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驶离海岸线的海岸警卫队

隶属国土安全部的美国海岸警卫队(US Coast Guard),其职责为负责美国境内的海事安全、海上安保及海务管理等事宜。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美国海岸警卫队正在驶离其理应值守的美国海岸线,在西太平洋上以各种形式频繁出现,给亚太地区的和平带来严重威胁。

2019年以来,美国海岸警卫队两艘大型传奇级巡逻舰在亚太水域陆续亮相,先是伯索夫号(Bertholf)在中国东海频繁进入中国专属经济区“巡逻”,随后又派遣斯特拉顿号(Stratton)与美国的亚太“朋友圈”进行演习训练。截止到2019年9月1日,停泊在新加坡森巴旺海军基地休整的斯特拉顿号经多次演练后蠢蠢欲动,预备随时进入中国南海再次执行所谓“执法巡逻”的任务。

美国:驶离海岸线的海岸警卫队

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前世今生

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始建于1915年,由缉私船局和救生队合并组成。此后的数十年间,航务局、灯塔局、轮船检查局等部门和部门职能先后并入,至2003年隶属国土安全部,海岸警卫队已经成长为具有“执法机构”和“武装部队”双重身份的武装力量。

海岸警卫队能够兼具“执法机构”和“武装部队”双重身份,源于美国立法授权的精心设计。《1915年海岸警卫队法案》明确规定美国海岸警卫队是武装部队,但又授权其为美国联邦执法机构,。而根据1878年6月18日,美国颁布的《地方保安队法案》以及2013年美国国防部长颁布指令,对《地方保安队法案》进行补充,美国其他四大军种并无执法权限。这种法律构架,使得美国海岸警卫队成为唯一被授权执法且不受美国国防部约束的武装部队。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和中国海警执法队伍日益壮大的时代背景下,当美国海军无力应对或不方便应对低级别海上冲突时,具有“执法机构”和“武装部队”双帽属性的海岸警卫队便成为美国用以遏制中国海上主权维护力量发展的“新工具”。

波索夫号的“航行自由行动”

2019年1月20日,美国的伯索夫号巡逻舰从加州阿拉米达基地开航前往西太平洋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这是海岸警卫队大型巡逻舰首次部署到亚太地区。2月16日开始,伯索夫号从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出港,进入宁波以东海域进行巡逻,并宣称海岸警卫队此次巡逻部署系美国为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对朝鲜制裁决议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巡逻主要为监视和防止“朝鲜非法走私活动”。3月12日,波索夫号被发现在距离中国浙江温州180海里外的海面上航行。3月24日,该舰和美国海军驱逐舰柯蒂斯威尔伯号(Curtis Wilbur)一起穿越了台湾海峡。1949年—2019年,美国军舰穿越台湾海峡多达16次,本次是第一次海军军舰与海警船组合穿越,可以说本次穿越标志着美国海岸警卫队与海军在亚太地区的“国家舰队”新模式进入实施阶段。此后的大部分时间,波索夫号继续在东海地区巡逻。5月14日,伯索夫号参与菲律宾海岸警卫队的联合演习,演习地点设在距苏比克湾50海里的中国黄岩岛附近。据菲律宾《每日问讯者报》称,距离美菲海警船演练地点不远处,两艘中国海警船对演习进行了监控,其中一艘一度距离菲律宾海警船2.9海里。波索夫号的“执法行动”持续半年,到6月26日,该舰正式结束其为期半年的海外部署任务返回加州。

