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為何把朱高煦放在缸裡活活烹死?

王事情


明朝的歷史算得上很亂,比如說朱元璋在世期間臣子造反,又比如朱允炆和朱棣的叔侄之鬥。而在明成祖朱棣去世之後,朱高熾即位,朱高熾的弟弟朱高煦,卻在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登基之後,被下令放在缸裡活活烹死,這樣的手段著實殘忍,畢竟對方是他的皇叔,有朱允炆的仁慈在前,這朱瞻基的做法卻真的讓人無法理解,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朱高煦天生有反骨

先來說說朱高煦此人,他是朱棣的第二個兒子,可是他卻並不得朱元璋的喜愛,他的性格十分殘暴,說話做事都不計後果,若不是他的父親是朱棣,怕是外面仇家都找上門來了。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朱高煦腦後天生有反骨,這樣的人早晚會“造反”,如此一來,朱元璋就更加不喜歡這個孫子了。

朱元璋不喜歡朱高煦,可是朱棣卻偏偏最疼愛這個兒子,而且在靖難之役的時候也是朱高煦救了朱棣一命,如果沒有朱高煦,朱棣根本不可能當皇帝,因為這件事,朱棣對朱高煦更加喜愛了。而同樣是自己的孫子,朱元璋喜歡朱允炆卻不喜歡朱高煦,這樣一比較,朱棣的內心肯定是不舒服的。

而且朱棣覺得朱高煦是最像自己的,他以前也是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是所有兒子裡最出色的一個,偏偏沒有機會被朱元璋立為太子,所以這樣的情感之下,朱棣對朱高煦更加喜愛,還想將他立為太子。可惜的是朱高煦並不是長子,朱高熾才是,無奈之下,朱棣只能立朱高熾。

朱高熾天生太仁慈

這朱高熾的性格呢,怎麼說就有點像是朱允炆,天生仁慈,對於手足殘殺這種事不感興趣,還總是原諒朱高煦三番兩次的陷害,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有些“聖母”。

每一次朱高煦做錯了事情,比如陷害他,想要奪取皇位,朱高熾都抱著用真情感化他的初衷來勸解他,可是在朱高煦眼中並無兄弟之情,第一次失敗還有第二次,堅持不懈、屢戰屢敗,依然硬扛著。

登基一年後朱高熾去世了,他的兒子朱瞻基登基了,朱高煦覺得鬥不過朱高熾,總不會輸給這個侄子吧!於是他再次起了造反的心思,最終以失敗而告終。

面對朱高煦的挑釁,朱瞻基並沒有責罰他,反而待他如同往日,即使是賞賜和月銀依然是每個王府中最高的。但他的仁慈並沒有感動朱高煦,反而讓他覺得朱瞻基是怕了自己,依然蠢蠢欲動,想要造反。

惹怒侄子慘被活烹

1426年,朱高煦再次造反,可惜他天生和皇位無緣,勝利還是站在了朱瞻基這一方。面對這個一而再再而三造反的皇叔,朱瞻基只是廢除了朱高煦的身份,將他貶為庶人,並關押他以示懲戒。但朱高煦依然不怕死,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他的途中被朱高煦挑釁,用腳絆倒了,從而惹怒了朱瞻基,命人找來一個大銅缸,將朱高煦放在銅缸內,點燃四周的木炭,將他活活烹死。之後朱瞻基以防後患,將朱高煦的兒子們全部殺死。

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得出朱高煦是一個毫無道德底線的人,從第一次被放過之後反而越戰越勇,認為別人的仁慈是因為畏懼他,從而得寸進尺,到最後他才有如此慘烈的結局。反觀朱高熾父子,性格仁慈,面對朱高煦的造反,原諒了他無數次,也沒有和他計較什麼。如果換做是朱元璋在世,怕早就給朱高煦一個棒槌,哪裡會給他機會造反。

《明史》等


汗青正浩


今時今日再看朱高煦,就是個蠢貨。

眾做周知,朱棣有三個嫡子,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按照“立長不立幼”的原則,朱高熾是皇位第一繼承人,朱高煦雖說只比哥哥小兩歲,但這兩年,就是一道天塹,除非哥哥死了,否則他想繼位,那就是大逆不道、痴心妄想。

但武力值爆表的朱高煦卻看到了希望!

