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孔彦荣:激活乡村治理“一池春水”

通讯员 张勇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农村党支部书记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其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富裕,事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党支部书记孔彦荣就是这样的人,他带领村民五年如一日,不忘初心,认真履职,为民服务,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排头兵”,激活乡村治理的一池春水。

舍小家,矢志当好“当家人”

孔彦荣是土生土长的安口镇朱家坡人,今年46岁,高中毕业后,在外地打工,做过电气焊工,学过牛肉拉面,1997年和妻子在安口镇经营“春光影楼”照相馆,由于他们夫妇二人勇于吃苦,善于钻研,照相馆生意兴隆,在镇上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过得比较安稳。但是,看到朱家坡村的乡亲们生活依然贫困,村班子年纪较大,后继无人,在镇干部的多次动员下,2013年12月,他不顾家人的坚决反对,毅然绝然的参加了朱家坡党支部的选举,成了一名党支部书记。

“万事开头难”。村集体无任何收入、无主导产业、群众精神状态差、环境面貌差、干部工作状态差等“两无三差”困境。如何将“一潭死水”变成“一池春水”,成了摆在“当家人”孔彦荣面前的头等大事。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孔彦荣认为,只有通过“敞开门”“多商量”“贴红榜”,集中民智,大力开展环境治理、发展适路产业、引领乡风文明,才能让群众和干部同向而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环境整治,扮靓村容颜值

朱家坡村有一条主干线路横穿而过,部分群众习惯将土堆粪堆、沙堆草垛等堆放在院子外的村道上,成了影响环境、出行的“牛皮癣”,孔彦荣带领村干部,采取发放告知书、分段包干逐户宣传的办法,动员群众从清理自家门口卫生做起,大张旗鼓的在全村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群众腾出私自占领的路面后,孔彦荣动员村班子带头,采取村上统一规划、群众出劳力、向上争取项目的办法,硬化村内主干道路2300米,安置路灯34盏,整修花园带1500米,配备垃圾箱15个,成立垃圾清扫清运队伍,定点定时收集垃圾。

朱家坡村上北塬有大片土地,因通行难无法耕种,2014年6月,孔彦荣为村民争取到土地整理项目,但以前曾因几户群众“寸土不让”,通往项目点的道路狭窄机械无法进入,孔彦荣召集涉及的所有农户,连续几晚开会讨论,最后决定让阻挠拓宽的几户群众亲自参与丈量放线,最小程度的减少耕地占用,消除了他们的疑虑,2天时间,6米宽3.5公里产业路顺利拓宽,路边修建了水渠,栽植了绿化苗木。经过3个月的不懈努力,完成了土地整理1080亩。

发展产业,鼓起群众钱袋子

2014年前,朱家坡村的产业布局还停留“川地玉米、山塬小麦”的局面,面对这一问题,村上争取项目资金65万,建成了占地7.3亩的百头养殖小区1处,成立了朱家坡养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4户养牛大户,当年存栏120头。

2015年初夏,县上引进种植高原夏菜项目,财政补贴20万元,免费提供苗子和化肥。条件虽然优厚,但条件是连片种植300亩,一向习惯于种植粮食的村民根本无法理解,“菜往哪里卖去”“能种出来吗”,孔彦荣挨家挨户作工作,动员群众拿出自家土地,集中连片种植高原夏菜,种上后又恰逢40天的伏旱天,面对群众责骂、讥笑,孔彦荣忍气带领村干部用扁担挑水浇菜的办法发动群众抗旱保收,终于换来了丰收。随后,孔彦荣通过联系批发市场、跑县城和镇区,将蔬菜全部销售。

2017年底,村上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朱家坡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通过入股分红的方式流转500余亩。建成的日光温室10座,主要种植甜瓜、辣椒、黄瓜、西红柿等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同时,种植地膜早熟洋芋150亩、晚熟洋芋200亩,在菜棚四周交叉种植黏玉米10亩,油葵8亩。通过游客采摘和农超对接的方式拓宽销售渠道,预计年收入20万元,解决贫困户劳力100人。

党风带民风 培树好乡风

生活富裕还要精神富裕,在孔彦荣的大力倡导下,全力打造“朱家坡乡村春晚”文化名片,连续举办3届晚会,开展“道德大讲堂”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举办农民趣味运动会,农闲时间,村里练秧歌、排曲子戏的人多了,酗酒、打牌、拉是非的人少了,群众的思想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转变,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孝老敬亲、文明婚葬、爱护环境等社会新风尚蔚然成风。

2018年以来,村党支部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着力打造休闲观光园、露天蔬菜种植园、设施蔬菜种植园、休闲垂钓体验园、特色蔬菜采摘园“五园”生态观光体。种植百亩万寿菊观光园1处,依托“端午”、“七夕”、“中秋”等节庆机会,举办采摘体验、歌唱比赛、文艺演出、民俗体验、广场舞汇演等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周边县市游客体验乡村生活,极大的提高了群众收入。

安口镇“草根明星”77岁的老党员李建堂在春晚联欢会上表演快板时这样夸赞朱家坡村:“朱家坡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好风光,满山蔬菜粮满仓,层层梯田北塬上,铁路公路通咱庄,红瓦白墙屋里亮,水泥路旁树成行,环境卫生大变样,群众光景年年旺,朱家坡美名到处扬”。

面对未来,孔彦荣说,他还有更长的路需要和群众们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