美国:驶离海岸线的海岸警卫队

美国斯特拉顿号的“亚太朋友圈”之旅

早在今年4月,美国海岸警卫队亚太地区的女司令官费根中将在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中即称,另一艘海岸警卫队的巡逻舰斯特拉顿号(Stratton)今年晚些时候也将部署到亚太地区,重点参加美国与其亚太伙伴国家的训练及巡逻。今年6月以来,该海警船在亚太地区频繁活动,自6月12日斯特拉顿号从加州阿拉米达港出发以来,先后与澳洲、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的海上执法力量进行联合演习和训练,至今年9月1日,斯特拉顿号进入新加坡森巴旺海军基地进行休整。从斯特拉顿号的航行轨迹可以看出,截至目前,该舰尚未像其姊妹舰伯索夫号一样在中国南海以及东海海域开展其所谓的“执法”活动,但有较大可能性,该舰后续会进入中国沿海水域,使得美国海岸警卫队“离岸执法”成为常态。

美国:驶离海岸线的海岸警卫队

美国海警船的亚太之旅——“执法”还是另有所图

事实上,早在2016年,时任美国海岸警卫队副司令的查尔斯·米歇尔中将就提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应把警卫队派到南海地区。同年11月30日,根据美国之音电台网报道,美国海岸警卫队司令保罗·楚孔夫特在接受采访时称,美国海岸警卫队可像中国海警那样在争议海域“打头阵”,且不至于造成太紧张的气氛,所幸这样的建议并未获得时任总统的奥巴马的批准。然而随着主张“美国优先”政策的总统特朗普上任,美国插手南海的力度不断增大。2017年1月,保罗·楚孔夫特上将在接受采访时称:“我已经和海军作战部长讨论过在南海及相关地区永久部署海岸警卫队的设想。这将有利于拓展我们同越南、菲律宾以及日本的工作关系。我们也可以直接同盟友开展航行自由演练。”

综合上述媒体报道可以看出,相对于美国宣称的为执行联合国对朝鲜制裁决议的“努力”和“贡献”,美国海岸警卫队的真实目的显然不止于此:首先,近年来面对中国海警船对沿岸主权维护力量迅速增强的态势,美国海军应对乏力,且师出无名,而美国海岸警卫队以执行联合国对朝制裁的名义在中国沿海频繁出现,尽管不会对中国海警船的执法造成实质干扰,但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美国在中国海域的军事存在。其次,近年来美国一直指责中国在南海水域借助海警与民兵的力量,形成“灰色地带”,美国部署海警力量到这些水域,以其自己的灰色地带来对抗其所指责的中国“灰色地带”,相对于以美国海军对抗中国海警的模式更为灵活,且有利于避免冲突升级。再者,美国海岸警卫队通过与其亚太盟友的密切合作,加强了对中国沿海邻近国家的海上力量的扶持,试图使这些国家有能力挑战中国在南海岛礁以及其他相关海域的管辖权。

可见,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亚太之旅并非善意履行国际义务,更多的是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利益服务。

美国:驶离海岸线的海岸警卫队

美军P-8A海上巡逻机,来源:www.ainonline.com

美国海岸警卫队“亚太之旅”违法性分析

美国宣称其海岸警卫队在中国海域的行为系执法行为,但从国际法角度来看,美国海岸警卫队的跨界执法已经挑战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针对公海部分,公约赋予各国航行自由之权利,但无执法之授权。公海之上正常悬挂船籍国国旗航行的船舶并无接受其他主权国家武装力量、执法船只、人员进行检查的义务,正如1958年《公海公约》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常设国际法院在“荷花号案”中阐述的一般原则:“公海上的船舶,除受船旗国管辖外,不受其他国家权力的管辖。”不仅如此,已经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公约》所确定的习惯法规则中可在公海上普遍管辖的仅有海盗、贩卖奴隶、非法广播等违法行为,并不包括违法运输和贸易。进出朝鲜的船舶仅是因为可能涉及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决议,并无涉嫌海盗、贩卖奴隶等国际罪行。

我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大校在2019年4月25日国防部记者会上,回答记者关于美国海岸警卫队在中国周边海域警戒巡逻的问题时说道:“某些域外国家不断花样翻新,强化前沿军事存在,推进地区‘军事化’,不仅损害沿岸国家安全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笔者认为,美国海岸警卫队违法巡逻不仅仅是“花样翻新”,更是驶离了本应值守的美国海岸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