“靖難”開始後,由於英勇善戰,朱高煦多次隨父親朱棣出征,尤其是建文四年六月,朱棣在浦子口被建文帝的大軍打敗,心灰意冷之際,朱高煦帶兵趕到,逆轉了局面。朱棣一時興起,給兒子畫了一個天大的餅:好好努力,太子經常生病。

傻子都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

朱棣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無從知曉,不過從當時的形勢看,至少有一半是真的。

首先,朱高熾的確身體不好,身體肥胖不說(懷疑是不是痛風),走路都的別人攙扶,保不齊那天突然就走了,老大走了,老二遞補上去,皇位不就是朱高煦的。

其次,朱高煦立有大功,如果不是他及時出現,朱棣就得下地獄,可以說,朱高煦不僅僅救了朱棣,也救了朱棣全家,將來把位子傳給朱高煦,於情於理說的過去,當年李世民勞苦功高,不就順利接班了,李家做的,為什麼朱家就做不得。

但等到朱棣繼位,一切又發生了變化。

首先是,朱高煦這人口碑太差,大家都不喜歡他。

打江山需要猛將,坐江山需要的是賢君,朱棣雖然是靠竄逆得到皇位,但這個道理還是懂的,如果傳位給朱高煦,以他那毛楞的性格,說不定很快就有新的朱棣出現,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就這麼毀了,實在不甘心。

其次,朱高熾雖然肥胖,但總體還是不錯的,為人處世,講原則,懂禮貌,知道收攬人心,一副明君的派頭,加之他養了一個好兒子朱詹基,縱然不喜歡這個兒子,也得為孫子著想。千秋萬代以後,江山總會到他們手裡。

第三,朱棣自己是竄逆上位,雖說登基以後文過飾非,但總不是那麼光彩,如果再行廢長立幼,以後朱家的傳位制度就亂了,為了千秋萬代計,也得按照規矩辦事,嫡長子在,皇位就是他的。

有了這層打算,朱高煦基本就出局了。

所以縱然朱高煦苦苦相逼,他依然不動聲色,說好聽的是有城府,說不好聽的就是有愧於兒子,說不出口。人都是這樣,縱然有千般手段,面對家人,總要講些親情、良心、道理,尤其是父母面對兒女,總是繞不過去。

但說不出口本來就說明了問題,朱棣是個殺伐決斷的大陰謀家,但凡有更改的餘地,絕不會拖拖拉拉。

朱高煦如果聰明,就應該從此收斂行藏,做個太平王爺,老爹有愧於他,哥哥是個正人君子,只要自己不過分,後半生好吃好喝,做個安樂公綽綽有餘,至於子孫後代也不用操心,朱元璋早就給他們留了活路,搞塊封地,做一方諸侯,不說百世,肉眼可見的子孫過日子沒問題。

但這哥們偏偏不信邪,鐵了心想做皇帝。

老爹做的,為什麼我就做不得,至於造反,那不都是跟你學的。

公平的說,朱高煦的心情可以理解,皇帝這位子,誘惑太大,不是說只有嫡長子能做,朱元璋泥腿子出身,一樣能做皇帝,朱高煦堂堂大將軍,難道不能想!

但你想做皇帝,得有做皇帝的覺悟。什麼是覺悟,第一要有意願;第二要有才能;第三要有機會!

朱棣能夠造反成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大格局,自己有意願有才能,還遇上了不走尋常路的姚廣孝,可以說是天命在手,贏的理所當然。即便如此,也是血雨腥風好幾年,堪堪獲勝。

但朱高煦就差得遠了。

還沒來得及造反,就把身邊的人得罪光了,他招募私兵、擊殺兵馬指揮、私用御用器物,連老爹都看不下去了,如果不是哥哥為他求情,當時就的完蛋。

上下五千年,如此飛揚跋扈,還能造反成功的,幾乎沒有。

說白了,就是雙商太低,沒有做皇帝的能力。

但朱高煦可不在乎這些,作為一員武將,他篤信蠻力,認為只要有兵在手,皇位就是囊中之物,至於人心、口碑,都是以後的事情,只要有權力,這些都是附屬品。當年蒙古人連文化兩個字都不知道怎麼寫,照樣入主中原。自己的學歷,總比那些放馬的高吧!

我都要做皇帝了,殺個把人算什麼?至於別人看不下去,一旦做了皇帝,不都解決了嗎?

老爹當年不就是,登基以後殺人如麻,還篡改歷史,把親媽都換了,一樣天下座的穩穩的。

不得不說,朱棣的所作所為,給朱高煦樹立了一個很不好的榜樣。

當然,朱高煦能如此囂張,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看不起哥哥朱高熾。

前文說過,朱高熾身體不太好,身材肥胖,還有腿疾,從症狀上看,很像是痛風,放在今天,注意飲食,多運動減肥,按時吃藥,問題不是很大。

但在當時,這就是要命的病。

哥哥如果駕崩了,機會不就來了!

