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錫,遠離公寓

在無錫,遠離公寓

01、

對於絕大部分投資公寓,尤其是在無錫這樣的二線城市購買投資公寓的購房者而言。其實公寓本身一直是一件挺雞肋的存在。

對於有居住需求的剛需購房者來說,如果不是實在沒有更好的選擇,一定是不會選擇公寓的。

商水、商電、沒有天然氣、梯戶比高、居住舒適度低、交易稅費高、幾乎無流動性等等,公寓的這些缺陷其實早就不是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了。

過去無數次的經驗證明,公寓是初級投資者的埋葬地,早已屍骨累累。

但為什麼市面上的公寓產品卻不減少,而且不少公寓項目最終都能賣掉呢?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是購房者沒有防備心,實在是“敵軍”太狡猾啊。

過去大部分公寓還會去講區位、講配套、講價值、講產品。。

而如今的公寓市場兩大全新的殺客利器——返租與小面積、低總價,讓投資者防不勝防。

我們先了解一下返租。

公寓投資的痛點是啥?是商水、商電?是交易稅費高?

是一部分,但不是重點。

這些痛點,對於高階投資者來說,確實是比較影響投資收益的痛點,但對初級投資者而言,並沒有太大影響。

某種意義上來說,只要價格夠低,一切房子都有價值。那麼,當租金回報率夠高,所有公寓也有價值。

所以對準備長期持有去收租金獲取回報的的客戶來說,公寓的兩大痛點:租金、出租的管理成本,往往也是投資者的軟肋。

在無錫,遠離公寓



如果說,開發商營銷的本質在於給客戶造夢,那麼,返租就是造夢的極致。

你買公寓是要租出去對吧?租是不是意味著你需要去找房客,還需要維護打理?

太麻煩了,我這直接給你返租,減少了你大量管理成本,你直接坐家收租金就行。並且,開發商承諾的租金往往也比市場價高。讓人心動不已?

問題在哪?

我們先假設購房者為A、開發商為B、開發商下屬公寓運營公司為C、社會上酒店運營公司為D。返租的本質是A與B簽訂房屋買賣協議,A與C/D簽訂長期租賃協議。

實際上,現在開發商為了規避責任和風險,市場上返租的公寓都是和第三方公司簽約了。

但問題是,公寓運營公司是可以倒閉,也是可以跑路的,而你的錢沉就沉進去了,這才是關鍵點。

至於有些開發商承諾的直接返前5年租金抵扣房款的政策,往往更坑。羊毛出在羊身上。開發商賣的出去的價格才是實際價格,標的原價都是煙霧彈。往往其公寓的實際價格就是返租後的價格,相當於“白嫖”了你5年。

其實,我們冷靜下來想想,如果好賣,開發商會這麼費勁?如果性價比真那麼高,為什麼要返租給你?

往往不好的區域、位置,不好的配套,不好賣的公寓才會搞這些花裡胡哨的,

在無錫,遠離公寓

02、

為什麼奢侈品牌的產品線中,口紅往往是買的最好,走量最大的?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為奢侈品其一隻200~330元的價格,准入門檻太低,你想要就能夠得到。

目前無錫主流的公寓產品一般是45㎡-55㎡的面積區間,總價一般需要60~80萬,首付則在30萬左右。

而這幾年市場上最好賣的爆款公寓就是則是三四十平的小面積公寓,深層次的原因是租房的市場結構,一室一廳的投資回報率是最高的,而40平以上的公寓,其實現的居住功能沒有本質差別,面積增大租金並不會顯著增長。

在無錫商品房動輒總價兩百來萬、月供五六千的情景下,公寓的錨定效應異常顯著。30萬的公寓,月供2000出頭極易讓大多數人衝昏了頭腦。

五六十萬買套房子還有什麼可挑剔的?

月供才兩千多點,我房子隨便不能租個兩千多?

於是,繼人生三大錯覺“手機振動、有人敲門、他喜歡我”之後,又兩大錯覺出現了“房子能租的出去”、“房子能租到這個價格”。


在無錫,遠離公寓

03、

而事實是,2019年50個代表城市租金收益率顯示,無錫平均租金收益率只有1.8%。而根據歷年數據來看,越是一線城市的租金收益率越低。

在無錫,遠離公寓

公寓的產品價格定價往往根據住宅價格來衡量,一般是住宅價格的7折左右。

可房地產最大的價值是金融屬性,租金只是住宅投資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城市發展、升級,動能躍遷背後,住宅單位佔有的如戶口、學區等城市資源的發展、升級。城市房價暴擊的背後深層次原因亦是如此。

然而現實是,這些公寓全都沒有,城市越發展,租金收益率只會越惡劣。

從有商品房開始,享受樓市紅利的人如過江之鯽,到了今天你聽過無數買房暴擊賺錢的例子,裡面有幾個是買公寓的?

在無錫,遠離公寓

在無錫,遠離公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