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如果在你面前有两位喜欢你的异性让你做选择,一位三观跟你差不多、一位三观跟你有不小的差别,你会怎么选呢?

可别说只有小孩才做选择,成年人都是全要。

你一定要认真的问问自己,三观相同的人就一定好么,三观不同的人就一定相处不下去么?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可能当你看到我提出的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会觉得这个人真的是太闲了,这样的事情还要去做一些思考,是赚钱没意思、游戏不好玩,还是小说不好看?

这些都挺好的。只是一些脏活累活和没意思的活总要有人去做,不是么。

当然,我知道不少朋友会选择和三观差不多的人在一起,他们选择的理由,大概都在下面这个故事里:

“老师,你说爱和相处哪个重要呢,我现在都快被男朋友逼疯了,真的不知道要不要继续。”

“朋友你提出这样的疑问,是在你们的相处中遇到问题了么,能具体跟我说说么。”

“我们是玩游戏认识的。虽然一开始是抱着玩的心态网恋,但毕竟是一个地方的,现实里接触了一段时间觉得对方还不错,也就在一起了。”

她调整了一下坐姿,继续道,“我现在已经24岁了,选择男朋友肯定不是只看颜或者有没有钱,所以那时候也是觉得能跟他相处、能比较长时间的在一起、他也确实比较符合我的胃口才确定的。不过现在过去一年多了,我突然有点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因为现在我们越来越聊不到一起、越来越没有当初他宠我的感觉,而且现在接触多了,突然发现我们在很多方面看法真的不一样。像前天,我给了他发张照片,然后说我眼光是不是很好,选的衣服这么适合我。他隔了一会儿回我说,衣服不错,但是你骨架太小了,撑不起来,不好看。他不知道现在大家都是瘦为美么?我天天去健身、去塑形,居然给我来一句骨架太小?哪儿像之前,一直都夸我漂亮。还有一起吃饭,我点的菜多了,他又说嫌弃我只吃一两口,又没让他付钱,张口闭口就跟刀一样,不是埋怨就是批评,让他好好说话呢,人家说自己没有指责,就是说说自己的看法,那语气是说看法么?一想到未来要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就感觉头疼,实在是不想继续了。”

“嗯,好的。我看你提到觉得他能和你长时间的在一起,这是你对于自己婚姻的一个标准么。”

“是的,我现在24岁了,对于对象的选择还是比较慎重的,不想再结一次婚了。”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你会因为什么而结婚呢

这真是一个俗套的问题不是么,我想你能很轻易的给我很多答案,比如爱情、安全感、相处不累、感觉有未来、对我很好、靠得住等;当然,也会出现一些稍微俗套一点的答案,比如有钱、外形好、家里有势力等。

多数朋友会在前一类里选择一部分,再在后面这一类里选择一小部分,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出判断,而基于判断做出选择——我选择和你结婚。

于是我们带着鞭炮声与亲友的祝福和另一半携手进入了婚姻的殿堂。我能想象出曾经你进入婚姻或另外一部分朋友在未来走过红毯时,脸上薄薄的红晕与眼中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之前的三部分构成了我们的判断,判断又给我们做出选择并贯彻的选择的动力,但这只是表面上这么看。

我们常说,当你眼中有什么的时候,就代表你期待收获什么、拥有什么、获得什么。仪式上新人的双眼代表了他们对婚后幸福的期待、仪式前男方的求婚,代表了他期待和女孩展开一段婚姻,而当女孩接受的时候,她在男孩身上看到了自己期待婚姻有了实现的可能。于是,基于对自己期待的期待两个人进入了婚姻

最终女孩期待的和男孩的未必一样

。就好像大多数男孩希望获得体贴与理解、大多数女孩期望获得好的感受与安全感。而最终也是因为我们从对方身上看到了实现这些有可能,才让我们有动力选择和对方结婚。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为了让自己达到目的你会怎么做呢

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对对方的喜欢和爱是没有目的性的,是单纯的为对方付出、是单纯的希望对方能够好起来。

目的确实是存在的,我们希望对方好起来,所以我们努力,但我们不求回报,那么我们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内在诉求。

当我们对婚姻的诉求是体贴、理解、好的感受与安全感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些表现在我们的择偶观上

当然,这些深层次的需求并不会直接表现出来,就像女孩比较强调对我好、有责任心,是因为这些因素存在的话,大概率的这个男孩会考虑她的感受,带给她安全感;男孩会比较强调懂我、理解的时候,也是因为在我们的理解里,这些因素会带来自己不用摘掉自己的面具,女孩就能看穿他的伪装,让他有动力能面对生活中的波涛汹涌。

或者直白一点,我们的择偶观是潜意识里为了保证我们的婚姻能够幸福、长久而存在的第一道保障

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我们为自己编织的内在逻辑,那就是

不符合我们标准的,“我们跟他肯定没有未来”,符合标准的我们会认为“这就是对的人”,然后有相当大的动力去和对方有一些深入接触

而实际上这个内在逻辑也是服务于“我想获得我期待的婚姻生活”这一目标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标准是怎么产生的呢

觉得符合标准的人,我们就会认为跟他有未来、对未来也有了安全感。但这里的标准又是基于什么产生的呢?