朱高煦想的挺好,卻忽略了一個嚴重的事實:他的侄子叫朱詹基。

那可是老爹當年早早指定的接班人,朱棣是什麼人,視天下英雄如浮雲,他能看重的人物,豈是等閒之輩。

但朱高煦不這麼想,大侄子再厲害,不過是乳臭未乾的小毛孩,當年自己隨老爸打江山的時候,他還在家裡尿泥呢,我怎麼會怕他。

你不怕他,人家也不怕你。朱詹基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了,古人早熟,再加上系統的家庭教育,朱詹基當然明白自己的使命和地位,要不是新君繼位,事情太多,早就對這個二叔下手了。

朱高煦到後來也明白這個道理,老爸哥哥都容不下他,現如今還的受大侄子的氣,好歹是洪武皇帝的孫子,徐達的外孫子,沒點血性還了得,索性來個先下手為強,先行造反。

造反聽起來浪漫,實則是個風險極大的買賣,朱棣當年兵強馬壯,卻在起事後屢屢打敗仗,如果不是意志堅定,早就兵敗身死了。

朱高煦武將出身,道理是明白的,但一聽說大侄子要御駕親征,立馬慫了。

更可悲的是,下屬聽說皇帝御駕親征,打算把大哥綁了送去做投名狀,畢竟造反這事太危險,誰都不想誅九族。

朱高煦這才明白,從一開始他就錯了,以他的人望實力,根本就沒有獲勝的機會。比起當年的老爹,他差的太遠。

如此此時朱高煦棄子認輸,徹底投降,也許還能平安終老,但這哥們不知道搭錯了哪根筋,非要在侄子來看他的時候絆人家一腳。說實話,五歲以上的智商都不會這麼幹,我兒子曾一不小心把棍子打到我臉上,被我一頓胖揍,此後再也不敢了。朱高煦可能是小時候捱揍挨的不夠,惡作劇慣了。

所以說,做父母的工作忙歸忙,還是要多花些時間陪陪孩子,犯了錯誤要及早教育,不然像朱高煦這樣的,就是個活生生的反例。

朱詹基本不想殺二叔,親叔叔,殺掉總有些落人口實的嫌疑,但堂堂大明皇帝,被人如此羞辱,傳出去如何是好,既然如此,也就不必顧忌太多。

殺無赦!

朱詹基命令周遭武士用一口銅缸將朱高煦倒扣在內,然後在銅缸周圍點燃柴火,將朱高煦活活燒死。

朱詹基為什麼要虐殺朱高煦,日慕鄉關懷疑是小人書看多了。小時候聽單田芳老師的“薛家將”,提及薛仁貴平反後將陷害他的李道宗悶在大鐘裡,活活燒死,朱詹基聽沒聽過“薛家將”歷史沒有記載,但現存最早的薛家將小說是於《永樂大典》中的《薛仁貴徵遼事略》,從時間上看,他是有機會看過這本書的!



日慕鄉關


朱高煦被侄子明宣宗朱瞻基放在缸裡活活烹死完全是他咎由自取。

朱高煦,永樂大帝朱棣的次子,明仁宗朱高熾親弟,朱高煦生下來就是個狠主,小的時候,他和他的堂兄弟一起在皇宮裡學習,唯獨他格外調皮,不肯學習,他的爺爺朱元璋一點兒也不喜歡他。

後來,朱高煦的堂兄建文帝眼見藩王勢力越來越大,便開始削藩,朱高煦他老爹朱棣眼見勢頭對他不利,便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因長子朱高熾身體不太好,朱棣便令他留守大本營——北平,而帶上老二朱高煦隨軍出征,朱棣以一藩王之力,對抗整個大明朝廷,確實打得比較吃力,東昌之戰,朱棣大敗,主將張玉戰死,幸得朱高煦率軍趕來,將其救出。

靖難之役期間,朱高煦作戰英勇,朱棣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有一次,竟摸著朱高煦的背對他說,“小夥子,好好幹,你哥哥經常生病,身體不大好”。當時朱高煦的哥哥朱高熾是世子,也就是說是朱棣的接班人,朱高煦聽到這話,恍惚感到自己將成為朱棣的接班人,便越加自負起來,幹了不少壞事。

朱棣後來登基稱帝,在朱高熾和朱高煦這二人間立誰為儲君搖擺不定,不過最後因為考慮到長子朱高熾仁義,再加上是朱元璋隔代指認,而朱高煦又多行不義之事,便還是決定立朱高熾為儲君,並封朱高煦為漢王,就藩雲南,這時朱高煦不高興了,對他老爹說,“兒子做錯了啥事,要被趕到雲南這麼遠的地方去”。表示打死也不去雲南,朱棣也是不忍心,不去就不去吧。後朱棣又把他改封到青州,也就是現今的山東一帶,但他還是不願意去,此時朱棣心裡才明白一二,這兔崽子是想當儲君啊,朱棣怕他惹事生非,便馬上下令督促他去就藩。但朱高煦就是不去,並且還私底下募兵,並殺死了朝廷官員。

鑑於朱高煦不但不聽話,而且還做了不少壞事,朱棣便打算將他貶為庶人。太子朱高熾仁義,不忍心自己的親弟弟被廢,便向朱棣求情,後朱棣才只對他從輕處罰。

朱棣死後,朱高熾繼位,朱高煦一直對皇位不死心,便想著趁機反叛奪位,但是一直沒找到機會,朱高熾知道這件事後,並沒有責怪他,還給了他很多的賞賜。

朱高熾因為身體不好,沒做多久的皇帝便病逝了,其子朱瞻基從南京趕往北京奔喪,朱高煦在半路設伏打算殺了朱瞻基,但沒能成功,不久,朱瞻基登基稱帝,但他並沒有追責其叔父的罪過,相反還給予他更多的賞賜。但朱高煦並不懂得感恩,在他眼裡他始終覺得朱瞻基是個軟柿子,而他想要奪回他心中認為本該屬於他的皇位,不久,朱高煦便起兵造反,但他根本不是朱瞻基的對手,於是出城投降,按理,造反的人其罪當誅,但朱瞻基念及朱高煦是他的叔父,只是把他貶為庶人。

