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2008年,當人們沉浸在北京奧運會宏大的開幕式時,美國漫威影業開啟了自己的系列電影。《鋼鐵俠》作為該系列的第一部作品,開創了漫威宇宙長達十一年的輝煌。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2019年,託尼·史塔克在漫威宇宙第一階段的最後,以一個極其悲壯的方式向觀眾們道別。在這十一年間史塔克作為初代A6(復仇者英文名為Avengers,電影中第一代復仇者共有六人),憑藉聰明頭腦和強大的戰甲,被影迷譽為"以凡人之軀,比肩神明"。

從《鋼鐵俠》第一部的MK1,到第三部MK45,集高科技於一身的鋼鐵戰衣讓我們眼花繚亂。電影中的各種場景讓人心馳神往,那麼問題來了。

如果鋼鐵俠存在於現實世界,那麼他的工廠會建在哪裡。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電影中的史塔克工業是由託尼的父親建立,工廠建立在美國。鋼鐵俠戰衣的核心技術有兩個,一個是被叫做賈維斯的人工智能,另一個就是位於胸口位置的方舟反應爐。

在《鋼鐵俠1》中,託尼對伊森說自己家工廠裡有一個大號的反應爐。這個大號的反應爐就是方舟反應爐的原型,我們也可以將方舟反應爐當成大號反應爐的小型化產品。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託尼被恐怖分子抓走之後,從自家生產的導彈上拆下許多用於金屬鈀。在拿到足夠數量的鈀之後,將其熔鍊成為方舟反應爐中的組件。從此鋼鐵俠不用拎著電瓶四處跑了,一個小小的反應爐就為他提供了足夠的能量。

可以說方舟反應爐為鋼鐵俠的戰衣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如果沒有這個小小的反應爐。鋼鐵俠想讓戰衣實現遠距離飛行、超音速飛行,需要攜帶大量燃料。這樣的話,電影中的鋼鐵俠就得揹著一個重達幾噸的燃料箱。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通過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鋼鐵俠的MK1型裝備的材料主要是鋼。用鋼來做外部裝甲足夠抵禦輕武器帶來的傷害,但是鋼材料有個缺點,就是重量太大。同時要想保證足夠的防禦力,只能通過增加外殼的厚度。

這也是MK1型戰甲看起來特別笨重的原因。

在後面的MK3型戰役中,鋼鐵俠用金屬鈦替換了MK1型的鋼。讓MK3型裝甲看起來輕便很多,同時也更結實。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電影中強大的鋼鐵俠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現實中卻並非如此。用來製造方舟反應爐的金屬鈀是稀有金屬,根據2016年的統計數字。世界上金屬鈀的最大生產國是俄羅斯,也就是說鋼鐵俠用來製造導彈和方舟反應爐的原材料,並不是來自美國。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儘管現實世界中美國擁有許多先進的科技,但是用來製造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原材料來自世界各地。科技的不平衡,同樣帶來了稀土供需關係的不平衡。

這種不平衡主要表現在高科技公司多集中在稀土匱乏的地區,這些公司如果想繼續生產高科技產品,就要從科技相對落後的地區進口稀土。

一個來北京上班族用的手機,其中一個原材料來自於巴西溼熱的雨林。稀土產業鏈將世界各地聯繫起來,從這種聯繫中我們能窺探到全球化進程。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大衛·S·亞伯拉罕是一位資源戰略專家,他曾在華爾街擔任資源行業分析師。許多經濟學家在分析稀土行業的時候,大多遵循經濟學框架。但是大衛卻根據多年親身走訪所獲得的第一手資料,寫成了這本《決戰元素週期表》。超脫經濟學的視角,全方位的向我們展示了稀土供應鏈是如何影響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的。

科技進步推動稀土需求

在《鋼鐵俠》電影中,1.5g的金屬鈀能提供每秒30億焦耳的能量。我們日常用的節能燈大多數都是15瓦,30億焦耳的能量足夠這樣一個節能燈持續點亮6年。正是這股強大的能量,讓鋼鐵俠可以"比肩神明"。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然而在現實世界中,為我們提供清潔能源的卻是鋰。在我們的手機、筆記本電腦、藍牙耳機等等日常用品中,鋰作為電池的主要構成物,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最早將鋰作為電池材料的國家是美國,美國埃克森公司在1972年成功開發出鋰金屬電池。這種電池改變了舊電池一次性、無法充電、電量低的特點。鋰金屬電池可以深度充放電1000次,且損耗不超過0.5%。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但是鋰金屬電池卻因為內部容易形成樹狀結晶,從而產生爆炸。在1990年的時候,日本索尼公司成功開發出鋰離子電池。從而解決了鋰金屬電池容易爆炸的難題,讓電子設備小型化成為可能。

作為最先發展出兩種鋰電池技術的兩個國家,美國和日本都沒有足夠的鋰礦材料。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數字,2018年全球鋰礦儲量排名前四的國家分別是:智力、澳大利亞、阿根廷、中國。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鋰電池應用技術到今天已經非常發達了,幾乎生活中方方面面都能看到鋰電池。然而生產這些高科技產品的公司,卻要從其他國家進口金屬鋰。

只需在電池中添加一點金屬鋰,就能大幅提升電池的工作效率。類似的情況在其他領域也很常見,比方說稀有金屬鈮。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在煉製鋼材的過程中添加一點鈮,能讓鋼的屈服強度增加30%以上,卻不會影響鋼材的硬度。看到這很多人會說加入稀有金屬會不會增加鋼材的生產成本?儘管稀有金屬的價格很高,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並不需要太多。

