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再陷造假風波

提起中國藍田,很多人耳熟能詳,它曾作為中國農業第一股登錄A股市場,但又因為其上市公司造假被稱為教科書式案例,更因此於2002年退市。今年年初,中國藍田因謀劃東方金鈺的實控權再次引發市場關注,此後雙方各執一詞陷入“羅生門”。羊城晚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因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中國藍田總公司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變動日期顯示為11月15日。而另一方東方金鈺也舉步維艱,保殼艱難,18日晚間,其發佈公告稱58.15億元債務違約,正在推進債務司法重整。

藍田造假又添一筆?

中國藍田近期再度被市場關注。通過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中國藍田總公司已經於11月15日被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列入原因為“公示企業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

市場有評論聲音稱,因為被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藍田造假證據或再添一筆。羊城派記者瞭解到,根據《企業經營異常名錄管理暫行辦法》的有關規定,企業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有異議的,可以自公示之日起30日內向作出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相關證明材料。

如果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企業更正其公示的信息後,企業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應當自查實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作出移出決定。

“真假央企”引市場爭論

事實上,弄虛作假已經成為退市的藍田難以抹去的“印記”,提到上市公司造假,“藍田股份”被譽為教科書式的案例,2001年劉姝威以一篇短文解開了藍田股份造假的內幕,藍田股份也因財務造假於2002年退市。

天眼查的數據顯示,從股東信息一欄來看,其股東信息和最終受益人為農業部。而事實上,關於中國藍田真假央企的爭論不休,不僅引起了市場關注,更於今年5月22日收到湖北證監局一封警示函,彼時警示函中指出,中國藍田隱瞞與農業農村部脫鉤的情況。從天眼查的風險一欄來看,當前中國藍田的自身風險有38條,周邊風險82條,預警提示368條。

借殼重返A股陷“羅生門”

今年以來,中國藍田再度被市場關注的重要原因則是曾一度陷入與“翡翠第一股”的東方金鈺的收購“羅生門”。

今年2月1日,東方金鈺發佈公告稱,實控人趙寧、王瑛琰擬將其合計持有的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興龍實業100%股份轉讓給中國藍田總公司。轉讓完成後,中國藍田將間接持有東方金鈺31.42%的股權,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趙寧變更為中國藍田總公司。

中國藍田借殼重返A股的消息,不僅提振了東方金鈺的股價,也引來了上交所的問詢函。彼時問詢函重點要求說明中國藍田為“農業部主管的全民所有制企業”的具體含義、中國藍田目前財務狀況和主要經營數據。

不過此後,隨後劇情急速反轉,中國藍田方面的法人代表瞿兆玉否認合作,雙方交易停擺。當中國藍田日前被曝出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後,另一方的東方金鈺同樣日子難過,保殼艱難。

11月18日晚間公告,東方金鈺公告稱,截至當日,公司到期未能清償債務合計58.15億元,目前正在積極推進債務司法重整,積極與債權人各方進行溝通,協商妥善的解決辦法,努力達成債務和解方案,同時全力籌措償債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東方金鈺主要從事珠寶首飾產品的設計、採購和銷售,以翡翠、黃金金條及首飾批發業務為主,主要採取自營模式及聯營模式進行產品銷售,輔以品牌加盟銷售。

從公告內容來看,因公司資金流動性緊張等因素導致債務逾期未能清償,公司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資格及黃金交易賬戶被債權人申請凍結。由於東方金鈺2019年前三季度淨利潤虧損,且公司2018年度淨利潤為虧損,存在因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連續虧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可能性。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