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5歲,年入7位數”:那些優秀的跨境賣家,究竟做對了什麼?

每天都在群裡論壇裡看到許多消極的消息,有人說現在做跨境電商太難了,競爭激烈,羨慕那些做的早的大賣。老牌的電商平臺規則越來越複雜且多變,旺季已經沒有旺的感覺了。

“我25歲,年入7位數”:那些優秀的跨境賣家,究竟做對了什麼?

時間退回到2015年之前,做亞馬遜的都應該知道,那個時候,運營的策略是鋪貨為主,選品什麼的都不重要,大多數賣家選擇自發貨,FBA是個稀罕物。

但是隨著國內賣家一個接著一個地成功,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和個人賣家把目光瞄準了這片沃土。

之後隨著國家承認跨境電商的合法地位,行業呈快速增長的態勢, 但是平臺總有飽和的時候,當平臺紅利消失後,中小賣家就成為首先犧牲的對象。

你是不是認為跨境電商已經錯過了絕佳的發展時機了呢?其實不然。

“我25歲,年入7位數”:那些優秀的跨境賣家,究竟做對了什麼?

近日,人民日報解讀中國經濟數據,我國前10個月,我國實現外貿進出口總值25.63萬億元,其中出口13.99萬億元,增長4.9%。

外貿企業不斷提升出口產品在品種、品質、品牌等方面的競爭力,前10個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0.3%,高出外貿整體增速7.9個百分點,佔外貿總值的42.4%,比重提升3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表明,外貿出口新的增長點,跨境電商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跨境電商的造富奇蹟依舊在上演。

“我25歲,年入7位數”:那些優秀的跨境賣家,究竟做對了什麼?

小編上個月參加了一個獨立站的會議就見到了一個做跨境電商年入7位數的大咖。入行不到2年,卻操作過許多電商平臺,其中有亞馬遜,eBay這些行業巨頭,還有Newegg,Cdiscount等中國賣家相對陌生的平臺。

他說:「平臺好比是一個池子,容量就這麼大,中國賣家這麼多肯定是承受不住的,早去的人吃肉,稍晚的人喝湯,晚去的人只能幹看著還要倒貼成本。」

“我25歲,年入7位數”:那些優秀的跨境賣家,究竟做對了什麼?

當初在嘗試了幾個平臺後,他最後選擇對塑造品牌更有利的獨立站推廣自己的產品。如今他的產品已經銷往歐美10幾個國家,品牌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