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2018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渭源讲习所“三三三五三”工作模式强力助推脱贫攻坚

今年,渭源县在充分借鉴贵州省毕节市经验的基础上,以激发贫困群众主动脱贫内生动力、提升自身脱贫能力为目标,大胆创新、主动作为,探索建设新时代农民脱贫攻坚讲习所,初步形成了“33353”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农民培训、教育脱贫和智力扶贫的新路子。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三级讲习所开辟脱贫攻坚新阵地。渭源县按照名称统一化、方式灵活化、内容多样化、活动常态化的要求和“六必有”的标准,全覆盖式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讲习所,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局面,讲习所已成为全县决胜脱贫攻坚的新阵地。同时,乡镇讲习所结合各自实际,积极与本地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合作,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发挥企业人才、资源优势,组建流动讲习所。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讲习所1个、乡镇讲习所16个、村级讲习所217个。

三类讲习员队伍打造精神扶贫主力军。为了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精湛、勤政廉政的高素质、多元化、专业化讲习队伍,渭源县从司法、农技、致富能手、行业专家、乡土人才等人员中择优选拔选聘人才,组建了专职、兼职、辅助三类讲习员队伍,力争打造精神扶贫“主力军”。全县各级各类讲习员达3698人,他们成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提升群众脱贫能力的一支专业化队伍。

三种讲习方式开通脱贫致富“快车道”。该县采取集中、分散、创新三种讲习方式,全面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课堂式集中讲习。县级讲习所分期集中讲习员到讲习所进行适时培训,乡镇讲习所组织干部群众在乡镇参加集中宣传培训教育,村级讲习所组织群众到村接受集中培训教育。互动式分散讲习。县、乡镇、村级讲习所不定时、不定点,通过“群众会”“板凳会”“田坎会”等形式,在田间地头、厂房工地等基层一线,开展政策宣传、经验介绍、实地参观、现场指导等互动式讲习。特色化创新讲习。各级讲习所结合本地实际,采取组建流动讲习小分队,建立车辆流动讲习所,编写花儿传唱,地企合作跟踪指导等独具特色的讲习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增强了讲习吸引力。目前,全县开展集中讲习610场次,分散讲习2000多场次,受众达到36000余人次。

五项讲习内容播撒扶志扶智“及时雨”。渭源县以讲思想、讲政策、讲法律、讲技术、讲文化的“五必讲”为重点内容,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七个一批”和“三变”改革等讲习,不断提升群众自身素质, 增强群众法制意识,提高群众致富本领、坚定群众脱贫信心,达到扶志扶智的目的。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1

2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2

3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三项讲习机制激活贫困群众“一池春水”。该县建立了三项讲习机制,全面激活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励机制让群众想听讲。乡、村两级讲习所通过“脱贫标兵”“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先进评选表彰,激励农户积极参加讲习所活动。同时,加强地企合作,企业在提供跟踪式技术服务的同时,给予农户一定的农资帮助,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从而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意识。常态机制让群众能听讲。坚持“集中讲”和“流动讲”并重、“定期讲”和“随机讲”结合、“请群众来”和“到群众中去”互补等常态化的讲习机制,让群众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培训教育。分类机制让群众愿听讲。针对县乡村三级讲习所培训对象构成情况,合理区分三级讲习所功能定位,明确培训方向及重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听讲。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一线风采」激活脱贫攻坚“一池春水”

长按左边二维码

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