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一、

讀完《西遊記》,我們會發現,西天取經並不純粹,因為神仙菩薩們老喜歡橫插一腳,刻意給取經團隊製造困難。

正是應了那句話:有困難要上,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尤其是觀音菩薩,屬她最為頻繁,自家妖怪不夠,還去別處借。搞不清楚的,以為她才是幕後大boss嘞。

同時,各方大佬,竟然也粉墨登場。

太上老君的青牛精,拾綴著一個金鋼琢,把天庭神仙們的武器,全部套了去;

如來的舅舅大鵬金翅雕,降落獅駝國,打造了一個妖精王國;

玉帝他老人家大手一揮,隨便找了個理由,讓鳳仙郡三年不下雨。

大家玩的不亦樂乎,取經團隊也歡歡喜喜。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二、

小時候看電視,一直迷戀那隻全身長滿毛的猴子,視為偶像。

初高中看小說原著,覺得裡面的設定蠢得一比,為啥不讓孫悟空翻個筋斗雲,直接取經?

大學偶爾想起,腦海裡只剩那些傾國傾城的美女妖精,以及一顰一笑的女兒國國王。

同一件事物,不懂階段,會有不同感觸。

現在參加工作了,才恍然大悟。

原來西天取經這件事,並不簡單,也許這一種方式,是各方代表商量出來的最佳結果。

試想一下,如果有個小沙彌,在如來下達取經任務時,蹦出一句話:佛爺爺,您老人家不是有一個8TB的移動硬盤嗎?咱們刪掉一部小電影,把大乘佛經拷貝進去,然後送到東土大唐不就好了?

或者,如來糾結不知道刪掉哪個小尼姑,辛苦觀音姐姐跑一趟大唐長安城,誦唸一遍大乘佛經,唐僧哪還用得著花費14年光陰,跋涉十萬八千里?

這兩種方法,可行嗎?可行!但是,有多大作用?

西天取經是一場籌備五百年的大型活動,週期長,環節多,要是省略過程,只保留結果,那大佬們準備的10萬字稿子,作廢了?

大佬們不出場,這場活動還有什麼意義?大佬們不做指導工作,這場活動還怎麼進行?大佬們不發個言,這場活動能有曝光度?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三、

缺少了作用,必然產生弊端。

首先,打瞭如來的臉。西天取經是他一手策劃,主要目的是宣傳西方佛教,一旦取消,意思不言而喻,活動鋪張浪費,沒意義唄。

其次,打了所有人的臉。這世上就你一個聰明人嗎?原來這麼些年,我們的宣傳方式,都出現了根本性錯誤?你既然能提出具有建設性的意見,要不老大你來當?

第三,損害了各方勢力的切實利益。

西天取經是一項大工程,意味著這塊蛋糕裡,有數不清的好處和油水,凡是參與,皆能賺得盆滿缽滿。

比如阿難迦葉,這兩位只經手了短暫的交接工作,就撈到一隻御用的紫金缽。

誰敢跳出來大放厥詞,簡直是壽星嫌命長活的不耐煩!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四、

一場前期準備如火如荼的活動,有兩種發展趨勢,一是不起波瀾,平平靜靜的圓滿落幕;二是不時出些小插曲,踐行者束手無策,大佬們出馬,立刻圓滿落幕。

西天取經,自動選擇了後者。

而那個小插曲,便是吃了能長生不老的唐僧肉,有了唐僧肉的說法,妖怪們師出有名。

只是,作為取經團隊的武力值擔當孫悟空,最累最辛苦。和妖怪你爭我鬥倒不是什麼大事,孫悟空應付得來,關鍵是肉眼凡胎的唐僧,老是整出么蛾子,誤會、不理解,這才是孫悟空最大的困擾。

但我們眼裡的孫悟空,卻是一隻打了雞血的猴子,無論前方路途多麼艱難險阻,他都一力承當。

究其原因,可能是孫悟空的出身,他加入取經團隊,身份很尷尬,一身道家本領,轉而投佛門,暫時還沒“正果”,他需要好好表現,等待轉正獲得編制。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五、

我們要通過表象看本質。

西天取經的活動,如來下達,觀音接手,具體由唐僧執行,真正做事的是孫悟空。

老大把一件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他絕不是腦子抽了,而是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一是檢驗下屬的忠誠度,二是發掘人才。

一般來說,這都是互逆的。

所以這個時候,上升的渠道,已經在慢慢打開。

孫悟空,則抓住了機會,西天取經期間,孫悟空兩次趁工作遇到困難,去靈山向如來請示,分別是六耳獼猴和大鵬金翅雕。兩次的共同點,都是撂挑子不幹了,讓如來幫忙念個松箍咒,以後兩不相欠。

真當孫悟空不想成佛了嗎?那是假象,孫悟空明擺著是在邀功,他用這種方法,證明自己在取經中的貢獻,無人能及,告訴如來:西天取經,沒我老孫,休想完成。

如來也知道該給孫悟空一點甜頭了。

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臺。——《西遊記》第五十八回

等於答應了。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六、

因此,西天取經,對於推行的老大來講,是一件好事,對於幹活的來說,也有收穫。不過,正所謂閻王好過小鬼難纏,唐僧靠著孫悟空保護,孫悟空跟他是一條線上的,但是觀音姐姐不一樣。

畢竟,功勞簿,在觀音姐姐手上。

所以西天取經,孫悟空有事沒事就去叨擾觀音,請她過來露個臉,特別是在通天河,孫悟空做的非常好。

通天河的金魚精,原本是觀音家的小寵物,在陳家莊為非作歹九年,每年吃一對童男童女。觀音收走金魚精後,正欲離開,孫悟空攔住了她。

行者道:“菩薩,既然如此,且待片時,我等叫陳家莊眾信人等,看看菩薩的金面:一則留恩,二來說此收怪之事,好教凡人信心供養。”——《西遊記》第四十九回

把錯的變成對的,孫悟空成長許多啊,思想覺悟,上了不止一個臺階。

《西遊記》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

七、

這麼說起來,組織個大型活動,那叫合作共贏咯?

你看:

唐僧重新回到靈山,洗盡鉛華,脫胎換骨;

李世民免費獲得了大乘佛經,水陸大會就能成功召開;

如來的目的達成,順利傳教;

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然而,那些沒後臺的妖怪,誰替他們伸冤?

白骨精、蜘蛛精、南山大王、白麵狐狸、玉面公主、九尾狐狸、蠍子精、荊棘嶺老樹妖、九頭獅子的孫子們、碧波潭一家子、車遲國三妖、三隻犀牛精……

果然,不管做什麼,吃蛋糕的,永遠是那一批既得利益者,與之無關的,最好少摻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