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說到藍莓,想到的第一反應就是好貴啊!在種植藍莓之前,選址建園非常關鍵,並不是任何一塊都能栽植藍莓,若想種植優質可口高產的藍莓,這和園地選址、園地規劃、栽培技術、田間管理等息息相關。

那麼:

  • 栽植藍莓園地選址需要什麼條件?園地應該怎樣規劃設計?
  • 建園用什麼方法進行定植?定植品種有哪些要求?是不是品種越多越好?
  • 栽植藍莓後,田間如何合理管理?
  • 移栽苗木時要注意什麼?怎樣管理移栽後的苗木?

藍莓是比較嬌貴的水果,風味獨特,具有非常高的營養成分和營養價值。消費群體廣泛,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發展前景。而藍莓的園地選址、規劃,田間管理等,直接影響藍莓的產量,從而影響到經濟價值。果農務必加強各個環節的管理,才能獲得理想收益。因此:

  • 藍莓園址需因地制宜,根據生長環境條件,充分考慮土壤條件、地形地貌、位置環境等因素
  • 藍莓建園嚴格選用優質品種、優質苗木,多品種搭配建園
  • 加強藍莓田間管理,改善土壤結構、科學按照測土配方施肥,從而提高藍莓產量
  • 注意移栽方法,避免傷及苗木,同時加強移栽後的管理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一:藍莓園址需因地制宜,根據生長環境條件,充分考慮土壤條件、地形地貌、位置環境等因素

藍莓是淺根性植物,根系不發達,根系隨土壤溫度變化有兩次生長高峰期。藍莓的生長對環境條件有特別要求,包括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等等。因此藍莓的園地選址需格外重視,選址是種植藍莓能否成功的基礎。

園地選址需從土壤條件、地形地貌、位置環境進行考慮。土壤pH值要在4.3-4.8之間,有機質含量在7%以上,坡度小於10º。土壤疏鬆、排水良好、溼潤不積水的地方。如果土壤條件不理想,應當進行土壤改良、調酸工作。建議不管選擇任何土壤,都應當進行化驗分析。

還得考慮到園地規劃問題。在確定園地之後,應該充分根據園地,以方便操作管理,利於藍莓生長管理的原則,對果園進行合理規劃。

為了方便管理,可以將園地劃分為若干個小區,以10畝為一個區,小區需要受光均勻,區間距要方便小型運輸車輛行走。另外灌溉系統因地制宜設計,每個區都乾渠連接水源和支渠,支渠連接乾渠和灌水溝,讓水通向每棵樹下。可以安裝滴灌、噴灌。同時設置排水系統,避免果園遭受到澇害和水土流失。

園區的道路設計要與灌溉排水系統結合,充分利用地形設計。一般園區設大路一條,連接各栽植區。只有嚴格選址及合理規劃園地,才能高概率達到種植效益。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藍莓基地

二:藍莓建園嚴格選用優質品種、優質苗木,多品種搭配建園

藍莓苗木多是營養缽苗,定植方便,成活率也高。定植前先將土地調整好,耙細打成行距2米的大壟定植床,然後在大壟上定植點挖穴,穴深根據苗木土坨為準。隨後將苗木脫缽,不要傷及苗木根系和枝條,輕輕放入定植穴裡,埋深3/4的土、踏實,立即澆透水,不用多也不要少。水全部浸土之後,再覆土一次。

栽植時一定要邊栽苗邊澆水,不能大面積栽植後再澆水覆土,否則嚴重影響成活率,定植後立即用松針覆蓋,厚度5釐米,寬度跟壟面寬差不多。

定植的行距根據品種不同決定。矮叢一般株距60釐米左右,行距1.5米左右;半高叢柱距90釐米,行距2米。

藍莓定植建園,建議進行多個品種搭配栽種,以達到異花授粉的雜交優勢。如美登、北村品種的結合搭配。定植苗選用兩年以上的營養缽大苗,當年生小苗不宜定植。小苗生長緩慢,中耕除草比較麻煩。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藍莓幼苗品種選用

三:加強藍莓田間管理,改善土壤結構、科學按照測土配方施肥,從而提高藍莓產量

說到田間管理,就和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整枝修剪有關係。

土壤管理

藍莓根系分佈較淺且纖細,要求土壤疏鬆、通氣良好,促進根系發展。如果土壤達不到藍莓生長需要的條件,果農可以通過土壤覆蓋、覆地膜、土壤改良方法改變。

  • 土壤覆蓋:藍莓喜歡酸性土壤和溼潤的氣候條件,如果土壤嚴重乾旱,pH值過高,有機質含量低,就需要調整表層土壤。採取土壤覆蓋效果較不錯,在定植帶上覆蓋一層松針、樹葉等,覆蓋物腐解後有效地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調節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溼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雜草生長。
  • 覆地膜:覆蓋黑塑料地膜防止土壤水分蒸發,控制雜草,提高地溫。但是覆蓋黑地膜不能施肥、灌水。最好是在有滴灌設施的果園應用,比較適合幼年果園。
  • 土壤改良:如果土壤pH值過高,可施硫磺粉和酸性草碳降低到合適範圍。從而增加土壤的有機質,需在種植前4個月進行,可以全面施用或者局部施用。若是全園施用,全園用硫磺粉均勻撒在土壤表面,結合深翻拌入土壤表層。局部施用就是在種植穴進行土壤酸度調整即可。一般每穴施入量100克左右,施入後要均勻攪拌。適合藍莓土壤pH值要在4.3-4.8之間,這點我們一開始就講過。

