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兩重天!20只港股撐起主板近半成交 數百股卻“心跳停止”

冰火兩重天!20只港股撐起主板近半成交,數百股卻“心跳停止”,更有百億金融股日均成交僅2萬,監管在行動

11月26日,阿里巴巴將正式於港交所上市交易,若行使超額配售權的話,此次IPO集資額將高達1012億港元,並一舉奪得2019年全球新股集資和港股凍資雙冠王。不僅如此,阿里赴港上市,還有望使港交所新股集資額再次登頂全球。

然而,港股大公司光鮮的另一面,是眾多的小盤股淪為“棄兒”。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週五收盤,港股前20大活躍個股成交總額為243.8億港元,佔主板成交額47%。但同時,剔除停牌個股後,港股市場有多達365只個股全天零成交,21只個股自11月份來日均成交額低於5000港元,其中不少是殼股、老千股,嚴重影響香港股市聲譽。

此前證券時報記者曾報道過的港股市場的一個現象,雖然赴港上市公司數目不斷攀升,但大多數都是規模較小的項目,且上市後成交量普遍偏低。更有香港券商戲稱,10只IPO有9只“廢”(低成交或無成交)。

據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為了提升市場的整體流動性,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正聯手研究導致成交量相對偏低的各種原因,得出的一致看法是,香港部分股票缺乏成交量和流動性,與部分上市公司及保薦人有關。

20大活躍股撐起港股主板近半成交 卻有365股零成交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港股主板上市公司一共2077只,當日總成交額為519.4億港元,其中前20大活躍股總成交額243.8億港元,佔主板成交額47%,剩下2057只個股合計成交額僅為275.6億港元。

以下為前20大活躍個股成交額:

冰火两重天!20只港股撑起主板近半成交 数百股却“心跳停止”

硬幣的另一面,是越來越多的個股成交稀少,股價長期處於橫盤狀態,就像是被人遺忘的存在。K線走勢走出了“心跳停止”的即視感,每天換手率極低。其中甚至不乏大盤金融股,比如青島銀行,雖然“貴”為港股通標的,目前總市值高達296.86億港元,但其11月份日均成交額僅為2萬港元,月內日均換手率0.01%。

冰火两重天!20只港股撑起主板近半成交 数百股却“心跳停止”

類似的案例還有晉商銀行,週五的走勢是這樣的:

冰火两重天!20只港股撑起主板近半成交 数百股却“心跳停止”

晉商銀行於今年7月18日在港上市,股價在橫盤一段時間後就處於下行狀態,截至週五收盤,股價累計跌幅已達48.95%,總市值113.85億港元,11月份以來,日均成交額僅為5萬港元。

Wind數據顯示,若剔除停牌個股,週五港股市場一共有365只個股無成交,其中市值在1億港元以下的個股有54只,佔比15%;市值在1億-10億港元之間的個股有242只,佔比66%;而最小個股市值僅為2693萬港元。全天成交額在1000港元以下(含1000港元)的有25只;全天成交額100港元以下的有5只,其中時富投資全天成交額47港元,成交量480股。

以下為11月22日成交額≤1000港元的個股名單:

冰火两重天!20只港股撑起主板近半成交 数百股却“心跳停止”

如果將時間維度拉長,以11月成交額以及月均換手率計算,有21只個股日均成交額在5000港元以下,其中智易控股日均成交額310港元,日均換手率0.02%;在這21只個股中,市值最高的奧威控股(1370.HK),為28.95億港元,最低的為匯友生命科學,市值僅為3325萬港元。而日均成交額在5萬港元以下的高達463只,723只個股日均成交額在10萬港元以下。

11月份日均成交額在1萬港元以下的個股名單:

冰火两重天!20只港股撑起主板近半成交 数百股却“心跳停止”

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聯手“清殼”,提升市場流動性

雖說沒什麼交易量,也幾乎無人問津,但也不要小瞧了這些個股的價值,炒殼。

首先,殼股一般有幾個相似特徵,例如市值低,成交不活躍,業務結構簡單,股權集中度高,方便拉抬股價,但在公眾持股等方面勉強符合上市資格規定等。

其次,專門玩弄財技亦或是通過縮股、供股、並股、配股等融資方式損害小股東利益,讓人誤以為公司股價都已經跌無可跌,然後衝進去卻被套牢。

比如奧傳思維控股(8091.HK)為例,2017年1月9日至1月16日期間,公司股價累計跌幅97.64%,股價從最高9.8港元跌至最低價0.215港元。倘若覺得這個價格已經跌到位並買入,截至週五收盤,該股至今累計跌幅78%。

冰火两重天!20只港股撑起主板近半成交 数百股却“心跳停止”

殼股、老千股、停牌釘子戶可謂是港交所的一個“特產”,嚴重侵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大量低成交個股也嚴重影響港股流通性。

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兼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此前表示,香港雖然在首次公開招股集資及市值方面名列前茅,但流動性卻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截至2018年底,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額方面排名全球第8,其年度成交量相對市值的比率在主要交易所中僅排名第13位。

“在過去十年,首次公開招股市場的環境已經有所改變。去年接獲的上市申請接近400宗,較2012年多逾一倍。雖然上市的數目攀升,但規模都較小,有相當部分在上市時的持股量相對集中。”梁鳳儀表示。

有香港券商戲稱,10只 IPO有9只“廢”(低成交量)。上市只是為了圈錢,然後造殼,有些甚至在上市之前就找好下家。

據證券時報記者瞭解,為提升市場整體流動性,證監會正與聯交所聯手研究可能導致成交量相對偏低的各種原因。梁鳳儀指出,近年很多上市申請人,尤其是那些發行金額較小的申請人,在尋求上市時都欠缺令人信服的上市理由。上市成本往往與集資額不成正比,而且它們實際上並不需要新資金。這些公司當中有許多往往在首次公開招股後不久便轉手,或獲注入重大資產。這些情況不但成為趨勢,還伴隨著各種操縱活動,例如極端的價格波動,定價過高的收購及具高度攤薄效應的集資項目。

因此,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聯手“清殼”,打擊殼股。

今年7月26日,港交所發佈《有關借殼上市及其他殼股活動等諮詢總結》(簡稱“諮詢總結”),直指港股借殼上市盛行,投機炒殼行為已成為市場操控及內幕交易溫床,該新規已於10月1日正式生效。而在更早前的4月4日,香港證監會也發佈《證券保證金融資活動指引》(簡稱“活動指引”),收緊券商孖展融資,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券商為不合規殼買賣提供資金幫助的違規交易行為,該新規已於10月4日生效。

多項辣招之下,港股殼價遭遇嚴重打擊。中泰國際(香港)分析師Alvin向證券時報記者透露,現時香港主板殼價大約3.5億-4億港元,已較高峰期跌50%。而在2015年-2018年時,主板殼價一度高達7億-8億港元。

不僅如此,10月18日,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將於2020年1月1日起,正式收回之前授予上市部審批GEM(即創業板)上市申請的權力。

香港創業板因為低條件的入市門檻被不少公司利用,上市純粹為了得到了附帶的溢價以及殼本身的價值,而非發展本身業務,導致香港創業板發展多年成為殼股、老千股盛行的溫床,嚴重影響香港股市聲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