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溪源利用无土栽培技术激活休闲农业发展新路径盘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本报讯 三月春光好,田间栽种忙。 18日,建阳区潭城街道溪源村,村民们正忙着在大棚里进行无土栽培育苗。村民将黄瓜种子平放在育苗穴盘中,播散完后在穴盘上撒少许基质,用手掌心抹平盖种,最后把穴盘移入育苗棚……

“现在进行的是水果黄瓜育苗的前期工作,育苗时间需要20天到30天,等育苗完成,这边的水培设施也搭建完成,可以直接将苗块移到水培池,后期进行常规的管理,50天后就可以采收。”在现场指导无土栽培技术的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忠辉说,结果期为一个月,等第一批水培黄瓜结果时,第二批的苗也已经育好,就可以进行第二批的种植,全年基本上可以种植5至6批,亩产预计可达5千公斤。

据刘忠辉介绍,无土栽培是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将作物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营养液里,或是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达到节水、环保、高产的目的。发展无土栽培,省时省工、易于管理,避免土壤连作障碍,扩大了栽培面积,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溪源村怎么想到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发展农业?

“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发展旅游产业,进一步振兴溪源村,恰好一次偶然的参观学习,看到了无土栽培技术,感觉特别好,既生态又环保,很贴近我们村休闲农业发展需求。”溪源村支部书记王昌华说起开展无土栽培种植的初衷。

在打造休闲农业过程中,溪源村不断发展黄金百香果、草莓、皇帝蕉等多元化的品种,让村里每一季都有果蔬采摘,既让游客体验采摘的乐趣,又吃上特色的水果,从而促进村民增收。“为了吸引游客,带火乡村游,我们一直在努力,无土栽培项目是我们的新尝试。”王昌华笑着说,溪源村的无土栽培项目占地面积约8亩左右,目前主要品种为水培水果黄瓜,该品种成熟后可以直接采摘现吃。

溪源村是一座拥有1200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村中至今仍保留多处清代古民居建筑,有老街、古井、旧巷、探花亭、吕氏宗祠、三生树、天然松树林等景点,近年来,溪源村通过整合旅游资源,规范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打造生态溪源景区,于2018年12月获评3A景区称号。村中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风车、森林人家“喜铺”、摩尔森林户外拓展、特色景观松树林等旅游设施及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生态溪源景区已成为建阳城郊旅游的首选地。

“潭城街道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溪源村是省乡村振兴试点村,我们将充分发挥溪源村城郊村的优势,通过发展百个大棚特色蔬菜果品的种植项目,探索以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农业为基、创新创造为径的休闲农业发展新路,通过试点村辐射全街道,努力把更多的乡村美景变成‘钱景’,带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建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潭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郑林山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