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蘭州:永登縣聚力克難“解民憂”攻堅最後“貧困堡壘”

本報記者 牛新建

甘肅蘭州市永登縣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堅持把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恆久初心和最大使命,嚴格落實總書記“四不摘”指示要求,善始善終做好做實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竭盡全力堅決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

堅持摘帽不摘責任 一個標準抓落實

永登縣把脫貧攻堅作為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書記的第一工作責任,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條塊結合的工作體系,凝聚形成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合力。壓緊縣級幹部全盤抓的領導責任,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始終親力親為,做好統籌調度、項目安排、資金整合、人力調配、推進實施等各項工作。其他縣級幹部認真履行包鄉、抓村、聯戶職責,定期深入貧困村社,著力破瓶頸、補短板、解難題、強弱項,經常走訪貧困農戶,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辦實事。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永登縣著力壓實鄉鎮黨委書記具體抓的推動責任,組織村社幹部和駐村工作隊對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全面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逐家逐戶核對複查,確保真脫貧、脫真貧。強化村級黨組織書記一線抓的工作責任,結合主題教育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貧困村黨支部書記,充分調動村“兩委”班子工作積極性,著力培育增收富民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充分發揮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在精準脫貧中的幫扶主體作用,繼續鞏固已經退出的貧困村、貧困戶的脫貧成效,全力帶動尚未脫貧的群眾儘快脫貧致富,努力做到不留一村、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堅持摘帽不摘政策 一如既往惠民生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標準,全面落實教育、醫療、住房、安全飲水、社會保障等各項惠民政策,保持扶貧政策的延續性。對全縣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6037人建立了就讀檔案,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299人在校就讀238人,送教上門61人,義務教育階段無一學生輟學。醫療保障方面,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34家定點醫療機構全部實現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結報。

全縣16個鄉鎮衛生院和200個村衛生室人員和設備全部達標。全面完成新增的52戶C級危房改造,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期間全縣共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84戶1293人,全部實現入住。安全飲水方面,全縣16個鄉鎮、200個村、1276個社實現安全飲水全覆蓋,供水穩定、水質達標。2019年實施老舊設備更換改造提升工程57處,目前已全部完工。做到“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退盡退”,全縣共有農村低保對象6720戶16150人,兜底保障對象更加精準。

堅持摘帽不摘幫扶 一鼓作氣幫到底

紮實開展駐村幫扶。及時對駐村工作隊成員進行調整優化,選派320多名幹部充實到全縣102個貧困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對已脫貧人口、剩餘脫貧人口、返貧人口、邊緣人口等定期開展排查走訪,實行動態管理。

截至目前,已完成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內標註已脫貧20696戶73429人和2019年計劃脫貧2000戶建檔立卡戶基本信息核准、收入核查、“兩不愁三保障”問題查漏補缺、幫扶和鞏固提升措施制定、脫貧路徑排摸等各項工作,確保“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紮實、脫貧結果真實”。

大力實施產業扶持。深入推進苦水玫瑰、高原夏菜、紅提葡萄、中藥材、肉羊養殖等十大特色產業發展壯大,不斷加大產業扶貧力度。2019年落實產業獎補資金917萬元,受益建檔立卡戶4510戶。全面落實產業到戶扶持資金,全縣有能力和意願發展產業的建檔立卡戶,實現了產業扶持項目資金的全覆蓋。建成扶貧車間27個,吸納就業人數661人(其中貧困人口273人)。組織開展就業技能培訓38期,涉及貧困人口523人,轉移就業201人。

截至目前,已培訓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67人,帶動貧困人口155人。加快推進東西部扶貧協作。將東西部扶貧協作納入全縣脫貧攻堅的總體工作,2019年天津市寶坻區提供永登縣專項幫扶資金2530萬元,用於幹部和人才培養、重點民生工程實施、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

堅持摘帽不摘監管 一以貫之不放鬆

結合開展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活動,重點對解決扶貧領域存在的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工作作風不紮實、資金管理使用不規範,以及形式主義等突出問題。採取明察暗訪等手段,對鄉鎮和幫扶單位精準扶貧工作落實情況開展常態化督查,對督查發現問題的鄉鎮和部門進行及時約談並督促整改,對不負責任、推進不力、落實不到位、影響脫貧攻堅大局、造成嚴重後果的進行嚴肅問責處理,著力解決表態多行動少、調門高落實差,扶貧措施不精準、幫扶工作不紮實等問題。

加強扶貧資金管理使用,完善資金監管辦法,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簡化扶貧資金的撥付、結算等程序,提高扶貧資金使用效率。加大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深化“兩查兩保”專項行動,持續深入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查處向扶貧資金、扶貧項目動腦筋、伸黑手、玩貓膩的行為,確保扶貧項目精準安排、扶貧資金精準使用,打造廉潔扶貧、陽光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