在上面已经提到了一个因素,那就是“为了获得我们期待的婚姻生活”。

我们对自己是有认识的,虽然有时候我们觉得并不了解自己。而基于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

1、我脾气这么不好,如果跟一个脾气再不好的过下去,那还得了;

2、我平时不喜欢操心,过惯了自由生活,得找个能操持家务的;

3、我存不了钱,得找个能赚钱、会存钱的。

这样一部分基于“自己是什么,需要什么来弥补”这样朴素观念的标准就诞生了。

当然,还有另外两部分,一部分是建立在不那么客观的经验之上:

1、我和水瓶谈恋爱,那家伙真的要把我折磨疯了,以后再也不找这样的了;

2、我们都在一起三个月了,他还天天玩游戏,果然玩游戏的都是渣;

3、大学时候找的那个某某地的男友,真是把我折腾惨了,以后遇见那个地方的一定要回避回避回避。

再有一部分是建立在“听说”之上,比如:

1、我今天看了篇文章,文章写的让我挺有共鸣的,然后我认同了文章的观点;

2、爸妈肯定是操心我的,所以他们说不能嫁到外地,那我就听话;

3、你看,你弟弟被女朋友伤的多惨,你以后一定要找个不那么强势的。

第一部分是为了保证“对方能跟我契合、相处不那么累”;第二部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再遭遇过去的不良经历”;第三部分是我们“觉得对”、“觉得可能”,所以也化作标准去避免遭遇。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保证期待能变成现实。只是这些真的可以么?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并不只是符合期待

从表面上来看我们为自己订立规则、为自己找一个“符合标准才是对的人”这样的目的,确实是为了确保内心里自己期待的婚姻能够变成现实。

但人的复杂程度有时候真的很让人惊讶,因为在这个期待的背后也还有一些东西存在。

在这里我们就不把电影电视、原生家庭、个人经历对自己的影响,导致自己产生某些期待展开来讲了,我想很多朋友都能够理解,在这里我们探讨一些新的东西。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住在山洞的,接着有了草房,然后有了泥土与砖瓦,再到现在有了钢筋混凝土,一路走来我们不断的在改变周围的环境,意图使环境更宜居。这种行为是基于生存本能,因为我们自身在大自然面前是很脆弱的,所以需要通过改变环境来将自己保护起来,确保生存。

我们对自己婚姻的期待,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控制与改变希望通过控制另一半具体的样子,来改变未来婚姻的状态,一方面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一方面使婚姻变得适合自己

最初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接着虽然有了泥土砖瓦也还是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威胁,但现在这种对于生存的威胁已经变小了,可从那时候演化出来的

“适应不了环境(在远古时候是正常的),想要改变环境让环境适应自己”的生存模式被延续了下来,并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去追求想要的生活,无论是否现实、追求喜欢的人,无论是否真心、追求想要的工作,无论自己能否做到。

所以很多人的婚姻,并不是建立在我喜欢你本人这个事实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我在你身上看到了“我期待的婚后生活能变成现实”的可能

但也就像刚说的,这种模式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才想要去控制和改变。它的稍微深层次一点是“我改变不了、不会改变,所以改变环境,让环境适应我”,就像,你符合我的期待和标准了,我的婚姻就有保证了,我就不用改变了。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这一点在两个人在一起和婚后也会有所表现,就好比案例中的朋友以及一些婚后的朋友,在两个人的幸福越来越淡之后,会觉得自己的另一半越来越不符合自己的期待、自己的习惯、自己的观念。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千差万别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是,在每个人自己的世界里,我所有的一切都必须是符合我的期待、标准、要求和习惯的。所以,你也会看到,当某个朋友提出自己的看法,就也会伴随着用来支持“自己是对的”的理论、道理和证据。

这样的朋友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结婚后要兼顾两个人诉求的婚后生活

这时候为了保证婚姻能够如自己所想的发展,我们与另一半就从本应是合作过好婚姻生活的伙伴关系,转变成“你需要服从我、顺从我,来让我的期待得以实现、能继续生存在自己舒适区的”控制与被控制的敌对关系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婚姻里总是充斥着指责、争论、辩解、解释与对错的原因。我们用保持自己是对的,来确立自己是控制者的身份。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卖惨、强调自己付出的手段,来让自己站在道德的悬崖边,威胁对方、要对方服从。

