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之亂中,晁錯真的是罪魁禍首嗎?他死得到底冤不冤?

七國之亂中,晁錯真的是罪魁禍首嗎?他死得到底冤不冤?

劉邦建立漢朝初期,因為迫於諸將的功勞,曾經封了八個異姓為王。這八個異姓王分別是:燕王臧荼、韓王信(與韓信同名,因為名氣不如韓信大,為了區別劃分兩人,這個韓信便被習慣叫成韓王信。)、 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盧綰(燕王臧荼被劉邦斬殺後,將盧綰封為燕王)、趙王張驁、長沙王吳芮。

01

那麼這八個異姓王封王后的結果是什麼?先來看看韓王信。劉邦懷疑韓王信與匈奴私通,便派人責備他。韓王信害怕劉邦是想找藉口殺了他,為了活命,便真的投奔了匈奴。結果,在戰場上被漢將斬殺。

最開始的時候,劉邦封的趙王是張耳,張耳病亡之後,他的兒子張驁便承襲了王位。張驁是劉邦和呂后的女婿,魯元公主的丈夫。

因為劉邦對這個女婿的態度非常的傲慢,激怒了張驁的手下貫高和趙午。他們想殺死劉邦,張驁知道後竭力阻止。但是這件事情,到底讓劉邦知道了,劉邦便想把這個女婿除了,後來在貫高拼死保護下,保全了張驁的性命,但是劉邦將他改封為宣平侯。(感覺這張驁若不是娶了魯元公主,即便貫高拼死也不能保護主子。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魯元公主和呂后等人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因為殺了張驁,女兒便成了寡婦,再者,張驁竭力阻止手下殺劉邦也是主要原因,因為他還沒有想造岳父反的意圖。)

楚王韓信被告謀反,被呂后和蕭何誘殺。韓信冤枉麼,其實,他並不冤枉。當年劉邦追殺項羽,約韓信和彭越聯兵,這倆人答應的好好的,轉頭就給劉邦晾攤了,結果劉邦大敗,差點回到解放前。後來張良勸劉邦封彭越為王,把韓信的家鄉楚地封賞給韓信,這倆人才匆匆忙忙趕去與劉邦匯合。這是逼著劉邦封賞,劉邦能不記著這筆賬麼?有人說,劉邦說彭越造反實在冤枉,樑子早在當年結下了,劉邦只是晚了幾年收拾他而已。彭越被以謀反罪誅殺,滅了三族。

韓信、彭越被殺後,嚇壞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淮南王英布。英布擔心劉邦對自己下手,便加強了防範。但是,正是他這個行動,卻坐實了他想要造反的事實。有人告發英布造反,劉邦親征平叛,殺死了英布。

燕王臧荼,因為劉邦捕殺項羽舊部,擔心自己被殺,起了欲反之心,結果反被劉邦殺死。盧綰本就跟匈奴私通,這也是多數人都說他是自作自受的原因。當他看到幾個異姓王被殺後,索性投奔匈奴,最後死在異鄉。

七國之亂中,晁錯真的是罪魁禍首嗎?他死得到底冤不冤?

02

八王中,只有長沙王吳芮善終。那麼,劉邦怎麼會這麼相信吳芮?其實,劉邦也曾經對他屢屢試探。想找一個合理的藉口,除掉他。但是,吳芮做事低調,為了向劉邦示好,他不僅把自己大部分的領地都讓給了劉邦的子女。他還自己裁減兵力,將一部分精銳親兵分給荊王劉賈(劉邦堂哥)帳下,還安排自己的五兒子帶著一部分家眷回老家生活。

吳芮的做法,沒讓劉邦找到除掉他的藉口。據說吳芮之所以這麼做,源於好友張良的暗中授計,因為張良比任何人都清楚劉邦的為人。

除掉了異姓王以後,為了有助於威懾和消滅偏遠地的反抗力量,確保西漢王朝的穩定,劉邦便開始分封掌握兵權的同姓諸侯為王。

劉邦這麼做是為了劉氏江山的穩固,但是多年過去,當同姓王們勢力越來越大,情況卻跟當年異姓王同工異曲,如果不削弱這些藩王的勢力,皇帝位子便坐不穩了。

西漢景帝時,景帝聽從晁錯的建議削藩,結果遭到諸藩王抗拒,在吳王劉濞的聯合下,七國打著清君側殺晁錯的藉口開始了叛亂。

袁盎與晁錯有關節,他利用七國叛亂的機會,跟景帝說,只要殺了晁錯,七國藩王消氣,叛亂不用開仗就會平息。慌亂的景帝聽從了袁盎的建議,將晁錯和同族斬殺,但是卻沒有阻止七國叛亂的腳步。後在周亞夫統帥下,平息了叛亂。

那麼七國叛亂真的是因為晁錯建議削藩造成的麼?其實七國叛亂是早晚的事,只是晁錯建議削藩,動了藩王們的奶酪,讓叛亂提前了。七國打著清君側殺晁錯的旗號,也不過是為了給叛亂找一個合理的藉口而已。

七國之亂中,晁錯真的是罪魁禍首嗎?他死得到底冤不冤?

