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終大雷來襲?東旭光電危情30小時:債券違約、臨時停牌、股權轉讓……禍起金融機構“雨天收傘”

東旭光電債券違約事件持續發酵,被視為“2019年年終大雷”。11月19日,證券時報記者趕赴位於北京西城的東旭集團辦公地實地探營,東旭光電債務違約的更多原因逐步浮出水面。

2019年年终大雷来袭?东旭光电危情30小时:债券违约、临时停牌、股权转让……祸起金融机构“雨天收伞”

東旭集團在大堂中明示著公司宗旨“感恩做人 敬業做事”

東旭光電相關負責人丁一(化名)對記者表示,公司未能如期兌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與公司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有關;而流動困難的直接導火索,則來自於金融機構一筆20億元規模的抽貸行為。在公司可用流動資金只有30億-50億元的情況下,東旭光電流動性瞬時緊縮。

東旭光電債務違約,可以視為這家近年來一直在質疑聲中前行的A股公司相關風險的一次集中暴露。可以預見的是,它大概率將引發公司後續融資、運營等多層面的多米諾效應。在東旭方面看來,這折射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待解;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表示,東旭違約表明,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生態變局之下,部分企業此前風險可能潛藏,未來則有望加速暴露。

值得注意的是,19日早間,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閃電”祭出石家莊國資接盤的消息,未來“東旭系”能否向死而生、徹別質疑,仍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30小時都經歷了什麼?

從東旭光電被爆債務違約,到記者發稿時止,已經整整過去了30個小時。由於事發突然,這段週期內,忙於開會溝通、商討應對方案成為東旭光電和控股股東東旭集團管理層的第一任務。

2019年年终大雷来袭?东旭光电危情30小时:债券违约、临时停牌、股权转让……祸起金融机构“雨天收伞”
2019年年终大雷来袭?东旭光电危情30小时:债券违约、临时停牌、股权转让……祸起金融机构“雨天收伞”

東旭集團辦公地外景

“我是(18日)下午得知東旭光電債務違約一事的,從昨天收盤開始,我的電話就被打爆,包括投資人、媒體、監管機構等各方面在內,我都要進行溝通。一直到(19日)凌晨3點,我才下班回家。”丁一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東旭光電37.7萬戶股東,不僅忙碌,而且焦躁。截至2019年3季度,中證金、基金專戶、北上資金都已經成為東旭光電前十大流通股東,個人投資者更是不勝枚舉。在東旭光電“股吧”中,早已充斥著“康得新第二”、“在雷區碰雷”、甚至“騙子公司”等判斷,不少回覆時間都定格在凌晨時分。

東旭高管的部分基層員工,也幾近通宵無眠。“昨天上清所是11點之後才發佈公司第一期中期票據違約公告的,按照流程,只有在上清所發佈公告後,上市公司才能發佈相關公告。因此大家都在一邊等待、一邊商量應對方案。”

回看可知,上清所發佈違約公告是在18日深夜。公告顯示,“11月18日是16東旭光電MTN001A、16東旭光電MTN001B的投資人回售行權執行日及付息日。截至今日日終,我公司仍未收到東旭光電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統計顯示,兩債券共計涉及待兌付資金超過20億元。

東旭光電公告則是定格在了19日早間。公告顯示,“由於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致使上述兩個品種未能如期兌付應付利息及相關回售款項。”

為何180億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東旭光電被視為白馬股,本輪違約一出,便引起市場譁然。“現在東旭都不用宣傳,一下就湧到了風口浪尖。”東旭光電某部門中層管理人員方磊(化名)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譁然聲中,最為市場所不解的是,東旭光電2019年三季度還坐擁183億元的賬面貨幣資金,為何四季度才過去一半時間,突然之間連20億元債務都支付不起呢?

通過康得新、康美藥業、輔仁藥業等A股爆雷案例來看,市場對此主要有兩種負面猜測:要麼鉅額賬面貨幣資金被挪用,要麼涉嫌財務造假。而這兩點猜測,又都與東旭光電近年來財務報表持續出現的“大存大貸”現象密切相關。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底東旭光電貨幣資金為198億元;2019年一季度上升至218億元,在所有A股公司中排名升至84位。同時東旭光電“大現金”與“大負債”並存,其中去年有息負債已經高達204億元。

對於“存貸雙高”現象,交易所今年5月曾專門給東旭光電下發過問詢函。東旭光電曾詳細披露了存款資金構成:當時,公司貨幣資金198億元中,募投項目專用資金84億,日常經營中的信用證及承兌匯票保證金、定期存單以及質押存單、保函保證金總共佔用49億,上述兩部分資金均為不同程度的受限資金。貸款方面,公司當時有息貸款金額包括長短期借款和有息債券總共204億,2016年到2018年資產負債率均控制在為52.29%、53.11%、53.95%,平均資金成本約為5.23%,處於行業平均水平。

對於這一回復,會計師、獨董、保薦機構曾一齊進行過正面“背書”。而東旭光電方面當時也曾對媒體記者明確,“前述數據表明,東旭光電不會因為存貸雙高而對企業的日常經營帶來風險,這是東旭光電不同於問題公司的本質差別。”

那麼,本輪債務違約是否與“存貸雙高”問題持久未解有關呢?

