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目申报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导读:

本期将继续介绍关于项目申报中的一些名词解释,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项目申报政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01“双创示范基地”

指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

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问题导向、创新模式的原则,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双创示范基地,扶持一批双创支撑平台,突破一批阻碍双创发展的政策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双创模式和典型经验。

02“众创空间”

即创新型孵化器

“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

03“科技企业孵化器”

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服务机构

是培育和扶植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孵化器通过为新创办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提供一系列服务支持,降低创业者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培养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它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完善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繁荣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关于项目申报中的一些名词解释

04“企业技术中心”

已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

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其控股子公司企业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技术中心。如具备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条件,且从事业务领域与母公司不同,可申请作为该企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分中心,申请材料和认定程序与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相同。

05“重点实验室”

依托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的科研实体

“重点实验室”实行人财物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运行机制。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重要的实验室,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开展高水平学术交流、科研装备先进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要科技领域和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

06“双软认定”

指软件企业的认定和软件产品的登记

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有:软件产品经登记生效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所退税款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软件企业通过认定后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经认定的软件生产企业的工资和培训费用,可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