有一次,朱瞻基親自去探望他這位被廢的叔叔,沒想到朱高煦竟然故意將朱瞻基絆倒,朱瞻基想著你半路伏殺我,我忍了,你造反,我忍了,你現在成為了庶人還欺負我,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於是朱瞻基便命人用銅缸將他活活地炙死。

朱瞻基原本可以做個富貴王爺,但由於他咎由自取,最後只落到了被活活烹死的下場。


混沌聊史


朱高煦是何許人也?

此人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永樂皇帝的兒子,因為想要效仿父皇發動叛亂,推翻侄子明宣宗的統治,卻因失敗而被活活烹死。

明成祖永樂帝朱棣,共有4個兒子。

長子是明仁宗朱高熾,也就是明宣宗的父親;此外,還有次子朱高煦,他在靖難之役後被封為漢王。

明成祖一直不喜歡自己的長子,曾向朱高煦許諾:靖難之役事成後,必定封其為太子。但是,這個許諾沒有成真,太子仍然封給了明仁宗。

只是朱高煦的野心就此被養大。終明成祖一朝,朱高煦一直在試圖讓父親廢黜哥哥的太子之位,但最後並沒有成功。

明仁宗去世後,明宣宗繼位。

等了許久的朱高煦變抓住政權更迭、朝政不穩的機會,發動了叛亂,試圖效仿自己的父親推翻建文帝一樣,推翻自己侄子明宣宗的統治。

但宣宗可不是建文帝。他在大臣的建議下御駕親征,很快就平定了判斷,並把朱高煦關押在北京。

某日,宣宗前去看望囚禁中的朱高煦時,卻被朱高煦使腿絆倒。於是,宣宗暴怒,當即命如把朱高煦罩在銅缸裡,然後點火炮烙,直接將自己的叔叔活活烹死。

朱高煦的這個結局,也算是no zuo no die的典型案例了吧。


HuiNanHistory


都別搶,我來答。

朱高煦,朱棣的次子,這是一個問題少年,一直不討爺爺朱元璋的喜歡。

他不喜歡讀書,舉止輕佻,屬於那種在班級中坐最後一排的同學,也可能坐在教室門口。

除了偷走舅舅徐輝祖心愛的馬兒,朱高煦這人還幹了其它不好的事,那就是草菅人命,我覺得光憑這些就足夠讓他到缸裡受死了。

盜輝祖善馬,徑渡江馳歸。途中輒殺民吏,至涿州,又擊殺驛丞,於是朝臣舉以責燕——《明史·朱高煦傳》

不過他運氣好,這時候朱元璋已經駕崩昇天了。

建文帝對他的行為也只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這麼一個混賬不堪的兒子,想來他的老爹朱棣也不是什麼安分的主兒。

靖難之役後,朱棣順利當上了皇帝。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是有大功勞的,不僅作戰勇敢,而且還救過朱棣。

這些都成為他可以繼承皇位的重要籌碼,但老話說“你擁有的,終將是你失去的”。朱棣雖然也很欣賞朱高煦,但是卻不放心把天下交給他去治理。

畢竟打天下和治天下是兩回事。

由於解縉在其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讓朱高煦非常憤恨,後來就誣陷解縉,導致其被殺。

兩相權衡,朱棣最終還是冊立朱高熾為太子,而朱高煦被封了個漢王,藩國在雲南,可以說變相的被髮配到邊疆地區了。

這讓朱高煦更加不滿了,一直故意拖延不願去雲南,後來又軟硬兼施,讓朱棣同意讓他回到南京。

既然雲南不願去,那就換一個地方吧。

但是朱高煦依然不滿意,人家哪裡是想當藩王,而是想當太子。

這時候的朱棣才後知後覺,覺察到朱高煦有些異常。後來經過大臣奏報,才得知朱高煦多有不法之舉,不禁私自招募士兵,而且還殺死兵馬指揮,僭越禮制使用器物。

私選各衛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隸籍兵部,縱使劫掠。兵馬指揮徐野驢擒治之。高煦怒,手鐵瓜撾殺野驢,眾莫敢言。遂僣用乘輿器物。

