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福门开——泸溪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向民贵 王必早 张建辉

11月21日,笔者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武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武水花园,但见一幢幢高耸的楼房整齐美观,一条条宽敞的道路四通八达。

搬出穷窝福门开——泸溪县易地扶贫搬迁纪实

泸溪县武溪镇上堡集中安置区

在扶贫路上,泸溪县委、县政府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组合拳”,在全省2018年度易地扶贫搬迁综合考核中,名列县市区前茅。

搬得出:从“不愿搬”变“乐意搬”

“我老家高大坪村,是有名的贫困村,交通不便,温饱难解。我做梦也想不到,如今能住进漂亮的新房。”年过半百的贫困户杨德宣说。

为确保大山里的贫困群众脱贫,该县按照“因地制宜规划、尊重群众意愿、灵活选择地点、实行梯度安置”的思路,把易地搬迁与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深度融合,编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确立了以武溪镇、浦市镇为集中安置点选址。

县里成立领导小组和指挥部,把易地扶贫搬迁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实施领导推动、部门联动和监管考核机制,按月调度、按季考核,确保工程稳步推进。

截至目前,该县共整合资金4.02亿元,全面完成“十三五”省定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县易地搬迁贫困户1702户6620人已全部入住。

稳得住:从“泥腿子”变“车间工”

“哒哒哒……”11月20日,湘西富丽民族服装公司扶贫车间里,缝纫机声响个不停,90余名妇女正在操作着缝纫机。该公司2017年入驻县工业园,有工人110人,2018年投资150万元新建了“扶贫车间”,吸纳易地搬迁群众42人就近就业。32岁的易地扶贫搬迁户徐富燕说:“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月薪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里,很幸福。”

至今全县共建有“扶贫车间”8个,700多名搬迁贫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并免费开展技能培训1800人次。

“有产业保障,才能长效脱贫。我县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方式,通过与企业联姻,把‘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采取‘龙头企业+搬迁户+扶贫’模式,让搬迁户在家门口就好业、能脱贫、不返贫。”该县发改局局长张峰介绍。

奔小康:从“山里人”变“城里人”

“跟党走迎来温馨小康,迁新居告别穷乡僻壤,苗岭搬迁住新居,千张笑脸添异彩”,浦市镇中安置区里的对联,宣示着大家搬迁后的喜悦之情。

同时,该县推行“1+N”模式,即在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建学校、卫生室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便群众就医、就学,让贫困群众搬得放心、住得舒心。

2018年,该县在浦市镇印家桥社区集中安置区成立管委会,设立为民服务中心,还建有图书角、警务区等,保障群众安居乐业。投资4500万元,在武溪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建了武溪二小,提供学位2000个,让搬迁群众子女就近入学;投资1.1亿元的芙蓉学校,正在加速建设中,可望明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新湖南客户端读者热线:0731-84326002。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