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農民,貧困羣衆的「領頭雁」

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中,農民就是與土地做伴,收成好不好全靠天氣,賺不賺錢全看運氣。但如今,在臨渭區有這樣一批農民:雖然仍與土地打交道,但他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有著一個新名字——新型職業農民。

那麼,什麼樣的農民才能被稱為新型職業農民?他們與傳統農民有什麼區別?又是如何奮戰在脫貧攻堅第一線……6月21日,記者採訪了臨渭區農廣校校長劉景文。

“肚子有‘墨水’的職業農民”

“簡單地說,新型職業農民就是肚子有‘墨水’的職業農民,一群有知識、有技術、懂經營的‘新農民’。”談起新型職業農民,劉景文顯得十分興奮,“都說腦袋活了口袋才會鼓,咱農民要致富,不僅要會下地種菜,還要學習管理運營。要從靠天吃飯的傳統農耕思維中轉變出來,用文化知識武裝自己。”

多年來,臨渭區農廣校創新培育工作思路,大膽探索培育模式,共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69人,其中初級914人、中級130人、高級25人。如何將職業農民培育與脫貧攻堅相結合,是該校一直思考的問題。2017年以來,該校創新提出“1+4+X”的扶貧模式,即依託臨渭區職業農民培育基地+四項功能(產業示範、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實訓)+貧困戶的方式,將最先進的種植技術送到貧困群眾身邊,帶動產業扶貧。很快,這一想法得到臨渭區委、區政府的充分肯定。

隨後,1069名職業農民根據自己的居住環境、產業類型、活動範圍、技術特長等情況,包聯一戶或者多戶貧困家庭。之後的日子裡,他們活躍在各個鄉村,為貧困群眾送技術、送服務、送農資、送溫暖……

“將先進技術送到貧困戶家門口”

在橋南鎮花園村村民的帶領下,記者見到了王貞養。穿著講究、談吐優雅,王貞養怎麼看都不像一個農民。

2016年,她擁有的陝西恆然四季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靠著經營農資、農產品的網絡銷售,成為當地的佼佼者。偶然的一次機會,王貞養從朋友處得知“職業農民”這個概念。不服輸的她來到臨渭區農廣校報名。之後的一年半時間裡,40多歲的她變身為學生,學起果樹修剪、陽光心態、電子商務等課程,並以優異的成績,破格越過初級直接晉升為中級職業農民。

“學習歸來後,我將公司經營業務拓展開,發展農產品電子網絡銷售,業績也越來越好。”王貞養告訴記者,自己的小日子能過的去了,就想著多幫幫身邊的人。在農廣校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起,王貞養的團隊開始走村入戶進行室內農技培訓,田間地頭講解種植管理技術。她的團隊一時成為橋南、崇凝、豐原等很多地方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交談間,橋南鎮秦陽村貧困群眾王愛社打來電話:“貞養,你上次給我的核桃用無人機灑藥後效果很好,現在黑腐病全好了。多虧你,我才能用上這麼洋氣的管理方式……”原來,今年48歲的王愛社由於不懂種植技術,家裡3畝核桃長勢一直不好。2016年,在農廣校的協調下,王貞養幫他管理核桃園,修剪、噴藥……王貞養將自己的知識傾囊相授。2017年,王愛社家的核桃畝產量由1000多斤增長至2000多斤。

此時,王貞養的公司也成為臨渭區14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之一。每月定期舉辦一次培訓,為群眾提供點對點、面對面、手把手、人對人的優質服務。“妹子,你快來看看我這花椒,咋落果呢?”“好,這就來。”這通電話是花園村貧困群眾徐愛蓮打來的。“記者同志,你稍等,我過去給看看。”王貞養放下電話就準備過去。“您心裡有沒有覺得這是種負擔?”記者問道。她答道:“幫助別人,快樂自己。”

“帶動貧困群眾進步是我的責任”

離開花園村,記者驅車前往向陽辦東王村,傾聽當地小有名氣的技術型職業農民——王光的扶貧故事。

39歲的王光雖然年齡不大,卻有著10年的創業經歷。經過10年的錘鍊,他擁有一家農業公司、百畝農場,事業幹得有聲有色。“帶動周邊貧困群眾共同進步,是我作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的責任。”王光的話語鏗鏘有力。

在取得新型職業農民資質後,王光積極主動為東王村產業發展獻計獻策,出力出資。在他的倡議下,東王村率先成立以職業農民為主的“土專家”技術團隊,為周邊貧困群眾提供及時有效的技術支撐。今年4月,豐原鎮閔家村貧困群眾張長軍的獼猴桃出現霜凍,王光第一時間為他提出災後處置建議方案。如今,張長軍的獼猴桃長勢很好。王光的農業公司成立4年來,解決東王村8名剩餘勞動力務工問題,其中包括兩名貧困戶。

王貞養、王光的故事,是臨渭區1069名職業農民奔波在扶貧路上的縮影,他們用汗水書寫著脫貧攻堅的感人篇章。

職業農民,貧困群眾的“領頭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