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永登县聚力克难“解民忧”攻坚最后“贫困堡垒”

本报记者 牛新建

甘肃兰州市永登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坚持把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恒久初心和最大使命,严格落实总书记“四不摘”指示要求,善始善终做好做实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竭尽全力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

坚持摘帽不摘责任 一个标准抓落实

永登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的第一工作责任,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的工作体系,凝聚形成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合力。压紧县级干部全盘抓的领导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始终亲力亲为,做好统筹调度、项目安排、资金整合、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各项工作。其他县级干部认真履行包乡、抓村、联户职责,定期深入贫困村社,着力破瓶颈、补短板、解难题、强弱项,经常走访贫困农户,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办实事。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永登县着力压实乡镇党委书记具体抓的推动责任,组织村社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对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全面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逐家逐户核对复查,确保真脱贫、脱真贫。强化村级党组织书记一线抓的工作责任,结合主题教育集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选优配强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充分调动村“两委”班子工作积极性,着力培育增收富民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在精准脱贫中的帮扶主体作用,继续巩固已经退出的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成效,全力带动尚未脱贫的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努力做到不留一村、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坚持摘帽不摘政策 一如既往惠民生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全面落实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社会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保持扶贫政策的延续性。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6037人建立了就读档案,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299人在校就读238人,送教上门61人,义务教育阶段无一学生辍学。医疗保障方面,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100%,34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

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和200个村卫生室人员和设备全部达标。全面完成新增的52户C级危房改造,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全县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4户1293人,全部实现入住。安全饮水方面,全县16个乡镇、200个村、1276个社实现安全饮水全覆盖,供水稳定、水质达标。2019年实施老旧设备更换改造提升工程57处,目前已全部完工。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退尽退”,全县共有农村低保对象6720户16150人,兜底保障对象更加精准。

坚持摘帽不摘帮扶 一鼓作气帮到底

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及时对驻村工作队成员进行调整优化,选派320多名干部充实到全县102个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对已脱贫人口、剩余脱贫人口、返贫人口、边缘人口等定期开展排查走访,实行动态管理。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内标注已脱贫20696户73429人和2019年计划脱贫2000户建档立卡户基本信息核准、收入核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查漏补缺、帮扶和巩固提升措施制定、脱贫路径排摸等各项工作,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大力实施产业扶持。深入推进苦水玫瑰、高原夏菜、红提葡萄、中药材、肉羊养殖等十大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不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2019年落实产业奖补资金917万元,受益建档立卡户4510户。全面落实产业到户扶持资金,全县有能力和意愿发展产业的建档立卡户,实现了产业扶持项目资金的全覆盖。建成扶贫车间27个,吸纳就业人数661人(其中贫困人口273人)。组织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8期,涉及贫困人口523人,转移就业201人。

截至目前,已培训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67人,带动贫困人口155人。加快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将东西部扶贫协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的总体工作,2019年天津市宝坻区提供永登县专项帮扶资金2530万元,用于干部和人才培养、重点民生工程实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

坚持摘帽不摘监管 一以贯之不放松

结合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对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以及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采取明察暗访等手段,对乡镇和帮扶单位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对督查发现问题的乡镇和部门进行及时约谈并督促整改,对不负责任、推进不力、落实不到位、影响脱贫攻坚大局、造成严重后果的进行严肃问责处理,着力解决表态多行动少、调门高落实差,扶贫措施不精准、帮扶工作不扎实等问题。

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完善资金监管办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简化扶贫资金的拨付、结算等程序,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深化“两查两保”专项行动,持续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向扶贫资金、扶贫项目动脑筋、伸黑手、玩猫腻的行为,确保扶贫项目精准安排、扶贫资金精准使用,打造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