在19日採訪中,丁一的解釋是,“存貸雙高”與產業屬性有關;雖然公司現金餘額較大,但可用的流動資金並不多。

“東旭光電主營業務屬於資金密集型的製造業,本身就需要大量資金進行沉澱,以便進行設備儲備、技術儲備。另一方面,公司即便有大額賬面資金,掰開揉碎之後,除了受限資金之外,可用的流動資金並不多——這就是公司180多億現金卻無法支付30億元到期債務的核心原因。”丁一表示。

對於本輪債務違約是否指向了公司流動性開始根本性問題,丁一沒有明確表態,提示說,需等待上市公司公告披露。

抽貸導火索

不過,東旭光電的短期流動性出現難題,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在最新公告中,東旭光電就表示,“公司資金暫時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成為本輪債務違約的直接導火索。在記者追問下,“短期流動性困難”出現的更多細節逐步現身。

丁一表示,導火索來自於金融機構一筆20億元規模的信用貸款抽貸。“企業現金就像血液一樣,20億元規模對東旭光電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畢竟,排除受限資金規模之後,公司的可動用資金大體維持在30億到50億元左右。”

丁一強調,“該金融機構本來是答應續貸的。但是公司償還完畢後,就再也貸不出來了。”

金融機構通過“雨天收傘”的方式回收貸款,部分民營企業家此前也對證券時報記者證實過。尤其此前持續數年的“去槓桿”背景下,不少A股民營上市公司都曾遭遇類似情況。東旭光電融資部門為何沒能及時提防呢?

“在民營企業融資難的背景下,金融機構能夠給予放貸已屬不易。公司對此非常感謝,沒能設防。”丁一回復記者。

不過,對於東旭光電而言,本輪債務違約雖然事發突然,但公司也曾進行過努力,以期規避。丁一對記者介紹,就在本月中旬,公司方面還給河北省乃至中央政府部門打過報告,明確指出金融抽貸給公司流動性帶來的巨大負面影響。“我們當時希望避免債務違約的出現,進而維護金融穩定的大局。同時,我們也曾積極協調控股股東和上市公司放貸者不要再斷貸、抽貸,但是從最終結果來看,都沒能成功。”

“雖然中央在不斷呼籲,但是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遲遲沒有解決。”丁一慨嘆,“東旭違約或只是冰山一角。倘若民企融資遲遲無法解決,東旭的債務違約,就既不會是第一例,更不會成為最後一例。”

何以拆彈?

近些年來,以東旭光電為代表,東旭系公司一直站在一個搖擺的天平之上。一方面,在融資融券、深港通、MSCI成分股中都能找到東旭光電的身影,公司的技術優勢也不時得到驗證。就在債務爆雷的同日,何梁何利基金2019年度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東旭集團總裁李青作為著名科技創新型女企業家,還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這是她在2019年初作為第一完成人在人民大會堂獲頒“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二等獎之後的又一榮光時刻。

另一方面,東旭光電的存貸雙高問題、公司流動性問題,也一直是難以解開的謎題,不時引發市場猜測甚至質疑。而本輪債務違約,可以視為公司此前風險的一次加速暴露。

對於“拆彈”方法,在19日公告中,東旭光電錶示,“公司正在積極籌措資金,並積極與債權人協商,將盡快支付相關本金和利息,最大程度保證債券持有人的利益。”

19日午後,市場還傳出可能性展期的聲音。有債券承銷商知情人士透露,東旭集團正和債券持有人商談,希望將“16東旭光電MTN001A”的回售展期六個月,不過債券持有人目前還沒有就這個提議達成一致。

丁一給證券時報記者的回覆是,解決路徑主要包括兩條:一是歸攏其他小項目資金,積少成多,解決債務人問題;二是引入其他資金。

19日早間,東旭光電和東旭藍天雙雙停牌發佈公告,東旭集團控股股東東旭光電投資有限公司擬向石家莊市國資委轉讓其持有的東旭集團51.46%的股權,可能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

其中,東旭集團為東旭光電A、B股以及東旭藍天的控股股東,兩家公司的實控人均為李兆廷。此外,李兆廷還通過上海國駿投資有限公司控股中小板公司嘉麟傑,不過本次這家公司並未牽涉其中,且昨日全天股價低開高走,最終收漲1.52%。

這種預期已經在東旭內部緩慢發酵。19日記者來到東旭集團時,並沒有看到任何前來討債的債權人,公司經營如舊。不過,多數東旭員工顯然已經得知公司的違約消息,一方面,部分安保人員的防衛之心明顯增強,看到記者拍照,便一邊高喊“別拍、別拍”,一邊趕上前來制止;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員工開始竊竊討論起東旭變身國資企業後,有望給自己帶來哪些新變化。

有業內認為,從“閃電”推出的控股權轉讓計劃來看,東旭系的流動性危機正在顯性化。不過,如果轉讓順利推進,無論對於解決民企流動性難題而言,還是對於東旭的投資者來說,有望告別膠著。

在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看來,東旭光電的債務違約,可以視為中國經濟在相對低速的高質量增長階段所伴生的結構性問題的一個縮影。

付立春分析說,“東旭違約,並不能簡單歸咎於融資難題。在新常態下,過去過度擴張的重資產公司必然面臨挑戰。尤其隨著金融市場深化改革,金融機構的貸款結構在不斷調整,‘有保有壓’是核心思路,在此背景下,部分企業以前風險可能是潛藏的,未來則會走向暴露。”

“中國經濟,什麼時候才會從L型中走出來呢?”在採訪最後,方磊發出這樣的反問,眼睛朝向東旭集團辦公樓窗外遠方,在那裡,搖曳著因為氣溫驟降而開始脫葉的枝椏,只有熬過今年的寒冬,它們才能在明年驕傲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