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低头,开放加盟的周黑鸭真的准备好了?

2019年注定会在周黑鸭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月7日,周黑鸭的股价跌至上市以来最低点3.18港元,市值较发行价来说近乎腰斩。

3月1日,做空机构Emerson Analytics发布《周黑鸭的黑暗面》做空报告,指出周黑鸭有虚报销售数据的情况。

5月,周黑鸭发布管理层变动公告,其生产运营首席官程容然、市场开发中心总监周帆先生成为公司新晋高级管理层人员。8月27日晚,周黑鸭发布行政总裁变动公告,任命张宇晨为行政总裁。

11月18日,周黑鸭正式宣布启动特许经营,将商业模式升级为直营+特许经营。受此影响,11月19日,周黑鸭盘中大涨20%,创下2018年9月以来新高。

无论是经营,管理层,还是从股市表现,周黑鸭都在积极转变。但市场会给它足够的时间吗?

01

直营承压,特许经营上位

张宇晨表示,“改变自我,这是周黑鸭很好的DNA。直营和特许经营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经营模式。”

向市场低头,开放加盟的周黑鸭真的准备好了?

实际上,周黑鸭也曾做过一段时间段的加盟模式。早在2004年,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就曾尝试过加盟,收了20多万加盟费,然而部分加盟商为了赚钱掺用了变质的酱料,消费者把这笔账算到了周黑鸭头上。于是周富裕不得不多花30万把加盟店收回来。自此他拒绝了加盟模式,采用绝对的直营模式。

直营模式虽然有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使品牌影响力最大化等优势,但其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重资产模式,投入资本大、成本高、调度速度慢等。

在人工、租金不断上涨的背景下,直营模式对资金要求越来越大,周黑鸭靠直营模式扩张规模、提升利润的路也走到天花板。三年间净利率腰斩,从2016年的25.41%下滑到2018年的16.82%。

而其竞争对手绝味和煌上煌均采用”直营+加盟“的轻资产模式,规模迅速扩大。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绝味的门店数量达10598家,并在近年来始终保持每年1000家左右的开店速度。煌上煌也在2019年上半年新增门店436家,预计到2019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4000家左右。而周黑鸭上半年门店总数仅为1255家。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卤制品行业进入门槛很低,产品模仿能力很强,且具有即时性、冲动性和高频次等特点,只有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才能将更多的消费者拦截在竞争对手的门外。

为此,周黑鸭不得不开放加盟,特许经营成了周富裕最后的倔强。

“周黑鸭目前在全国只有1200多家店,这一密度其实很低,在公司未来5年的规划中,特许经营将超过自营门店。”张宇晨认为。

周黑鸭官网在特许经营一栏下面也提出“四轻”方向:轻投入、轻管理、轻模式、轻运营。

02

成长之殇,产能不足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有了门店,产能跟上才是关键。

实际上,产能一直是周黑鸭扩张难题。随着特许加盟的展开,这一矛盾更加凸显。

周黑鸭采用的是”集中生产+全国配送“中央工厂模式,这导致配送距离过长,配送时间较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与其高端定位不匹配。

虽然周黑鸭也在解决这一问题,但目前加上今年上半年刚刚投产的东莞工厂,周黑鸭目前能用的也只有3个工厂,另有两个尚处于在建状态。

反观其竞争对手则采用”多基地生产+当地配送“的供应链体系,可实现及时向各个地区的门店送货。目前,绝味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0多个生产基地,煌上煌在全国也有六大生产基地。

虽说周黑鸭在加快扩大产能,但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目前来看,绝味和煌上煌也都在不断扩大产能。今年3月份,绝味就曾发布公告称,拟发债募集资金10亿元新增产能,新增产能在5万吨左右。

等到周黑鸭的五大厂全部投产,绝味、煌上煌等可能早已铺设了更密集的门店网络,到时的竞争只会比现在更激烈。

向市场低头,开放加盟的周黑鸭真的准备好了?

03

真的准备好了?

一直以来,周黑鸭不开放加盟的原因便是产品质量不好把控。而此次开放加盟让人不禁想:周黑鸭真的准备好了?

作为食品类公司,食品安全的标准化是绕不过去的门槛。无论是绝味还是周黑鸭,其招股书都将“食品安全风险”列为公司第一风险要素。

过去即便是没有开放加盟的周黑鸭也曾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早在2017年,周黑鸭就因为食品卫生问题屡上质量“黑榜”,被有关部门点名批评。在各大网络投诉平台上,关于周黑鸭的投诉也不在少数,食品中吃出异物、发霉变质的问题屡见不鲜。今年3月15日,有市民投诉称,在江西一家周黑鸭门店购买到了过期食品,当天在吃过周黑鸭之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

对于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周黑鸭也承认内部管理的缺位,并责令管理层深刻反思,改善管理制度,但整改之后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屡禁不止,我们不禁要对企业的诚信打上一个问号。

虽然周黑鸭在今年已经进行了管理层的更替,但食品安全能否妥善解决仍是问题。国泰君安投行部一位保荐代表人曾表示,由于鸭脖企业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单品的质量问题就足以毁掉一个企业,甚至会波及到整个行业。

此外,开放加盟还面临另一个问题——山寨店,早在2016年1月,周黑鸭调查的情况显示,全国范围内的山寨店“周黑鸭”高达941家,约是周黑鸭自身直营店数量的1.4倍,尚未进驻的省市成为了山寨店的重灾区。如今,周黑鸭开放加盟,山寨店更不可避免,不知周黑鸭是否做好打假准备?

事实上,除了产品质量外,产品的口味也不好把握,拿绝味来说,在北京一个区的不同门店,味道也存在差异,这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虽然说特许经营不是一个新的商业模式,对于周黑鸭这个以直营为代表的公司来说,新经营模式的加入或许将给周黑鸭注入新的动力。但新的模式意味着新的考验,特许经营存在的一些问题还需要其深入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