮樂蝨害生,必削;國遂戰,毒輸於敵,國無禮樂蝨害,必強。”國家強大了而不去征戰,變法毒害就會在國內展開,沒有禮樂的危害就產生了,國力必然會削弱;國家強大了去征戰,則變法的毒害就會轉嫁到敵國,沒有禮樂的危害就不會產生,國家必強。

像這種類似的表述,《商君書》中還有很多。在《商君書·說民》中,就提到:“力多而不用,則志窮;志窮,則有私;有私,則有弱。故能生力,不能殺力,曰自攻之國,必削。”在《商君書·壹言》中,也提到:“故能摶力而不能用者必亂,能殺力而不能摶者必亡。故明君知齊二者,其國強;不知齊二者,其國削。”

由此可見,商鞅通過“強術”之法,造就的秦國只適合於諸侯爭霸的戰國時代,想必商鞅本人也是非常的清楚,這種極端的吞併天下之法,一旦當其歷史使命完成之後,必然需要退出歷史舞臺,否則必然橫生禍害,貽害無窮,而這一切,就需要靠後人的智慧了。

從秦朝的歷史結束來看,秦國終究還是沒有完成那個華麗的轉生。公元前209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等900多名戍邊之人,率先舉起了反秦的大旗,掀起了中國封建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而這次起義的原因很簡單,本來陳勝吳廣等900多名戍卒是要去戍邊的,沒想到路上遇到大雨,耽誤了些時日,已經不能如期到底戍邊的目的地了。就這樣一件遲到的小事,按秦律確實殺頭的罪行,於是就出現了: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還不如造反,看能還有一絲活路。

雖然陳勝吳廣的這次起義最終失敗了,但其已經揭開了反秦的序幕,由此反秦的起義便一發不可收拾,僅僅兩年後,公元前207年,曾經如此強大的秦王朝就此滅亡。

參考資料:〖 《商君書》 、 《史記·商君列傳》 、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 《資治通鑑·周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