這時候的朱高煦意圖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朱棣也不傻。

立馬就把朱高煦抓起來軟禁,不過到底是自己的兒子,朱棣不忍心殺他。就把他的封地安排到了山東,讓他抓緊時間過去。

在山東朱高煦老實了一段時間,直到朱棣駕崩,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

朱高熾對自己這位兄弟也只能是好生勸慰,大力籠絡,金銀珠寶,高官厚祿,給起來那是毫不心疼。在明仁宗一朝,朱高煦還是沒有發作。

明仁宗駕崩後,太子朱瞻基繼位。

這時候朱高煦再也坐不住,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再等下去啥時候才能做皇帝啊。起初,他派人在南京到北京的途中準備截殺朱瞻基,但是這次行動沒有成功。

其實這個朱高煦也真的是集恩寵於一身,從朱棣到朱瞻基,每一任皇帝都像對付不聽話的寶寶一樣對朱高煦是溺愛順從至極。

該給的賞賜遠遠比其他親王要豐厚,為了安撫這頭餓狗,仁宣二帝對朱高煦也是相當的縱容,但是朱高煦就像一頭吃不飽的餓狗一樣,給他再多的骨頭都是白搭。

因為他這個人啊,天生就不老實,不安分,你休想通過這些東西來滿足他。

宣德元年(1426年),46歲的朱高煦再也等不下去了,終於起兵造反。

而要說明宣宗對待朱高煦真的是寬容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這個老朱家對待別人那叫一個心狠手辣,對待自己家的人真真是放縱溺愛沒了底線。

這個朱高煦都謀反了,明宣宗依然不忘勸告朱高煦說:

張敖失國,始於貫高;淮南被誅,成於伍被。今六師壓境,王即出倡謀者,朕與王除過,恩禮如初。不然,一戰成擒,或以王為奇貨,縛以來獻,悔無及矣。

老朱家這種雙重標準,可謂是發揮到了極致。

而這個朱高煦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的主,硬是打算要和明宣宗剛一回。明明都是46歲的大叔了,還非得跟年輕人玩熱血。

結果朱高煦的士兵率先繃不住了,皇帝御駕親征,這確實給人壓力非常大。

所以士兵們打算把朱高煦抓起來投降皇帝,朱高煦這才害怕了,後來找了一條小路偷偷跑出城投降了明宣宗。

而明宣宗到底沒有忍心殺死朱高煦,就把他廢為庶人,然後把朱高煦周圍那些謀臣武將統統都抓起來,因為這件事受到牽連的足有兩三千人。

再一次證明老朱家對待外人那叫一個狠。

而這個朱高煦也很生動的上演了什麼叫任(zuo)性(si),他被廢為庶人以後,明宣宗可憐他,有一次就去看望他。

結果這個朱高煦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居然伸腳把明宣宗扳倒在地,摔了一個狗吃屎。皇帝是真龍天子,怎麼能摔跤呢?

明宣宗勃然大怒,命令人用一個大銅缸把朱高煦罩起來,這個朱高煦雖然老了,但是力氣還很大,還把這個大銅缸給頂了起來。

明宣宗更生氣了,讓人在大缸周圍生起木炭,把銅缸給烤的滾燙,朱高煦也不敢再去頂缸,就這樣活生生的被悶死在裡面。

最後我只想說,朱高煦這個人像個神經病似的,清新脫俗的操作叫人看不懂。

關注【圍爐談史】,每天閱讀深度歷史內容喲~


圍爐談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謀反的下場。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二兒子,他哥哥就是太子朱高熾。

