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截至2019年6月15日,我國教育部公佈的全國高等學校共計有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學校2688所(含獨立學院266所),成人高等學校268所。在這麼多的高校當中,有小部分的高校通過改名來增加其知名度,但是也有一所是例外的。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該所高校在成立之初就“叫囂”,第一任校長在一次公開的演講中,就放出“豪言”:要在2019年,讓西湖大學的師資規模超過擁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學,成為中國之最。要在5年後,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清華大學、北大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要在15年後,在各項指標上和世界頂級高校加州理工大學媲美。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敢如此“大膽”的高校就是曾經轟動一時的——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等發起創辦,於2018年2月14日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舉辦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首任校長由施一公教授擔任。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學校按照“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辦學定位,致力於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育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努力為國家科教興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突出貢獻。西湖大學堅持發展有限學科的理念,緊緊圍繞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方向,注重學科交叉融合,力求在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原始創新方面有所突破。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西湖大學短期的辦學規模就是至2026年,在校學生達到5000人左右(其中研究生3000人, 本科生2000人);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含講席教授)約300人;研究人員、教學人員、技術支撐人員、行政服務人員約600人;博士後約900人。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曾經放出的“豪言”,如今西湖大學的夢想能實現麼?答案是有機會,且看以下幾點:

1.師資力量強大

西湖大學的前身,就是於2016年12月10日先期成立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中國第一所民辦高等研究院)。其創辦人有: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教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教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教授、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教授等科學家。同時西湖大學面向全球招聘領軍人才和青年科學家,目前已有來自13個國家的68位優秀科學家簽約加盟西湖大學。預計2021年教師規模到達到210人,到2026年達到300人。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2.與985大學聯合辦學

西湖大學目前只招收博士生,採用與其它大學聯合培養方式。截至目前,共4所頂尖985大學與西湖大學簽訂了合作關係,包括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以及最近剛開始合作的蘭州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3.專業設置

西湖大學前期優先建設醫學、理學、工學3個學科門類,規劃設置生物學、基礎醫學、生物醫學工程、藥學、物理學、數學、化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等13個一級學科,同時將根據社會發展需求,適度進行學科方向調整。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4.每年招生量少

西湖大學成立以來,目前只招收了三批學生共334人,第一批是19名博士生,第二批是120名博士生,第三批是195名博士生。每批博士生數量都不多,但要求特別高,需要經過多輪面試。但西湖大學的博士生補貼非常高,每月高達5000元。根據最新消息顯示:在今年3月,施一公曾說:計劃在202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本科生。

我國一所有名的新建民辦大學,立志5年趕超清華北大,只招博士生

目前西湖大學已有104位一流科學家簽約西湖大學作為博士生導師,334位博士生在讀。西湖大學未來的目標就是經過10-15年的發展,力爭部分學科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在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原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方面作出具有重大影響力的貢獻,成為一所設置合理、定位清晰、發展潛力強勁、社會聲譽良好的新型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部分資料來源西湖大學)

請轉載或複製黏貼的麻煩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