水分及除草管理

藍莓主要需水期在果實膨大期和果實成熟期之前,就要及時灌水。水分不足會直接影響樹體發育和鮮果產量,但灌溉要根據土壤類型而定,一般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保水力強,若不是非常乾旱,都不需要灌溉。

藍莓必須不定期除草,一般在藍莓定植後2年進行人工除草,儘量別使用除草劑。一般在種植時做好覆蓋工作,雜草就不會很多,每年入秋前人工除草一次即可。定植4年後,由於根狀莖竄生,行間形成一條茂密的帶狀,就可以使用除草劑,只能噴於地上,不能噴在樹體上。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測土配方進行施肥

1:施肥方法

土壤腐值較高時,儘量不施肥,採取測土配方,從而確定施肥量和配方。若是測試結果為這三種情況,必須進行施肥:一是沙質土壤和礦質土壤有機會含量低,二是土壤有機質含量低於5%,三是栽培多年的老藍莓園,土壤肥力嚴重下降,都要根據測土配方確定施肥量。

2:施肥的種類及施肥量

一般施用複合肥比單純肥料效果好,施用複合肥可提高40%左右的產量。施肥比例一般是氮、磷、鉀為1:1:1;如果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土壤,N肥用量減少,採用1:2:2配方。具體配方只做參考作用,果農需根據實際情況搭配。

3:土壤測試

為了避免施肥過量,一般藍莓定植後,測量一次土壤肥力,從而制定施肥配方。3-5年後再測試,一般分兩次施肥,每次施肥是總量的一半。在藍莓整個生長期,噴施4次左右葉面肥,盛花期隔7天噴施兩次,果實膨大期隔7天噴施兩次。

整枝和修剪

藍莓的修剪,根據品種和果實用途不同,選擇不同修剪法。一般加工型果實,要求果實基本均勻即可,修剪可以輕些,以便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如果是鮮果進行銷售,修剪要重些,以便增加單果的重量,提高鮮果商品價值。修剪方法可以通過平茬、疏枝、疏果修剪。切記嚴格根據藍莓的品種、樹齡、鮮果用途等確定修剪方法。

1:半高叢藍莓修剪

定植頭兩年疏掉全部花芽,促進根系發育速度,儘早形成強勢的樹冠,加強結果枝條的快速生長。第3年防寒除土後,主要以修剪小枝條為主,加強青壯結果枝條的生長。當藍莓進入成年株叢後,主要以疏枝為主,去掉過密枝條、病害枝、弱枝。使株叢枝條均勻分佈,加強株叢的通風透光率。10年以上,整個株叢部分衰老,修剪採取株叢底部緊貼地面全部鋸掉,促使第2年重新萌發新枝。

2:矮叢藍莓修剪

  • 燒剪:藍莓入冬後萌芽前不做防寒的前提下,在藍莓帶上撒些稻草、幹樹枝,將藍莓的地上部全部燒掉,強化其地下莖萌發新枝。這樣不僅產量提高,單果重增大。此法只適合平原地區使用,不可林區採用。
  • 平茬修剪:此法適合林區使用,用割灌機將株叢地上部緊貼地面全部割掉,割掉的枝條作為土壤覆蓋,腐爛後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利於藍莓根系生長。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四:注意移栽方法,避免傷及苗木,同時加強移栽後的管理

果農在移栽苗木時,容易傷根,影響藍莓苗的成活率,移栽不好,還影響苗木生長勢。扦插苗的最佳移栽時間是插後2-3個月進行,扦插季節不同,移苗時間也不同。移苗使用營養缽選用12釐米*12釐米或者15釐米*15釐米較合適。

移栽前選用通氣良好的沙壤土、壤土,加入松針、珍珠岩,按土壤70%、松針25%、珍珠岩5%搭配使用即可。栽植時一定要把土壓實,栽後立即澆透水。

移栽後管理

成苗的標準是髮根數量多,分佈均勻,苗木健壯、分枝多,生長勢強,枝條粗壯,沒有病蟲害,木質化程度好。

早春扦插育成的苗木,移到拱形大棚內培育管理一年。移苗15天內要保持苗木葉面始終有水珠而不滴水為宜,營養缽的土不能見幹。半個月後,適當控制水分,不幹不澆,營養缽內的土,達到見幹見溼,每次澆透水。移栽15天后,開始施肥,以液肥噴施為主,施肥後立即噴水,防止燒傷葉片,影響植物生長。同時要留意觀察是否有蟲害,及時處理。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安全移栽苗木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成功種下移栽苗木

總結全文:藍莓的園地選址,需根據生長環境要求,充分考慮到土壤條件、地形地貌等因素,嚴格選用優質品種、優質苗木定植,選用多種品種結合建園,以達到異花授粉的雜交優勢。

定植後,果農加強土壤、水分、除草、施肥管理,以及樹體修剪整形,增強樹體長勢。在移栽時注意方法,不可傷及根系,移栽後加強栽後管理。同時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如此,才能提高栽種藍莓的效益。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種植藍莓帶來經濟效益,若田間管理不當嚴重減產,反之獲得高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