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文:說錢

雜文:說錢

我有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麼一件事,說是前些年有個農村人,在外面做偷盜之事,由於他技藝精湛,不到五年便金盤洗手,衣錦還鄉!他回家鄉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地上面蓋起了小洋樓,買了小轎車。然後當著鄉親父老的面派錢,並且大擺宴席三天三夜。於是乎,受他邀請的七姑八婆都誇獎他有本事、有出息。但反過來看,村裡面那些專心讀書的、認真上班賺錢的、種莊稼的人,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沒本事、沒出息”的代表了。

這個事情不由得讓對錢產生了莫名的感覺,錢這個東西,你往高雅上去說,就是維繫生活的基礎,是最要緊的東西。而自由、善良、愛情等,固不是錢所能買到的,但這些都能夠為了錢而統統出賣掉。

因為,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個很大的缺點,便是常常要捱餓。大家為了補救這缺點,為了不做韭菜,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經濟就等於是各種權力的象徵了,同時也是使我們變得“有出息、有本事”的唯一路徑了。

而這種意識形態的形成,是國人積弱太久後出現的一種心理反差。“笑貧不笑娼”的說法,也就從一個貶義詞衍化成國人心中 “正確”的價值觀了。這一現象,或許也反映出當下社會階層之間的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人文現象,同時也隱喻了許多人為了追求成功而不計後果的、黑白顛倒的過激行為。



雜文:說錢

但是,話又說回來,錢這個東西有時候也挺有靈性的。因為,它既可以凌駕於自由之上,它又能夠給予人類希望,構建了夢想,它是我們最理想,最要緊的東西。就連富蘭克林都說過,“有三個朋友是忠實可靠的——老妻、老狗與現款”。

如此一說,國人求財若渴並非是什麼壞事了,壞就壞在我們賦予了金錢太多的屬性了。乃至於你是否有本事、有出息都系在金錢上面了,而忽略了“腳踏實地”的現實意義。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金錢至上是眼下社會的主流文化了。

那麼,你有沒有本事,有沒有出息,自然而然就在金錢的驅動下,被賦予了超現實的意義了!

而錢是一切“出息”的基礎,是維繫生活最要緊的東西,在金錢至上的社會機制中,有錢比沒錢更容易被人認可,比如暴發戶的兒子王思聰。

中國社會階層之間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我們都渴望通過某些文字內容來提倡勤勞、誠實的社會風氣;另一方面,又在暗示社會階層之間的衝突及鬥爭的黑暗!

這就相當於,我們明明知道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道理,卻又在瘋狂追求左右逢源的處世哲學。



雜文:說錢

當然,有錢還是可以讓生活過得更美好的,雖然說錢很俗氣,甚至還要被“大人物們”所譏諷,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卻離不開錢。

倘若需要用錢吃飯的時候,那些說錢俗氣、卑鄙的“大人物、君子們”,待餓他一天之後,再來聽他發議論,便可知道錢的重要性了。

最令人厭惡的是,這些“君子、大人物們”非要把錢與某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聯繫在一起,讓許多人沉迷在“君子們、大人物”的故事中,他們甚至把錢昇華到不重要的境地(如馬雲,他就不愛錢),這就有些蛋疼了。因為,大人物們的某些價值觀就猶如傳染病一樣,正在無聲的影響每一位年輕人,而這些年輕人在大人物們的幻境中如痴、如醉……

雜文:說錢

中國的君子、大人物們是不會直言錢的重要性,因為他們覺得說錢俗氣,必須要通過其他內容來與錢產生聯繫。於是乎,他們不在談掙錢了,而是強調希望與夢想。可希望與夢想又是什麼呢?他們是迷惑世人的娼妓!她建造出的幻境就是要迷惑世人,讓世人成為韭菜無法自拔,她看似將所有的一切都獻給你。但是,待你犧牲了你的青春後,她又要無情地拋棄你。

金錢至上在我看來,無非就是夢想家為了留住“娼妓”的溫存,而做出的一種自欺欺人的事情!

所以,錢是最要緊的,需要我們努力、腳踏實地的去掙,並不是通過大人物們所灌輸的雞湯而獲取。

建立在夢想與希望之上的生活是短暫的,因為夢醒了你會發現無路可走;建立在努力生活、腳踏實掙錢的生活是永恆的,因為錢是最要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