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11月23日下午,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暨深圳學術沙龍第338期在資管之家圓滿舉行。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先生擔任主講嘉賓,以“新貨幣理論NMT”為主題展開了分享。姚餘棟先生詳細分享了自己提出的基於支付清算微觀基礎的新貨幣理論,然後根據目前經濟現狀,對國內宏觀和政策進行了分析和展望。來自北京、上海、廣州、東莞、湖南、江西、深圳、香港等地的實體企業家、金融機構高管及各界朋友80餘人共赴講壇,眾多理事會成員和學會會員參與討論,聆聽主講嘉賓分享,就“新貨幣理論NMT”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

主講嘉賓分享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餘棟先生

貨幣的本質—流動性不足

開講伊始,姚餘棟先生首先談到對貨幣起源的思考,從貝殼充當貨幣、到秦統一後推出的秦半兩錢、王莽新政的四次幣制改革、以及到近代的佈雷頓森林體系,這些都是為了解決全球流動性問題的不同制度安排,本質上都是複本位制度。而複本位制度的內在不穩定性是造成全球流動性週期性短缺的根本制度原因。

隨後,姚餘棟先生又提到用來解決全球流動性的產物—國際貨幣,是可用來對國際交易活動進行支付的儲備貨幣或金融媒介,是全球經濟活動的基礎。人民幣國際化是對全球流動性的重要補充,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無法被阻擋。

新貨幣理論NMT—基於支付清算

姚餘棟先生詳細介紹了他的學術研究成果——基於支付清算的新貨幣理論,此項成果以支付清算為切入點,重新審視了交易對貨幣的需求,構建了基於支付清算微觀基礎的貨幣需求方程,從而有別於傳統的貨幣需求理論。

通過研究發現,交易中的支付結算網絡對於貨幣的需求是極為巨大的,不再是個人貨幣需求的簡單線性加總,而是參與支付結算網絡的人數的二次方。從而,最終就會出現全球流動性不足、槓桿率上行無法避免、負利率是終局以及佔優貨幣升值等現象。

宏觀政策分析—中國的白銀時代

姚餘棟先生緊接著對國內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進行了分析。貨幣政策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基於泰勒規則的傳統貨幣政策,目前中國處於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QE,是目前美國所處的階段,由於槓桿率上升,並將演化為QE以維持債務可持續,美聯儲10月11日宣佈,自2019年10月15日起至2020年第二季,重啟短期國債購買計劃,購債規模為每月600億美元。按照購買計劃,預計到2020年二季度,美聯儲總資產將回到4.5萬億美元。第三階段是負利率加上QE,目前歐洲和日本所處的狀態,隨著勞動生產率增速下降及技術進步乏力,由於g趨近於0,負利率是貨幣政策之“終局”。

最後,姚餘棟先生表示中國政策空間仍充足,根據BIS數據,當前中國政府部門槓桿率處於較低水平,2018年為49.8%,遠低於發達國家的水平,政府部門加槓桿空間仍充足。因此未來政策空間足以託底經濟,同時供給側改革以及新舊動能的轉換繼續推動打開國內增長空間。中國經濟即將進入了更高質量的中速增長—白銀時代(2021年~2030年),資產管理也將進入黃金時代。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主題分享結束後,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秘書長姚文強先生為姚餘棟先生贈送了編號為71號的張培剛紀念畫冊套裝,本套裝為紀念著名經濟學家張培剛先生而精心設計,全球限量發行三百份的紀念套裝,由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推出。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秘書長姚文強先生為姚餘棟先生送上感謝信及巴曙松教授著作套裝:《債券通》、《打造人民幣離岸產品中心》、《人民幣國際化的新進展》,《互聯互通與香港新經濟融資創新》

嘉賓致辭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秘書長姚文強先生致歡迎辭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會員,大家下午好,非常榮幸能夠代表學會致詞,首先我代表學會對各位來到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暨深圳學術沙龍第338期活動表示熱烈的歡迎,期待著今天的活動中我們能夠跟各位共同學習、交流、成長。

