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蔬菜嫁接的興起

說到嫁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木本果樹的嫁接,的確如此,草本蔬菜的嫁接直到近代才發展起來。20世紀20年代,日本和朝鮮為了解決西瓜重茬問題,開始研究用葫蘆作為砧木嫁接西瓜苗,來預防西瓜的連作障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蔬菜嫁接

我國的蔬菜嫁接技術從上世紀60年代才開始推廣,其中黃瓜、茄子、西瓜等作物研究的較早,辣椒的嫁接起步於上世紀90年代,雖然起步晚,但也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辣椒疫病

辣椒的病蟲害較多,例如灰黴病、白粉病、疫病、白粉蝨等,其中疫病尤為嚴重,在辣椒種植物受疫病侵害後,會減產30%左右,嚴重的或造成絕收,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黴菌引起的一種“土傳性病害”,過去傳統的生物防治及化學防治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影響了辣椒的種植效率及效益。而通過抗疫病的砧木嫁接辣椒苗後,能夠簡單、高效的防治辣椒疫病的發生。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辣椒種植

蔬菜嫁接的原理

蔬菜嫁接是將一種蔬菜的莖或芽,接入到另一種蔬菜的莖上,兩種植物的創傷面癒合後,共同生長。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蔬菜嫁接

嫁接關鍵在於兩種植物必須具備“親和性”,也就是兩種植物的種源關係上是相近的,否則兩種植物發生“排異現象”,接穗不容易存活,嫁接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蔬菜嫁接對砧木的選擇格外重要。

例如尖椒的砧木常選用根系發達的野生或半野生辣椒,如國內的格拉夫特、PFR-K64、LS279、PFR-S64品系及歐洲的塔基品系等。

辣椒嫁接的方法

適合辣椒嫁接的方法比較多,如劈接法、靠接法、插接法、套管接法等等,每種嫁接方法所需要的條件不同、效率不同、成活率也不同,今天大鄉主要介紹劈接法、插接法及套管嫁接法,大家可以根據自身條件加以選擇。

劈接法

所謂劈接法是指將辣椒砧木的莖斷面從頂端劈開,然後將削好的接穗插入劈開的切口,然後,用嫁接夾固定好。但是由於接穗跟砧木苗的粗細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所以劈接法又區分了“半劈接”和“全劈接”。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劈接法

全劈接是將砧木苗的莖斷面整個切開,適合接穗粗細跟砧木苗相近的情況。半劈接是將砧木苗的莖斷面切開橫徑的50%左右即可,適合接穗較細的情況。

劈接法的接穗離地面有一定的距離,不容易被土壤中病原菌侵襲,有利於防病,提高成功率。但劈接法操作工序較多,效率較低,一個人一天能完成600-800株的嫁接苗。

劈接法的辣椒接穗要求真葉在3-4片,並且肥厚無蟲害,砧木要求真葉4-5片,砧木苗高度在10釐米以上。

插接法

插接法是將砧木苗用竹籤在其頂端或上部插出一個小洞,辣椒接穗削好後嵌入砧木小洞內。插接法的接穗跟砧木苗的接觸面積較大,便於砧木跟接穗之間交流營養,使接穗更容易成活。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插接法

插接法操作工序較少,效率較高,每個人每天可嫁接900-1000株。但插接法需要較小的接穗,一般處於幼苗期,接穗要求長出2片真葉,砧木真葉數量在3片左右,高度6釐米以上。

套管嫁接法

套管嫁接法是近幾年才出現的一種嫁接方法,它是對貼接法的一種優化,傳統的方法是用嫁接夾固定,套管嫁接法是用一個長度月1.5釐米左右的C型塑料套管來固定。

詳解“嫁接技術”在辣椒種植中的應用

套管嫁接法

塑料套管靠向內的彈性張力,能夠緊密地束縛住接穗跟砧木的接觸面。最主要的是,塑料套管的向內的張力較夾子的力度小,隨著砧木及接穗的生長,塑料套管能隨著嫁接部位的生長而增大開口,最後能自然脫落,提高了管理效率。

嫁接後管理

辣椒苗嫁接後需要經過8-10天的過渡期,以使嫁接創傷面得到癒合。嫁接後接穗的營養及水分主要靠砧木來供應,對環境的溫度、溼度、光照有較高的要求。

嫁接後的苗床的溫度控制在25-30℃,溫度過高,辣椒幼苗容易失水枯萎,溫度過低會影響嫁接部位的代謝速率,不利於創口的癒合。

嫁接後的苗床要保持較高的溼度,溼度前三天控制在90%以上,後續幾天保持在8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在保證高溼度的同時,還要通風,當嫁接苗適應後,沒有萎蔫現象時,要做到全天通風。

關於光照,嫁接後的幼苗不宜陽光直射,防治溫度升高,失水嚴重。剛嫁接後,可採用遮陰網進行遮光處理。隨著幼苗的適應,可逐漸增加光照時間,最後達到正常光照時,幼苗不發生萎蔫。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