因为在之前达到与环境的互相适应非常难,所以我们必须改变环境,可现在环境能改变的基本都差不多了,我们不再去对准环境,而是想尽办法去改变他人,以此来保证自己始终活在舒适区里,保证自己的舒适区始终是对自己有利、被自己掌控的。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符合期待是否能带来快乐呢

符合期待当然能带来快乐,这不仅是因为我们会产生一种得偿夙愿的感觉,更会因为对方符合我们的期待了,潜意识里“满足期待未来就有保证”的念头出来作祟,让我们对未来的焦虑减少,从而有了安全感,更加放松。

很多朋友在婚姻处于稳定期的时候,觉得婚姻不会出现问题,也就疏于对婚姻本身的经营和对对方的关注,以及自身的提高,从而导致了未来出现“意料之外”的状况。

是我们模糊了界限,将自己的舒适区无限扩大带来的。毕竟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自己是绝对正确的、是能控制所有的、是不会出意外的,所以也就不用去操心。

只是这时候的快乐,我个人觉得距离真正的快乐还有一段距离,就好比一开始案例中的女性,她期待另一半能够符合自己的标准、能够按照自己期待的方式对待自己,不符合自己就接受不了。这变相的说明了,她缺乏适应性,不能去适应对方、看不到他人在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关心、不能从不同形式的关心中感受到爱

而其实,这也还是因为她只想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里。舒适区里的她是绝对正确的,规则是由她制定的,所以不符合她的要求就是对方做错、没有符合自己的期待,就是对方不关心她不爱她。

说到底,找一个三观相合的、比较契合自己择偶要求的另一半,只是因为我们自己没能力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去尝试看到对方的世界、尝试从不同角度看到这个世界多彩的样子、尝试和对方经营婚姻,只得尽可能的保证对方符合自己的标准,从而降低对方在我们舒适区作妖的可能。而基于此收获的快乐,更多的是一种在自己舒适区里和另一个自己的自娱自乐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我们的另一半,这时候就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一个与每个人一样的普通人,而是变成单凭自己收获不了想要婚姻,又十分想要时的解决办法、自己不想改变和面对时,寻找的对自己欠缺的补充,或者由他完成改变,然后自己可以不用改变的,自己的替代品。

心理学上常说我们遇到的人大都是我们自己的镜子,它不仅指我们会选择性看到对方身上的一些东西,从而忽略另一部分、我们对对方有投射,也代表了如果镜子中的人改变了,那自己也就改变了的含义。当然,这种改变是虚假的。就好比,当所有人都在夸赞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会因此觉得自己很不错、觉得自己不用再做更多的能力让自己提高和变好。

现实中,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区里的时候,不就正在进行着这种自我麻痹么?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这种追求如果是建立在外界和他人适应我们,我们不做任何改变和适应的话,那是不长久、不真实、不稳定的

当我们不再拘泥于观念是否相合、是否符合标准、不再因为对方没有说出自己期待的答案而难受,而是突然意识到“原来还能这么理解”、“原来还有这样的意思”,那我们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就不再是谁服从谁的敌对关系、对错关系,而是我们看到一面、对方看到一面,两种综合在一起才是相对真实的合作关系,在这种关系与相处中我们收获的快乐不再是舒适区的自娱自乐,而是双方都感到被理解的舒适、收获关于世界另一面的充实、还有保持界限,不用担心对方能否满足自身期待的踏实

这样算起来就不再是双倍的快乐,而是三倍甚至多倍的快乐了。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不过,实现这种状态也确实存在一些前提条件,那就是双方至少能够有:

1、一定的适应性,能不用压抑自己,也可以一定程度的适应对方;

2、有能力一定程度的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拘泥于对错,和外界找到共赢点,形成合作关系;

3、能够一定程度的在精神、经济、物质、情感等方面自给自足;

4、能够将新东西、新想法、新念头当作是新的视角,以接纳的态度面对这些,而不是将它们对自己的攻击,并愿意尊重和尝试;

5、从改变世界和他人的模式中走出来,不断提高自己,并根据自己的进步不断打破和重建属于自己的世界。

看起来这些标准略微有一些严苛不是么,感情点点头就能在一起,为什么要搞这么复杂呢。

那种点头的感情、那种借助他人成长来让自己不用成长的感情,与借助他人来给自己做情感、人生扶贫有什么区别呢。

只有独立的人和独立的人在一起,才是锦上添花、才能收获多倍快乐呀。

心理学丨和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才更容易获得双倍的快乐

当然,就像我一直强调的,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想要生活的权利,当我们觉得自己个人能力不足,难以应对未来出现的种种、难以驾驭好另一半时,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择偶标准里加上相对成熟、对我们好。

但至少两个人真正在一起之后,请不要因为在一起了而停止成长。毕竟,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走起来不仅磕磕绊绊,还走不了多远,你觉得呢?

感谢你的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