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何濫用“盟友”這個詞彙?方便華盛頓送槍送炮和大量資金

美國為何濫用“盟友”這個詞彙?方便華盛頓送槍送炮和大量資金

如今很少有像“盟友”這樣被濫用的詞彙了。我們確信,烏克蘭是美國的盟友。庫爾德人也被認為是美國的盟友。當然,以色列總是被稱為美國最偉大的盟友之一。

然而,這個稱號有一些特別之處。根據《韋氏詞典》的說法,“盟友”是“通過條約或聯盟與另一個國家聯繫的國家”。《劍橋詞典》的解釋與此非常相似:同盟國是指“一個國家正式同意向另一個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特別是在戰爭期間。”“你明白了。盟友是一個國家受條約約束來幫助你,反之亦然。盟國之間有相互幫助的義務。

然而,沒有任何條約規定美國有義務向烏克蘭、以色列或庫爾德人提供援助。先看烏克蘭。最近幾周,美國政界人士、記者、政策制定者和專家一再向保證,烏克蘭是美國的盟友。本週早些時候,加利福尼亞州民主黨眾議員亞當•希夫在啟動特朗普彈劾調查聽證會時宣佈,“2014年,俄羅斯入侵了美國的盟友烏克蘭,目的是扭轉烏克蘭對西方的擁抱。”早些時候,俄亥俄州民主黨參議員謝羅德布朗宣佈,“特朗普顯然阻止了國會通過的3億美元撥款,這筆錢將用於支持我們的盟友烏克蘭,以抗擊俄羅斯的侵略。”在描述彈劾聽證會的第一天時,英國《衛報》的一篇社論指出,“兩名美國高級外交官……解釋了美國對其盟友烏克蘭的常規政策是如何在2019年與一個‘非常規渠道’糾纏在一起的。”福克斯新聞的法律分析人士納波利塔諾說:“我們從那些文字記錄中得知,特朗普威脅要停止向我們的盟友烏克蘭提供3.91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和財政援助,直到烏克蘭政府幫了他一個忙。烏克蘭正在和俄羅斯打一場血腥的戰爭。”

當然,這樣的例子很容易被複制。沒有人能解釋烏克蘭是何時成為美國盟友的,以及這種美烏聯盟究竟意味著什麼。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它只是北約和平夥伴計劃的成員。但是,俄羅斯和塞爾維亞也一樣,而且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得到“美國盟友”的稱號。可以肯定的是,布什政府確實試圖讓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然而,其他北約成員國卻猶豫不決,最終,在2008年布加勒斯特峰會上,北約只是含糊地承諾最終烏克蘭加入北約。因此,烏克蘭不是北約成員國;因此,其第5條“攻擊一個國家就是攻擊所有國家”的規定並不適用。

也不存在任何雙邊軍事條約來約束烏克蘭和美國,或者烏克蘭和任何人。當然,如果要簽署這樣一項條約,美國參議院就必須在這個問題上有發言權。必須進行一場全國性的辯論,必須讓公眾相信,在與俄羅斯可能發生的衝突中採取軍事手段是明智的。基輔方面已經單方面將俄羅斯列為侵略者。在與烏克蘭結盟是否明智的全國性辯論中,還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據說烏克蘭是地球上最腐敗的地方之一。美國如何才能保證,向烏克蘭政府提供的任何軍事援助不會進入黑市?

讓我們來看看庫爾德人,他們也總是被媒體稱讚為美國的盟友。沒有一個民族國家包含庫爾德人;因此,很明顯,美國和任何現存的庫爾德政權之間不可能有正式的軍事聯盟。庫爾德人是一個民族群體,屬於那些不認為自己是庫爾德人的國家。與庫爾德人的任何正式軍事聯盟,都將侵犯庫爾德人居住的國家的主權,因此也將違反國際法。此外,庫爾德人被可靠地指控在敘利亞對阿拉伯人和亞述人進行種族清洗運動——利用美國提供給他們的軍事援助——目的是在其他國家建立純粹的庫爾德民族國家。伊拉克的庫爾德人也是如此。與庫爾德人的任何正式軍事聯盟,都會將美國拖入某種形式的種族清洗衝突中。

不用說,對盟友的這種熱烈討論,並不是專家和政策制定者口誤的結果。“盟友”一詞試圖說服公眾,在向可能成為“盟友”的國家提供軍事援助或提供軍事訓練時,美國是在履行法律義務。政策制定者和專家們認為,即使沒有法律義務,也有道德義務。畢竟,他們是我們的盟友;幫助有需要的朋友是正確的事情。這樣做的結果是縮短了形成正式聯盟的過程。聯盟需要一個雙邊條約;雙邊條約需要簽署和批准;簽署和批准需要公開辯論;公開辯論需要闡明捲入危險衝突的理由,在這些衝突中,美國沒有明顯的利益受到威脅。

因此,最好假裝已經進行了一場公開辯論,已經簽署並批准了一項條約,現在所需要的只是運送槍支、導彈,當然還有大量的資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