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在“裸奔”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隐私泄露大事件

最近,江苏淮安警方通报,在公安部督办下,他们以“打链条、打平台、打团伙”为目标,依法打击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缓存公民个人信息

1亿余条

涉案公司(广州诺涵公司)是一家披着科技公司的外衣但实际从事网络房贷,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非法公司。他们通过由上游公司提供的付费查询端口,获取到公民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公民身份证相片等极度隐私的信息。

而这条产业链的上游是北京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等公司,他们从上游公司获取接口后又违规将查询接口出卖,并非法缓存公民个人身份信息,供下游公司查询牟利。

个人信息在“裸奔”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欧盟隐私保护法

隐私泄露的风险

身份证号码。这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隐私信息,而且由于身份证号码具有一定的编码规则,即时只泄露一部分,不安好心的非法分子也能根据规则逆向推理出我们的非常多私人信息。

中国身份证的编码规则:公民身份号码是特征组合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校验码,可以用字母表示如为 ABCDEFYYYYMMDDXXXR。其含义如下:

1. 地址码(ABCDEF):表示编码对象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按 GB/T2260 的规定执行。

2. 出生日期码(YYYYMMDD):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按 GB/T7408 的规定执行,年、月、日分别用 4 位、2 位(不足两位加0)、2 位(不足两位加0)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 顺序码(XXX):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R),一位数字,通过前 17 位数字根据一定计算得出,检验码分别是“0、1、2、……10”共11个数字,当检验码为“10”时,为了保证公民身份证号码 18 位,所以用“X”表示。

个人信息在“裸奔”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身份证信息泄露将给我们带来以下影响:

  1. 被用来薅各大平台的羊毛或者补贴
  2. 被黄牛用来买车票
  3. 被用来订酒店
  4. 被用来租车
  5. 被用来进行P2P贷款

其中难度是从1-5递增,在P2P贷款这里,会校验的稍微严格一些,但在P2P野蛮生长的早期,几乎说可以没有风控,什么人脸识别,通讯录验证,亲朋好友电话验证几乎是不存在的。黑产最喜欢的也是这种P2P平台,风险低,回报高。

另外,黑产内对于全套身份伪装信息,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四件套。指的是:身份证原件+身份证对应手机卡+身份证对应银行卡+网银U盾。

有了四件套能干的事情就更多了,例如:

  1. 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常见于犯罪分子
  2. 洗钱
  3. 借壳(注册成为公司法人,借助公司的身份实施某些不法行为)

如何保护我们的隐私

  1. 尽量不要同时将真实姓名+手机号+身份证号码泄露给同一个来源,除非必须的场景(银行,跨境通购物等)
  2. 不要随便拍摄手持身份证照片,若拍摄的时候必须带上纸条(提示这是某个特定场景使用)
  3. 不要借自己的银行卡给其他人使用
  4. 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同理,做什么用处就写上什么用途
  5. 定期去营业厅查查自己名下的手机号是否有未用但没注销的
  6. 定期去银行查查自己名下的银行卡及信用卡,以及消费记录和相关业务授权

大家尽量能做到以上6点的话,虽然并不能保证自己的隐私百分百安全,但是能做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国家最近对隐私保护和数据泄露这几件事情也是重拳出击,狠狠的整治。P.S:我最近能感受到的是现在办电话卡必须本人到场了,父母拿着身份证代办都不行。

个人信息在“裸奔”的时代,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