朱高熾的能力比弟弟朱高煦高百倍,可惜身體過於肥胖,體重超過200斤,走長路都不行。

朱棣是馬背上皇帝,對於這個肥胖的長子不太喜歡,認為他很可能會短命(事實也是如此),不適合做皇帝。

而二兒子朱高煦是個壯漢,身體強健,還擅長騎馬射箭,還立過戰功,朱棣對他很喜歡。

但是,朱高煦有勇無謀,做個軍官倒是可以,缺乏政治頭腦,智力也不夠。

猶豫再三,朱棣最終還是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而封朱高煦為漢王。

朱高煦對此極度不滿,就有樣學樣,想等到父親死後就篡位殺死哥哥,自己當皇帝。

朱棣也察覺了朱高煦的野心,將他貶到雲南。當時雲南是不毛之地,主要用於流放官員。朱高煦抱著父親的腿哭泣,不願意去。

朱棣一時心軟,讓他留守京師南京。

沒想到朱高煦到了南京就開始扶持自己的力量,排擠其他勢力,殺死了不少政敵投入長江,甚至親手殺死了朱棣的心腹,兵馬指揮使徐野驢。

朱棣當時正在北伐,回來以後知道這些事情,勃然大怒。

朱棣不是草包,當然知道兒子朱高煦此舉是意圖謀反。本來要將他廢掉成為平民,然而朱高煦的哥哥不念舊惡,趕來說清,最後改為在山東小地方居住。

但朱高煦死性不改,還是胡來,甚至將自己一個妃子無故殺死。

這個妃子的兒子不服,親自找到爺爺朱棣告狀,說自己的母親沒有犯錯卻被父親殺了。

朱棣很寒心,認為朱高煦沒有人性,不念親情,感嘆道“爾父子何忍也”。

後明成祖病死,朱高煦的哥哥即位。

朱高煦認為機會到了,立即籌備謀反。他住了招兵買馬以外,還派出大量心腹潛入北京甚至宮內,試圖暗殺政變。

沒想到,那個被他殺了母親的兒子知道風聲,立即向皇帝密報。

皇帝派人來質問,朱高煦百般抵賴,不敢立即叛亂了。

然而,肥胖的朱高煦哥哥果然短命,在位10個月就病死(一說是被朱高煦派人暗算毒死)。當時朱高煦哥哥的太子朱瞻基(宣宗)在南京,緊急趕赴北京繼位。

朱高煦一面派人在山東伏擊太子,務必將其斬殺;一面在山東封地起兵叛亂,勾結英國公張輔為內應。

沒想到,宣宗也不是普通角色,他見勢不對,扔下部署逃走,僥倖逃過了叔叔的暗殺。

回到北京以後,宣宗極為惱怒,御駕親征,打垮了叔叔朱高煦。

本來謀反是死罪,但宣宗考慮到剛上臺就殺死叔叔,面子上不好看,就將朱高煦改為囚禁在行宮中。

然而,朱高煦此人極為兇悍,竟然不服輸。

一次宣宗來看望朱高煦,卻被他一腳絆倒,揮拳就打。

宣宗被打了幾拳後,惱怒異常,下令用行宮的銅缸將他扣住,什麼時候哀求了再放出來。

朱高煦不斷破口大罵,還試圖將缸扛起。

宣宗想起朱高煦之前連續謀害父親和自己,本來就罪該萬死。現在如此猖狂,難道皇帝真的不敢殺人嗎?

宣宗下令,將柴火堆到銅缸上點燃,將朱高煦活活烤死。

火燒超過一個時辰,最後銅缸熔化,朱高煦死無全屍。

其妃韋氏及諸子其後也被全部處死。


薩沙



這就叫做天理昭彰,報應不爽。

想當初,朱元璋傳位朱允炆,朱棣一言不合就反了,以清君側的名義,發起靖難之役,兵困南京城,逼死了朱允炆。

朱棣假惺惺的在那為朱允炆嘆息一陣子,然後就是殘酷的殺害朱允炆身邊一干忠臣。很多朱元璋留下來的老班底都被他清除一盡。

一代大儒方孝儒,因為沒有幫他寫靖難之役的美化檄文,被其滅了十族、凌遲處死。朱允炆的後代屠戮一盡,妻女賣到妓院為官妓,而且所生子嗣,世代為娼或為龜奴。其心之歹毒,何等的殘忍和慘烈!



朱棣得大位後,當然也要考慮繼承人問題。他的大兒子朱高熾心寬體胖,寬厚待人。二兒子朱高煦身強體健、武力超群。朱棣一度也動搖過立長還是立次的念頭,老大心寬體胖,那體也太胖了,重逾200斤,站立都有些困難。朱高煦雖然健康,但是能力卻一般般,比之老大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知父莫若子,朱棣在動心思,朱高煦自然也看在眼裡。在朱棣最終立朱高熾為太子後,就對大位動了覬覦之心。但是朱棣在世,他也還不敢有所行動,就想學著朱棣,等朱棣翹辮子後再發動兵變,殺死哥哥,奪取大位。朱棣也深刻了解自己曾經演繹過的教訓,不動聲色把朱高煦調去雲南,朱高煦明白父親的心思,自然不願意去雲南那個流放官員的不毛之地。



朱高煦立即跑到朱棣跟前裝可憐,抱著朱棣的腿哭著效忠、求情,打死不想去。畢竟也是自己的骨肉,朱棣心一軟,就讓他去了南京。這傢伙到了南京舊都富庶之地,立即招兵買馬、暗作準備。並且行為張揚跋扈、膽大妄為。擅行生殺,不但把朱棣的心腹愛將殺死投入長江,還排擠一切政治勢力,想要一家獨大。甚至把自己的妃子也無故殺死,致使他自己的兒子都跑去給朱棣告御狀。

朱棣怒極,欲治其罪,將其貶為平民,還是朱高熾寬仁,拼命朱高煦求情,這才把他貶到了山東。朱棣死後,朱高煦又密謀叛變,被他的兒子跑去給大伯告了狀,朱高熾派使者來問,朱高煦眼見事敗,來了個抵死不認,朱高熾也沒有多做計較,就饒了他。



朱高熾在位不過十個月,也因為太過體胖跟著翹辮子了。朱高煦覺得機會來了,要乘機對朱高熾的兒子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下手,並且聯絡英國公張輔共同起事。誰知明宣宗也是個厲害角色,逃過了他的狙殺,逃回北京繼承了大位。準備就緒後,立即發兵討伐,將朱高煦逮捕治罪,關在天牢中。誰知這傢伙還是一直不老實,宣宗來看望他時,他居然膽大妄為用腳絆倒宣宗,並且飽以老拳。