03

咱們來認識一下這七個藩王是誰:吳王劉濞,漢高祖劉邦哥哥劉仲的兒子,西漢宗室,諸侯王爺。楚王劉戊,劉邦四弟楚元王劉交的孫子(侄孫),算是世襲楚王。趙王劉遂,劉邦兒子趙幽王劉友的兒子。膠西王劉卬,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膠東王劉雄渠,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淄川王劉賢,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濟南王劉闢光,劉邦的孫子,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

這七個王侯都是劉姓藩王,除去劉邦的侄兒,就是侄孫,再就是他的孫子,全是劉邦的自家人。帝王之間有的多是君臣和利益,少有親情,兄弟叔侄之間關係融洽的並不多。這些人都覺得自己是劉氏宗親,本就都有做皇帝的份,當他們勢力達到一定程度時,便開始蠢蠢欲動。藩王們的動向,一直都在朝廷監視之下,皇上焉能不知道他們的心思?所以,為了穩固帝位,便有了削藩。

吳王劉濞性情極為剽悍勇猛,而且很有野心。因為作戰勇敢,二十歲被劉邦封為沛侯。劉邦顧忌吳郡與東越等國相鄰,擔心邊界不穩,便封剽悍劉濞為吳王鎮守。

劉邦封劉濞為吳王時,召見劉濞。他仔細端詳侄兒的面目,越看越覺得這個侄兒長了一張反叛的臉,當時他心裡很後悔,但是帝王是金口玉言,已經授印怎能輕易食言收回?劉邦對劉濞說:“皇侄的相貌有造反的氣色啊。”他撫著劉濞的後背說:“觀天象,漢朝建立五十年後,東南方將會發生叛亂,難道就是皇侄你麼?天下是咱劉姓的天下,希望皇侄做事謹慎,不要造反。”劉濞當時嚇得趕緊叩頭:“臣不敢。”

劉濞做了吳王以後,邊境確實安穩了,但是在安穩的表象下,吳王的野心卻在慢慢膨脹。劉濞在封地大肆築錢、煮鹽、招納工商,任用有能耐的人,擴大自己的勢力。因為不納稅,吳國越來越富裕,勢力也越來越大,吳王逐漸變得驕縱起來,時常跟朝廷對著幹。

七國之亂中,晁錯真的是罪魁禍首嗎?他死得到底冤不冤?

04

漢文帝時,他早已感覺到同姓藩王的威脅,便聽從了大夫賈誼的建議,著手削弱藩王的勢力。但是,當時削藩的力度不大,藩王們的反應也不明顯。

漢景帝繼位後,採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建議,直接來了個大手筆,削奪藩王封地。這一下引起諸藩王的抗爭。劉濞聯絡六王,打著清君側誅晁錯的旗號,公然叛亂,這就是史稱的吳楚七國叛亂。

漢景帝得知齊國叛亂非常惶恐,便問晁錯怎麼辦。晁錯是一介文人,此時也慌亂無計。這時,竇嬰把曾經任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引薦給漢景帝。這個袁盎跟晁錯有過節,便對漢景帝說:七國藩王造反都是晁錯的錯,他們只是想誅殺晁錯,恢復被削減的土地,如果皇上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不用流血就可以平復叛亂。

漢景帝聽從袁盎建議,殺了晁錯,並誅了他的三族,拜袁盎為太長出使吳國,讓七國收兵。但是劉濞卻這樣回答:“我已是東帝,還需向誰跪拜呢?”

這樣的回覆粉碎了漢景帝不流血就平叛的幻想,後來,他啟用周亞夫為主將,打敗了叛亂的七國。

晁錯被殺後,漢景帝曾經這樣問過從前線回來彙報軍情的謁者僕射鄧公:晁錯已經被處死了,吳楚有沒有退兵?

鄧公人非常正直,他這樣對景帝說:“吳王恨陛下削藩,所以用清君側為藉口造反,這事其實跟晁錯一點關係也沒有,只是他造反的一個藉口。晁錯擔心諸侯強大,難受朝廷制約,所以才建議削減他們的封地,穩固朝廷的權威。但是計劃剛剛開始,就被殺了。陛下這樣的行為,對內會導致忠臣不敢進言,對外是為諸侯們報仇,我認為這是陛下您做得不對。我擔心以後,天下人都不敢說真話了。”景帝聽了鄧公的話,沉默半天,長嘆了一口氣說:“你說得對,我也正在後悔。”

七國之亂中,晁錯真的是罪魁禍首嗎?他死得到底冤不冤?

05

其實漢景帝早在多年前就跟吳王結下了冤。當年,他還是太子時,吳王劉濞曾經派自己的太子劉賢去長安覲見皇上。劉賢跟皇太子劉啟倆人一起喝酒、下棋,因為棋局倆人爭執吵鬧,劉賢對劉啟的態度不夠恭敬,劉啟當時也是年少氣盛,一怒之下提起棋盤就砸向劉賢,結果就把他給砸死了。

劉啟砸死了劉賢后,漢文帝便派人將劉賢的屍體送回吳國安葬。自己的兒子就這樣被太子砸死,劉濞當然十分生氣,他藉口:“天下同一家,死在長安就葬在長安,何必又送回吳國來安葬。”派人又將劉賢的屍體送回長安安葬。

殺子之仇,非一般過節,劉濞能將此忘掉是不可能的。自此劉濞便對朝廷非常不滿,加之皇帝對藩王們的監視和試探,使他們長期生活在恐懼之中,造反是必然的。剛好景帝又接受了晁錯的削減封地建議,諸藩王覺得不造反,早晚有一天也要被朝廷收拾,所以,藉著清君側的藉口揭竿而起。而這一藉口,讓晁錯成了替死羊。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