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世人均認為,《人生》是路遙的成名之作。其實不然,路遙這個筆名享譽中國文壇是因為作品

《驚心動魄的一幕》,這部作品在當時以特立獨行的寫作方式,艱難地取得文學界、評論界的認可,並奪得全國首屆優秀中篇小說獎。

《人生》卻是路遙第二屆獲此殊榮的作品。由於《人生》刊登發表後為廣大讀者喜愛,加之最後又被改編成電視劇,更是獲得觀眾的追捧,所以路遙是因《人生》這部作品在讀者與觀眾中一舉成名的,而路遙也因此作品被讀者推崇為“人生導師”。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人生》同名影視劇照

《人生》是一部分寫主角高加林人生起伏與抉擇的作品。高加林高中畢業便在鄉里教書,後被村書記的兒子頂替,被迫回家務農。此時,他卻意外收穫同村漂亮姑娘劉巧珍的示愛,造化弄人,在他準備與戀人巧珍重新開始新生活時,他又走了後門到城裡去當了記者。

期間他與高中同學、官二代的黃亞萍舊情復燃,拋棄了劉巧珍,故事再次反轉,他走後門上崗一事被人舉報,他也因此被退回高家村,此次折返,已是物是人非,巧珍已出嫁,他對自己的選擇悔不已。故事本應該到此結束,但是路遙卻在最後一章上標註:並非結局。似乎預示著還有《人生Ⅱ》!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高加林與劉巧珍/影視劇照

高加林回村之後的命運如何?劉巧珍是否會與馬栓離婚?這一個個的疑問牽動著讀者與眾觀的心,而他們也強烈希望路遙能夠繼續完成未完成的作品《人生Ⅱ》。可是路遙到底有沒有打算寫《人生Ⅱ》,這得從《人生》這部作品生產的始末說起。

路遙寫《人生》這部作品的構思早已有之,並在1980年前後嘗試動筆寫過,起初路遙構思的書名叫《高加林的故事》,幾次動筆嘗試均以失敗告終。鼓舞路遙再次執筆寫《人生》的是時任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總編輯的王維玲。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路遙

那是在北京的全國首屆優秀中篇小說獎頒獎大會上,王維玲因工作原因長期聯繫陝北的作家,他認識路遙,加之路遙也有作品獲獎,他便向路遙約稿,而王維玲也算是一個有名的編輯,路遙當時便應允下來。

因作《高加林的故事》在路遙的心中已構思多年,此次王維玲的約稿,路遙準備了一段時間, 1981年在陝北甘泉招待所里正式開始了《人生》的創作,此次創作十分順利,一氣呵成。厚夫的《路遙傳》這樣寫到: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高加林/影視劇照

高加林來了,劉巧珍來了,德順老漢來了,黃亞萍來了,小說中的人物一個一個前來報到,集合在路遙筆下,並按照自身的性格邏輯來愛與恨

路遙完稿了,但作品不叫《人生》,也不叫《高加林的故事》,而叫《生活的樂章》,期間也想過《你到底要什麼?》這個名字,經過幾次修改最終敲定作品名《人生》。隨後大家便知道了,《人生》一炮而紅,給路遙帶來了鮮花與紅地毯,被讀者譽為“人生導師”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路遙與好友海波

在此影響下,當時的報刊、雜誌也紛紛建議路遙快點進入《人生Ⅱ》的創作當中,《人生》的約稿人王維玲更是多次寫信催促路遙,但是路遙始終沒有動筆,據《路遙傳》披露,他沒有動筆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路遙已從《人生》創作的高潮中走出,再想走進去很難;

第二:他有他自己的本職工作需要完成,一時沒足夠的精力;

第三:《人生Ⅱ》創作難度很大,而且路遙自己覺得《人生》已經完結。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路遙

其實還有第四個原因他沒有明說,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中提到,他當時已準備寫一部更大規模的書,也就是後來的《平凡的世界》。

路遙很喜歡托馬斯·曼的一句說:也許他是好的也許他不好,但是他完成了,他只要完成了,那麼他便是好的。路遙在甘泉招待所的那二十多天裡,完成了十三萬字的《人生》,他在《早晨從中午開媽》中披露,創作中的自己進入瘋狂狀態,身體都發生潰爛,所以他覺得《人生》是他懷胎十月,一朝分娩後完整的“孩子”,無需再給它“生”個兄弟

揭露路遙創作《人生》的始末,並非結局,卻為何沒有《人生Ⅱ》?

平凡的世界影視劇海報

路遙在完成《人生》這部作品之後,他打算冬天陝北老家看看,去幹什麼,他自己說不清楚。但是在《早晨從中午開始》當中,他說他去了故鄉的毛烏素大沙漠,在那裡,他決定去寫《平凡的世界》,所以《人生》已成為歷史被他翻篇了,高加林的人生也終結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阿珂伴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