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8000餘名幫扶幹部爭當群眾“主心骨”“領頭雁”

初心呼喚擔當,使命催人奮進。當前“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在如火進行。德江縣的黨員幹部們擔當作為、攻堅克難,深入田間地頭,在脫貧攻堅一線踐行初心和使命,當好群眾的“主心骨”“領頭雁”。

秋風爽爽,秋種正忙。在楠杆鄉500畝以上壩區火石壩區蔬菜基地裡,村裡的幫扶幹部們揮動著鋤頭和村民們一起鋪膜、鬆土,得到了村民們一致點贊。

德江8000余名帮扶干部争当群众“主心骨”“领头雁”

楠杆鄉火石壩區蔬菜基地是德江縣按照產業革命集中規劃的,今年秋種主要規劃發展600畝青菜薹,通過公司統一運營,農民以400元一畝的土地流轉公司,進入基地務工收入按照70元一天計算,該產業的規劃發展成了火石村及周邊村民重要的致富渠道。

“把服務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做好我們火石村五百畝壩區產業發展,讓我們人民群眾有一個增收致富的渠道,這就是我們每一個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正在基地和村民勞動的德江縣楠杆鄉火石村黨支部書記付天能,這段時間他每天都在基地,為村民的富民產業出汗出力。

德江8000余名帮扶干部争当群众“主心骨”“领头雁”

自中央、省、市、縣啟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楠杆鄉主動作為,集中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學習和踐行,把“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當前脫貧攻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特別是在抓好產業革命上下足功夫,在全鄉開展低效產業調整,利用山地和壩區的優勢,發展高效惠民的富民產業,有效助推了當前的脫貧攻堅各項工作。

緊挨火石壩區的樓房村緊緊按照德江縣今年順利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該村的脫貧攻堅隊員們攻堅脫貧,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在動員村民發展產業的同時,開展好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想土辦法、用最簡潔的方式扮靚鄉村。

德江8000余名帮扶干部争当群众“主心骨”“领头雁”

李潤是德江縣融媒體中心駐楠杆鄉樓房村駐村黨員幹部,自德江啟動主題教育活動以來,他把黨員責任和擔當放在肩上,發揚苦幹實幹精神,履職盡責,緊緊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及時跟進學、聯繫實際學,把主題教育同推進駐村幫扶工作同步推進,落腳點放到服務群眾上。“幫助村民發展好產業,扮靚村莊環境,真正讓群眾真正受益,也是對我們駐村幫扶最大的肯定。”

當前,楠杆鄉把主題教育緊緊結合脫貧攻堅各項工作來學習和實踐,讓黨員幹部再一次銘記初心和使命,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際成效來檢驗黨員的擔當。

“要把主題教育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要心入基層,才能夠贏得民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只是停在嘴上,更需要踐行在行動上。”德江縣楠杆鄉黨委書記安宗強如是說。

德江8000余名帮扶干部争当群众“主心骨”“领头雁”

打贏脫貧攻堅戰,真心服務群眾,不是一句空話,只有深入田間地頭,把田土當成服務群眾“辦公桌”,這樣才能夠針對群眾的實際問題精準施策,在解決群眾難題上更有效果,也才能夠讓群眾對這樣的服務更滿意,提升群眾的幸福感。

平原鎮上堰村是德江縣有名的白茶種植村寨,目前全村共種植白茶3000餘畝,有茶葉專業合作社9家,茶葉公司1家,90%以上農戶都種上了白茶,201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實現9000餘元。

該村在立足白茶產業發展過程中,得益於各級黨委的關心和支持,在村裡黨員幹部的帶頭下,村民都把自家的田土用來栽種白茶,每到管護和採茶的季節,黨員幹部都會和種茶戶們一起參與管護和採茶。

德江8000余名帮扶干部争当群众“主心骨”“领头雁”

“群眾的事無小事,我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就是要把群眾的事辦好,為群眾服務好,幫助群眾將現有的茶葉管護好,以及理清發展思路,促進群眾穩定增收。”正在幫助村民管護茶葉的該村脫貧攻堅隊副隊長喻必貴如是說。

“發展茶葉,真正過上好日子,全得這些國家和這些黨員幹部幫”村民潘仁芬是上堰村的白茶種植戶,2013年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把自家的6畝土地種上了白茶,由於管護得當,她家的白茶獲得了一定的收益,嚐到甜頭的她於2018年從他人手裡流轉了8畝白茶過來,還主動到其他村去發展了120畝。如今,上堰村滿山滿綠都是茶葉,白茶產業真正成了該村的富民子孫產業。

今年是德江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整縣脫貧摘帽的決勝之年。全縣8079名幫扶幹部深入田間地頭,發展產業,服務民生,與貧困奮力搏鬥,書寫了決戰貧困,踐行初心和使命的壯麗山歌。(覃冠中 高孝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