生產一噸鋼的成本,相比原來只增加了1美元。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與鋰礦相同,鈮礦的分佈同樣不均衡。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2014年的數據顯示,擁有世界最大鈮礦儲量的國家是巴西。

科技發達國家有先進的科學技術,而科技相對落後的國家則擁有製造現代產品的原材料。這在供需雙方就形成了一種動態平衡,生產商從礦區原材料,再將產品賣到包括礦區在內的世界各地。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這種動態平衡,類似於經濟學的中納什均衡。

剛果礦工不開心,全球果粉錢包受重傷

北京時間2019年109月11日凌晨1點,在蘋果秋季發佈會中,iphone11、第七代ipad等新品亮相。讓全世界翹首以盼的果粉們,感受到了蘋果公司強大的科技實力。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在世人眼中代表最新科技的產品,其中零配件卻來自於世界各地,比方說這些產品中所使用的電池。蘋果公司所使用的電池是鈷酸鋰電池,這種電池除了需要鋰以外,還需要另一種稀有金屬鈷。

鈷酸鋰電池的容量高、結構穩定,非常適合用來做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電池。在鈷酸鋰電池中,金屬鈷的質量佔比超過60%。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4年。全球鈷礦儲量最高的三個國家分別是:剛果(金)、澳大利亞和古巴。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我們之所以能夠用智能手機愉快的玩遊戲、看視頻,是因為手機有一塊好屏幕。在手機屏幕中,有一種非常常用的稀有金屬——銦。銦具有良好的透光導電特性,目前已經成為智能手機屏幕的標配。

在已經探明的世界銦礦儲量中,中國排名第一位。也就是說美國人想讓蘋果手機用上銦屏幕,就要從中國進口原材料。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曾經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稀土行業,具體表現在我們無法從自然界中找到稀有金屬的完美替代物。

資源分佈不均衡和不可替代性讓供需平衡變得異常脆弱,一場發生在礦區的罷工就可能影響全世界的智能手機售價。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家裡有礦"被用來形容對方比較富裕,但是剛果(金)卻不是。在聯合國公佈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名單之中,就有剛果(金)。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環境不穩定,那麼它的經濟環境同樣不會穩定。

如果剛果(金)持續發生動盪,會導致鈷礦供應鏈斷裂,從而影響世界範圍內蘋果手機的售價。

史塔克會把工廠建在哪裡?

託尼·史塔克是電影中的鋼鐵俠,在現實世界中也有一位美國人被稱為"鋼鐵俠"。他就是傳奇企業家——埃隆·馬斯克,有趣的是埃隆和託尼這兩位"鋼鐵俠"在電影《鋼鐵俠2》中演過對手戲。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說起現實中的"鋼鐵俠"馬斯克,大家最先想到的是特斯拉汽車。特斯拉汽車可以說是目前清潔能源行業最成功的汽車品牌,除了特斯拉汽車,埃隆的創業項目還包括大名鼎鼎Space X以及國際支付巨頭paypal。

在2018年特斯拉上海工廠宣佈成立,在2019年1月,特斯拉工廠一期工程開始動工建造。該工廠計劃年產量25萬輛純電動汽車。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鋼鐵俠"將工廠搬到中國,除了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以及補貼政策以外,另一個原因就在於中國的稀土資源。

直接在原材料產區建造工廠,能為特斯拉公司省去大筆費用,降低汽車成本。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對於我們來說,特斯拉汽車的先進技術能大幅提升國產汽車的性能和競爭力。於是穩定的環境、豐富的稀土資源以及招商政策讓埃隆將國外第一個建廠地址選在了上海。

在2010年的時候,日本決定減少對我國稀土資源的依賴。於是如本政府撥發專項資金用於尋找替代選項,然而這並沒有減少日本企業的依賴程度。反而因為進口量減少,導致稀土市場價格驟降。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其他小型稀土資源公司的資金無法回籠,只能減少出口量,甚至不少公司因此破產。反而加劇減少了市場上的稀土供應量,讓日本企業不得不繼續從中國、美國等大型稀土公司進口原材料。

這一系列的操作實際上是加劇了日本高科技產業,對外部稀土資源的依賴程度。

鋼鐵俠如果存在於現實,他的工廠將會建在哪?

全球化進程是不可逆轉的,其根本原因就在於現代高科技產業對於稀土資源的需求。一個小小的蘋果手機,它的電池使用的是來自非洲的鈷,屏幕使用的是來自亞洲的銦。甚至建築公司經常使用的鋼筋,都摻雜了一些來自巴西的鈮。

如果鋼鐵俠存在於我們的現實世界,那麼他的方舟反應爐核心原材料將會來自俄羅斯或者南非,戰甲中液晶顯示器的原材料將會來自中國。所以鋼鐵俠的工廠可能會坐落在美國,但是他的供應鏈將遍佈全世界。

大多數人都知道高科技公司促使生產力向前發展,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正是這一條條遍佈全球的稀土供應鏈,讓科技可以順利發展。

《決戰元素週期表》這本書表面看來是描述稀土元素如何影響供需關係,實際上卻讓讀者明白了全球化背景下,供應鏈是如何運轉的。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當下世界所發生的各種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