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她们喝彩!这两名女院士分别获得新荣誉

为她们喝彩!这两名女院士分别获得新荣誉

8位年逾八旬的老院士18日被中国古生物学会授予终身成就荣誉,他们被学界视为中国古生物学的杰出代表。

当天,第一届亚洲古生物学大会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召开。开幕式上,中国古生物学会向张弥曼、汪品先、殷鸿福、周志炎、吴新智、郑守仪、陈旭、邱占祥8位院士授予终身成就荣誉。

为她们喝彩!这两名女院士分别获得新荣誉

张弥曼

古生物学是地质学的一门“小学科”,但是它在探秘地球漫长演变历史和追索生命起源演化方面,是一门不可或缺的“大学科”。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树深说,近年来,中国古生物学工作者在生命起源与早期演化、澄江生物群、热河生物群、东亚人类演化和全球界线层型“金钉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张弥曼是8位院士中唯一一位女性。她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大学生,后被选拔赴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从事古鱼类研究。2016年,张弥曼获古脊椎动物学界的最高荣誉奖项:罗美尔-辛普森终身成就奖。

2018年3月,她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主办方在获奖者介绍中这样评价:正是因为张弥曼的长期努力,中国在国际古生物学领域享有重要地位,并且营造出富有活力的学术氛围,涌现出一批新一代古生物学家。“她开创性的工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向陆地的演化提供了化石证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颁奖词如此评价张弥曼。

“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设立,每年授予从全球遴选出的5名为科学进步作出卓越贡献的女性,表彰她们的杰出成就,支持她们的科研事业。

11月16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第二十二次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曹晓风、曹雪涛、高福等24位中国学者增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是中国科学家当选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是24人中的唯一女性。



为她们喝彩!这两名女院士分别获得新荣誉

曹晓风

曹晓风2003年放弃美国一帆风顺的事业全职回国,从一间临时腾出的玉米储藏室开启新的研究方向——植物组蛋白甲基化和小分子RNA等调控机理,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植物表观遗传调控机理的学者之一。曹晓风团队鉴定了首个植物组蛋白H3K27去甲基化酶,揭示了表观调控因子特异性招募到靶基因的分子机制;系统阐明水稻小分子RNA合成途径及作用机制,首次在基因组水平上证实转座子具有调控功能。曹晓风投身农业研究和国家粮食安全近20年,201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据悉,国际欧亚科学院成立于1994年,拥有来自46个国家的600余名院士、通讯院士和荣誉委员,在15个国家建立了国家科学中心。截至目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里,中国科学家有206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