這還了得?這簡直就是在挑戰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君權。宣宗命令用一口銅罩把這個妖孽給罩住,這傢伙還是在裡面亂打亂踢,破口大罵。所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宣宗可沒有他老爹有耐心,完全繼承了他爺爺朱棣和太爺爺朱元璋的殘忍。直接叫人在銅鼎周邊鋪上柴火,點火活烤朱高煦。朱高煦被活活考死在銅鼎內,直至將鼎燒融化後,屍骨無存。



這或許就是因果報應,朱棣手腳相殘,殺死了自己哥哥的後人,他的孫子又殺了他二兒子及其後人。而且都是死於火中,不同的是朱允炆是自焚而死,死的壯烈。他的兒子被活活烤死,死的窩囊無比。


謝金澎


明朝皇室有兩件違背倫常的事,一件就是朱棣奪了朱允炆的江山並逼死了親侄子,另一件就是明宣宗朱瞻基活烹了自己的親叔叔朱高煦!



朱高煦其人!

明成祖朱棣有三個嫡子,老大朱高熾、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在皇位的繼承權問題上,毫無懸念,肯是老大朱高熾今後繼承皇位。按理說朱高煦作為老二,就當個享清福的王爺就算了,然而皇權的吸引力是沒人能抵擋的,朱高煦也不例外,他私自招募兵士,想意圖造反,此事被朱棣知道後,就把朱高煦抓了起,後來由於朱高熾為朱高煦求情,朱棣才放過朱高煦,並把他打發到了山東做了個藩王!



幾年後,明成祖朱棣駕崩,明仁宗朱高熾繼位,由於朱高熾身體一直不好,繼位一年後就駕崩了,皇位由朱高熾的兒子也就是明宣宗朱瞻基繼承!


這時候,朱高煦再也按耐不住對皇權的渴望,於是,他也想效仿朱棣奪朱允炆江山,招兵買馬,跟朱瞻基幹了起來。然而朱瞻基卻不是好惹,他御駕親征,親自討伐朱高煦,結果朱高煦手下的兵將聽說皇帝親自率兵來了,立馬慫了,孤家寡人的朱高煦也就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面對叔叔朱高煦的造反,朱瞻基本想網開一面,留他一條性命,於是親自到大牢看朱高煦,哪知道朱高煦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面對朱瞻基的到來,他居然伸腳把朱瞻基拌倒在地,這讓朱瞻基氣憤不已,於是命人找來了一口大銅缸把朱高煦罩進去,並在銅缸邊上架起了柴火,活生生的把朱高煦悶死在了銅缸裡面!



“人心不足蛇吞象”,朱高煦放著好好的王爺不當,非要學他父親朱棣反侄子,然而他卻沒有朱棣那般的能耐,結果被侄子反殺,落的個悲慘的下場!


唐古看今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次子,初封高陽郡王,後隨父起兵靖難。此人“強力善騎射,摧鋒陷敵,從徵有功”。明成祖即位後,朝廷商議立儲,朱高煦被部分朝臣力挺,但最終立世子朱高熾為太子。朱高煦被封漢王,藩國雲南。他滿腹勞騷不就藩國,久留南京,多次陰謀取代太子,並“私造兵器,陰養死士,中傷東宮官屬,自比天策上將”,僭用乘輿器物。後被強令就藩安樂州,仍不思悔改,“異謀益急。”

明成祖與明仁宗(朱高熾)相繼亡故後,明宣宗朱瞻基繼位。朱高煦更加狂妄,於1426年8月公然發動武裝叛亂。明宣宗御駕親征,朱高煦兵敗投降,父子倆被廢為庶人並關押。明宣宗為警示群臣,將平叛事件寫成《東征記》。

一日,明宣宗心血來潮,探視獄中的庶人叔叔,被武藝高強的朱高煦出其不意一腳勾倒,體面盡失。明宣宗怒極,令人把他扣在三百斤重的銅缸裡。朱高煦力大無窮,竟挺身頂起大缸轉動。明宣宗令人在銅缸四面點燃木炭,“火熾銅鎔,廢人死,諸子並死。”

綜上所述,明宣宗初無殺心,只將其父子當反面教材關押。龍顏大怒處死朱高煦的原因,一是因被勾倒失顏面,二是因其過於強悍力能扛鼎,為絕後患而殺其父子。


2許雲輝




(劇照朱高煦)

什麼也擋不住一個人一心尋死,正可謂: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偏向入。

朱高煦,明成祖朱棣的兒子,在靖難之役立下過大功勞,這就是那個一心尋死的人。只是朱高煦死得太有特點了,直接被侄子明宣宗活活烤死在缸裡。

看起來侄子明宣宗有點過分,但把朱高煦做的事情仔細數來,竟發現,一切都是朱高煦咎由自取。

朱高煦三宗罪之一:截殺朱瞻基



朱高煦是朱棣的嫡子,只是出於“立長不立幼”的原則,大哥朱高熾成了當然的接班人。

靖難之役時,世子朱高熾在守城,而朱高煦和父親在外征戰。因為朱高煦非常勇猛,立下了不少功勞。有一次,朱高煦救了朱棣後,朱棣拍著兒子的背說道:“你多努力,你哥身體不好。”就這一句話,徹底喚醒了朱高煦的帝王夢,也讓他在後來走向了深淵。

