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庆:幸福园小区的“老黄牛”

吴永庆:幸福园小区的“老黄牛”

核心提示:吴永庆,95岁。有60年党龄的他,是一头“老黄牛”,退休前在工作上默默无闻、兢兢业业;退休后发挥余热、任劳任怨,主动担起小区的自治工作,发起并成立业主委员会,把一个曾经无人缴纳物业费的又脏又乱小区治理成物业费缴纳率100%的和谐小区。他所倡导的“邻居好”理念,在幸福园小区蔚然成风,更成为城市文明的一股力量。

  爱岗敬业,听从组织安排

  身姿挺拔,面色红润,耳不背、眼不花、少许发白,能一口气轻轻松松从一楼走上四楼……11月5日上午,屯溪区上新社区幸福园小区,当一身运动装束的吴老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根本不会相信这是一位95岁高龄的老人。

  吴老名叫吴永庆,1925年出生于扬州。1951年,皖南人民银行(安徽省人民银行前身)招考,200多人报名、录取20名,他考试成绩排第七。这改变了吴永庆的人生轨迹,他从扬州一家钱庄的临时工成为皖南人民银行的正式职员,也让他户口从扬州落到了徽州。

  入职不久,皖南人民银行与皖北人民银行合并为安徽省人民银行,总部从芜湖迁到合肥,吴永庆被分到了安徽最小的县行——石埭县(今石台)支行。1959年,石埭县与太平县合署办公,吴永庆又被调往人行太平县支行。之后10多年,工作上兢兢业业的他服从组织决定,离开了他热爱的金融系统,先后被抽调至太平县委财贸部工作,担任过太平县委办公室主任、太平县委书记秘书、徽州行署农业局政工组组长,1971年、55岁的他又重回到人行即今天的中国人民银行黄山市分行工作。

  “出走半生,回来依旧少年”,回到人行的吴永庆满腔热血投入工作,到了60岁退休年龄,行里不放,复又返聘,一直干到65岁才正式离开岗位。

  发挥余热,促进小区整治

  1997年,吴老搬到现在居住的幸福园小区。这里原本是黄山市人行和工行的员工宿舍楼,由于物管不规范,小区成了无人管理的脏乱差小区。

  面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小区,吴永庆很着急。

  “我写了一个倡议书,呼吁业主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可没有人响应。”吴永庆说,一开始很难,很多人说他多管闲事。于是他就自己带头清运垃圾。小区的人看到了,有些人渐渐心有歉疚有了改变,可乱扔垃圾现象依然普遍。

  一个小区的垃圾,靠一个80多岁的老人来清理肯定不行。于是吴永庆和小区的另两名业主凤跃华、郑克华商量,积极促成业主自治委员会的成立,推动小区管理步入正轨。2012年,在上新社区的支持下,人行和工行宿舍改名“幸福园小区”,吴永庆的三人业委会本着精打细算的原则,按照每户每月20元物业费的标准征收物业费,全小区84户居民,每户每年240元物业费,全年共计20160元,聘请一名保安兼保洁,每月1300元,全年需15600元,剩下的作为小区垃圾箱、扫帚、灯泡等硬件设施的维修费用。

  尽管物业费很低,但是征收工作依然困难重重。收取物业费是小区正常运转的根本,为此吴永庆踏破了脚皮、磨破了嘴皮,一次不行,两次、三次、四次;一天不行,就二天、三天、四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84户业主有83户缴费了。还有一户好说歹说就是不交,社区也没办法,最后通过法院起诉得以解决。当年的物业费收缴率达到了100%,这在整个屯溪的老旧小区中首屈一指。

  硬件环境得到整治了,“软件”也得跟上,要打破“门对门、不认人”的邻里冷漠。为此,吴老在小区内倡导邻里之间互帮互助的传统美德。“近邻赛远亲,人们皆知道……遇有急难事,援手处理掉。人人讲友善,爱幼也尊老……”这是他自己创作的“邻里好”歌谣,从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句祝福开始,倡导人们做以礼相交、以诚相待的黄山好邻居,树立幸福园小区和睦相处的文明邻里观。

  抚今追昔,甘愿继续奉献

  在吴老的家中,有4本厚厚的相册,家庭的、亲友的、工作的,吴老都分得很仔细。没事的时候,他会翻翻相册,回忆他所走过的近一个世纪的时光。

  老人说自己出生于旧时代,吃过各种苦,见过很多事,亲眼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也感受到了黄山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今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他倍感知足。虽然已经老了,但只要能为社区、为社会做点事,内心就是快乐的。

  黄山市人大代表、长期在上新社区从事基层党务工作的姬臣告诉记者:“吴永庆同志虽然已经95岁高龄,但初心不改、奋斗不息,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丝毫不减,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心系集体,牢记使命,可以说是‘发已白,志更坚’。这位平凡普通的社区老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展现了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情的文明新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