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与高剑父、高奇峰并称”“岭南三杰”。陈树人的艺术风格超然于传统的束缚,更加重视现实对象的写生。陈树人曾对高剑父说:“子为其奇,我为其正,奇峰先生则执中。”就把他们三人不同的风格谈清楚了。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1884年2月9日—1948年10月4日),号葭外渔子、二山山樵、得安老人。广东政治活动家、在政治方面,曾受孙中山委任为中华革命党美洲加拿大总支部部长,回国后历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部长、广东省政务厅长、侨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等要职。

出版有《陈树人画集》、《陈树人近作》、《陈树人中国画选集》,诗集有《寒绿呤草》 、《自然美讴歌集》、《战尘集》、《专爱集》和《春光堂诗集》等。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出生于番禺明经乡。自幼喜爱美术,师从著名画家居廉。1905年,陈树人与陈少白等人在香港会见孙中山,加入中国同盟会。1925年广州成立国民政府,他首任秘书长,后两度代理广东省省长。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在广州番禺,他十六岁学画于居廉,结识高剑父、高奇峰兄弟。虽是后学,却有幸成为十香园的关门弟子。居廉收徒不多,作画时必令其徒环立,画完后即授徒钩其稿。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钩稿是习画的入门之法,陈树人很快就掌握了这门技法,不到一年,又可以熟练地随钩随临、脱稿作画,尤其是“花卉翎毛”之类的作品为居廉大加赞赏。陈树人深得老师的钟爱,以至于居廉后来将侄孙女(居巢孙女)居若文许配给他。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早在17岁,陈树人在香港主编《广东日报》,《有所谓报》时,就与高剑父、潘达微、何剑上诸人纵横捭阖,畅谈天下时事。从那时起,陈树人已渐萌革命思想,信仰孙中山的主张。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1905年,孙中山从欧美转赴日本组织同盟会,途经香港,不能登岸,陈树人闻汛,毫不犹豫地与友人相约登船会见孙中山,并当场加入了同盟会,成为参加同盟会的第九人。而事实上,同盟会当时并未歃血为盟、正式成立,陈树人对孙中山的拥戴,追随的决心、胆气由此可见一斑。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岭南三杰中,陈树人和二高明显的区别有三点:一是在早期的革命生涯中,岭南三杰中的二高是抓枪杆的,而陈树人是抓笔杆的,是文采斐然的诗人,先后出版了诗集《寒绿吟草》、《自然美讴歌集》、《战尘集》、《专爱集》、《春光堂诗集》五种,也写些新诗和译英文诗;二是在辛亥革命后,二高功成身退,埋头作画,而陈树人则一直当官,是个在朝的画家;第三,高剑父桃李满天下,高奇峰也有足以光大师门的弟子,只有陈树人“但开风气不为师”,不收弟子。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因为写诗,并且诗意盎然,所以画意总关诗情。“水痕秋落蟹螯肥”、“肥了樱桃,绿了芭蕉”、“淡黄杨柳舞春风”、“细雨骑驴人剑门”、“蛾眉山月半轮秋”等等,未闻曲调先有情,画题即别有洞天,令人浮想联翩。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绘画上的成就,一是在扎实的传统功夫上,通过融汇中外技法,实现构图、线条、色彩等方面的创新。他对画面空间十分重视,往往让空间有回旋的余地,虚实相生,使人遐想,就像诗歌,口角生香是必要的,兰心蕙质的底蕴则更不可少。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例如作于l928年夏的《跃鲤》,画面上半部是一条跳跃着的鲤鱼,下半部则是水和草,各占画面二分之一、三分之一。《桃花待雨浓》情况也是如此。二是在用色方面,陈树人善于敷彩。他画红棉,用深朱反映其英雄伟大。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他尤其善于用绿色画竹子、芦苇、杨柳、梧桐,浓淡相宜,清秀明丽,色彩中孕育着喷薄欲出的生命。人们常说:“陈树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不是溢美之词。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先生工诗善画,尤长花鸟、山水画。1931年创作的《岭南春色》、《木棉图》,寓壮硕于雄丽,获得了比利时万国博览会的最优等奖。陈树人先生长住江南,爱画春雨、杏花、杨柳,展现出春意盎然的境界。1936年创作的《雨后》,有雨过天晴的清新气氛。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他的山水画《鼎湖飞瀑》、《柳浪闻莺》,都有景秀华润的特色,线条圆润,轻巧而疏朗。后期深入蜀地,绘有《峨眉云海》、《夔门秋色》等作品,画风偏于雄劲峭削,笔墨浓重粗犷。毕生作画达千幅以上,追求恬淡隽秀的情趣,熔诗、书、画于一炉。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直当官,虽然亦官亦画并不矛盾,但是陈树人确实没有在官场飞黄腾达的企图。1927年,他曾辞去各项职务以后长时间流连于山水、诗画,不问政治。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陈树人住在重庆山区的茅屋里,无论工作多忙,他仍然每天清晨五时多便起床作画,首先练线条,练笔墨,星期天练写生。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抗战胜利后,身负闲职的他索性回广州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与高剑父以振兴中华艺术的大任共勉,后来又与赵少昂、关山月、黎葛民、杨善深等弟子晚辈组成“今社”,并举行画展,孜孜不倦地进行新国画艺术的探索和开拓。

蔡元培评价他说:“陈树人先生,纯粹美术家,而具优美个性者也。”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陈树人|在朝画家,但开风气不为师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