朱棣打下天下後,經過各種考慮,還是選了朱高熾當太子,封朱高煦為漢王,封地雲南,朱高煦那是相當失望。後來的結果是,朱高煦嫌遠沒有去。不得已,朱棣就留朱高煦在南京了。之後,朱高煦開始行為放縱,目無王法,多次挑撥是非,陷害太子。但是,朱棣多精明啊,朱高煦做的一切,朱棣看得清清楚楚。

永樂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415年,朱棣再次給朱高煦封地“青州”,朱高煦還是不願意去。這時候,朱棣覺得這個兒子有“奪嫡之意”,開始多加防備。後來,朱高煦越來越過分,私自招兵3000人,又殺了兵馬指揮徐野驢,這把朱棣給氣得夠嗆。



(朱瞻基)

公元1416年,朱棣讓人把朱高煦打入了大牢獄。朱棣本來下決心要貶朱高煦為庶人,不過在太子朱高熾的苦苦哀求下,朱棣給了太子面子,並封朱高煦到樂安州,這是個山東的地方。

到達封地後,朱高煦心懷怨念,行為不端,朱高熾多次寫信勸阻。

當朱高熾上位後,朱高煦派了心腹到了京城,有點要要裡應外合的意思。朱高熾為了安全起見,把朱高煦調入了京城。說實話,朱高熾夠意思,又是賞金又是給銀,把兄弟照顧得好好的。

可惜,這麼貼心的明仁宗朱高熾,皇帝位上只呆了十個月,就一命嗚呼了。在朱高熾病入膏肓之際,朱高煦認為機會來了,派人伏擊前來京城的太子朱瞻基(太子當時在南京,朱高熾在北京城),結果,聰明的朱瞻基讓朱高煦落了個空。

朱高煦截殺太子朱瞻基,這是第一宗罪。

朱高煦三宗罪之二:起兵造反



朱高煦截殺朱瞻基未遂,朱瞻基登位成了明宣宗。這是個和父親一樣仁義,同時比父親硬朗的小夥,從小就深受朱棣喜歡。朱高熾能上位,和此子有關。

明宣宗對於朱高煦非常尊重,雖然這人對自己的父親並不友好,但怎麼說都是自己的叔叔。因此,明宣宗對朱高煦繼續給予厚待。

朱高煦一看,這侄子很“羊”啊,是個好欺負的主。於是,又提了很多國家建設意見。對於叔叔提的意見,明宣宗很重視,基本上都採用了。這樣一來,朱高煦更膨脹了,在他看來,他和明宣宗就是“朱棣和建文帝”的翻版。

公元1426年,朱高煦終於起兵造反了,還聯繫了英國公張輔,人家張輔不僅沒答應,還請示皇帝,要直接拿下朱高煦。這對朱高煦來說,非常失望。




(朱瞻基書畫作品)

為了快速平叛,明宣宗朱瞻基直接親征,本來要硬抗的朱高煦,軟了,因為他看見他的下屬們造反的決心並不大,只有王斌等人繼續支持。一個領袖的主意都不堅定,何況其他人呢?

有意思的是,沒等大面積開戰,朱高煦想通了自己不是朱棣,明宣宗也不是建文帝,投降得了。於是乎,在眾人還懵懵懂懂之間,朱高煦老先生投降了。

雖然投降了,但造反可是大罪,明宣宗朱瞻基快速利落地解決了王斌等人,朱高煦父子幾人被抓到了監獄裡。

造反,從來都是大罪,這是朱高煦的二宗罪。

朱高煦三宗罪之三:調戲皇帝



朱高煦被關到監獄了,如何處置時,朱瞻基猶豫了,不管如何,那是他叔啊!也許皇帝大多無情,不過,明宣宗和他爹明仁宗都是比較有情的。

明宣宗朱瞻基有天去監獄看叔叔,這是極好的挽回關係的機會。而朱高煦不僅沒把握住,而且還搞了個惡作劇,伸腿把朱瞻基絆倒了。這把明宣宗氣壞了,直接命人給朱高煦頭上罩個大缸。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朱高煦力量大,竟然把大缸抗起來,在監獄裡散步,囂張!

朱瞻基發狠了,命令人把缸用東西壓住,然後周邊放上柴火木炭,開始加火。不久後,朱高煦被活活燒死,成了烤雞了。

敢調戲皇帝,這是朱高煦的第三宗罪。



朱高煦,截殺太子,死罪;造反,更是死罪;調戲皇帝,也是死罪。如此之人,他不死誰死?一切都是咎由自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