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旭光电坐拥183亿 却“赖”18.7亿的债!钱都去哪了?

东旭光电坐拥183亿 却“赖”18.7亿的债!钱都去哪了?

康得新“爆雷”的余波还未平息,平面显示材料领域企业又爆了一颗“大雷”。

11月18日,上清所发布公告称,未收到东旭光电发行的中期票据付息兑付资金,暂无法代理发行人进行本期债券的付息工作。涉及债券分别为“16东旭光电MTN001A”和“16东旭光电MTN001B”,总规模合计30亿元。

19日上午,东旭光电公告称,2016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因公司资金暂时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致使上述品种未能如期兑付应付利息及相关回售款项。

据悉,本次无法兑付的债券回售金额约18.7亿元。而根据东旭光电三季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余额为183.16亿元,与康得新相似的存贷双高,不禁令人对账上资金的真实性存疑。

账上趴着183亿,却还不上18.7亿的债?

东旭光电成立于1992年,1996年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2012年改制后,到2016年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本土最大、世界排名第四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商,也是全球领先的光电显示材料供应商。

公告显示,东旭光电在2016年度发行的第一期中期票据共有两个品种,品种一即“16东旭光电MTN001A”,发行规模22亿元,期限为5(3+2)年,附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另一个是品种二即“16东旭光电MTN001B”,发行规模为8亿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5.09%。

今年10月28日,东旭光电公告称,将“16东旭光电MTN001A”未回售部分债券票面利率由4.48%上调至7.48%,即上调票面利率300个基点/bp,投资人回售申请开始日10月30日,截止日11月5日,回售价格100元。

根据公告,11月17日原本是“16东旭光电MTN001A”的债券回售兑付日,因非工作日顺延至11月18日(周一)兑付,投资者回售债券金额为18.7亿元。

令市场疑惑的是,截至9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达183.16亿元,远高于逾期债券规模,为何拿不出钱进行兑付?而在违约一事曝光后,市场也在热议“存贷双高”的东旭光电是否将步康得新的后尘。

关于这次无法兑付,东旭方面给出的理由主要是:受去杠杆影响,现金回流慢,贸易战影响,外部竞争者影响,政府纾困基金和补贴款没有到位,银行抽贷等众多因素影响。最后还提到了账上部分现金(80多亿)归集到财务公司,但部分是受限资金所以无钱还债。

此外,另一只债券“16东旭光电MTN002”也已经处于回售中。该期债券发行规模17亿元,11月13日,东旭光电公告称,投资人回售申请自2019年11月13日开始,至2019年11月19日截止,行权日在今年12月2日,未回售部分债券利率将从5%上调至8%。

东旭光电目前共有4只债券,除了上述三只债券之外,还有一只“15东旭债”,当前余额9.56亿元,票面利率6.8%,将在2020年5月19日到期。东旭光电4只债券余额合计56.56亿元,一年以内面临行权的共有3只债券,合计48.56亿元。

频繁融资钱都去哪了?

康得新、东旭光电的“爆雷”事件,都有一个相似的特征,就是账上趴着大量的现金,但是总有一笔债务还不起。种种迹象表明,东旭光电很可能步康得新的后尘,成为下一个大股东挪用资金,结果堵不上窟窿而爆掉的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东旭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旭集团”)为东旭光电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了15.97%,实际控制人、董事长为李兆廷。除东旭光电外,东旭集团旗下还有东旭蓝天和嘉麟杰两家上市公司。

截至2018年底,东旭集团总资产逾2000亿元,员工逾1.6万人。东旭集团2019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集团账上的货币资金为564.31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29日,东旭集团累计质押东旭光电79,964万股,质押数量占其持股比列的87.39%;累计质押东旭蓝天57,667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9.35%;累计质押嘉麟杰845万股,占其持股比例的100%。

东旭集团除了将其旗下三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基本都质押外,公司在债券市场上也是大张旗鼓,从2015年到2018年都在发债,且债券票面利率也是呈升高趋势。

股权质押、年年发债还不“解渴”的话,就只能寻求短期借款。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东旭集团短期借款为151.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218.64亿元,流动负债合计821.46亿元。目前东旭集团总债务高达1291亿元。

东旭集团近几年通过并购在光电材料显示、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房地产等领域均有涉猎。除此之外,集团在大规模募集资金后资本市场运作也是极广,包括了对上市公司嘉麟杰的收购,西藏金融租赁、金鹰基金及部分农商行等金融资产的投资,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在环保、TMT等方面的股权投资。在这些年高速发展过程中,东旭集团由一家专有设备制造企业已经横跨金融实业地产的巨型企业集团。

2016年之后,随着平面显示行业技术迭代更新的加剧,沉湎于资本运作的东旭集团由于新业务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营业务利润日渐下滑。集团发展陷入依赖资源扩张推动的境地之中。而屋漏偏逢连夜雨,随着资本市场供给能力的趋弱,债务依赖型的企业终于抵挡不住风雨的侵蚀,如同朽木一般轰然倒下。

值得一提的是,与违约公告同时发布的,还有国资的入股。据悉,东旭光电第一大股东东旭集团的控股股东东旭光电投资有限公司拟向石家庄市国资委转让其持有的东旭集团51.46%的股权,这可能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东旭光电自11月19日起停牌。

有业内人士认为,部分企业家以发展实业的幌子,把发展企业的资源转而从事了资本运作,结果鸡飞蛋打,企业的主营停滞不前,资本运作反而成了负担累赘。最后却希望国家兜底承担损失,把政府纾困基金和补贴款作为救命稻草。而这类企业在此前的一些资本运作中几乎都存在违规行为。

东旭的钱究竟都去哪了?《经鉴》将持续关注。

《经鉴》上市公司研究课题组综合自:上清所官网、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新中产财富指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