金融家大講堂系列活動已經進行到今天的第七期,這是啟航的數字。還記得第六期是招商銀行的建軍行長,那一天正好我們香港鳳凰衛視的曾瀞漪老師專門來做公益性的主持,我們巴曙松老師也坐在下面認真地聽了建軍行長的分享。當時,巴老師感言道“發起學會這一平臺同樣不易,所幸有大家的支持。學會的魅力在於業餘的時間,專業的水準,市場的活力,50年的標尺。希望每個人貢獻一點力量,珍惜每次的交流活動。我堅信在巴曙松教授的引領和副會長們的帶領下,在各位的大力支持下,金融家講壇一定會越辦越好,更加發揮學會平臺的橋樑作用,為大家共創價值。

特邀嘉賓分享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中投教育資本運營集團公司CEO 胡江林先生

胡江林先生表示自己特意從上海過來,今天的分析確實是顛覆了自己的一些傳統觀念,非常感謝姚餘棟先生的精彩分享,也非常感謝學會提供的這個平臺,真的非常具有震撼力。

緊接著,胡江林先生繼續向姚餘棟先生表示了自己的疑問。第一,槓桿率的上行不可避免,在整個未來中國發展的過程中的如何平衡的問題?第二,目前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佔比仍舊較小,只有百分之幾,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路在何方?第三,我們應該以怎樣的姿態來迎接數字貨幣的到來?

姚餘棟先生就上述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他表示明年達到全面建設小康,GDP達到6的速度,以後下降1到1.5個點,節奏不用擔心,有國債作為支撐;雖然目前人民幣在清算系統中的佔比只有1.5%左右,儲備貨幣中都不到2%,但只要中國經濟健康發展,人民幣國際化是擋不住;數字貨幣是流動性的重要補充,就目前而言,比特幣滿足不了需求,後續是央行還是國際商業巨頭進入,格局還不是很明朗,有待繼續關注。

現場互動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在回答“什麼類型的資產是可以在貨幣不足的情況下升值”這一問題時,姚餘棟先生表示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是在流動性不足時,會促使央行釋放流動性,根據索羅斯理論,這時候股票很好,但與此同時還需要考慮央行的博弈。

在回答“關於貧富差距,NMT有相應的解決辦法嗎”這一問題時,姚餘棟先生表示由於流動性不足,最終很多貨幣還要超發,沒有說貨幣超發是偽命題,但是有資產的人,將來進行大類資產配置,貧富差距加大是無可避免的,解決辦法可以是收稅,但是經濟富有的人群可能移民海外。所以,將來我們的養老資產缺口還是要國有資產來補充。

在回答“經濟增長進入瓶頸期,進入技術存量時代,交易指數增長會不會收到抑制?這一問題時,姚餘棟先生表示會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主要是人性的貪婪是擋不住的,所以終究是需要無限的品種,既然有無限的貨幣就有這樣的交易網絡。此外,如果技術有巨大創新,這會減緩流動性不足,但創新有不確定性,這個問題值得探討,但總體我覺得方向很難改變。

致謝

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暨深圳學術沙龍第338期由深圳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深圳分行聯合主辦,深圳市資產管理學會銀行分會聯合承辦,阿博茨科技、映美控股(2028.HK)協辦。

中投教育資本運營集團公司CEO 胡江林先生,招商銀行總行研究院主管程華女士,秘書長姚文強先生等嘉賓出席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由呂萌女士主持。

全球大灣區金融家大講堂·第七期 | 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餘棟:新貨幣理論NMT

眾人一同合影留戀

嘉賓資料

姚餘棟先生,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原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所長。英國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碩士、博士生導師;中國證券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首席經濟學家等。

在《經濟研究》和《金融研究》等國內外頂級學術刊物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個人專著有《學習經濟》、《重燃中國夢想》、《梅花與牡丹-中華文化模式》;合著有《通脹預期與貨幣政策》、參與編著有《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中國創新》等。2015年與楊濤博士首次共同提出“共享金融”的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