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为何能挤进广东高校“前三甲”?

奋斗者207699967


当然是因为深圳大学实力很强。

深圳大学是标准的“双非院校”——非985非211,但在排名中却碾压了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两所211高校,位列第三傲视群雄,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时候我们区分名校的标准一般看是否是985/211高校,双非高校直接被排除在外。但这是不对的,马克思教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们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985/211好吗?当然好。所有985/211都比双非院校好吗?那可未必。这些老牌名校中也会有因为地域因素或者教学实力等各种原因走下坡路的,而双非院校中也有自己奋发图强天天向上的,深圳大学就是其中翘楚。

深圳大学非常年轻,建校只有36年,在我国一众高龄名校中像个没长大的孩子,但这个孩子却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着。深圳大学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2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

深圳大学综合实力排名也在不断上升,已经多次挺进全国高校前一百名,在2019上海软科最新排名中位于58名,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深圳大学的建筑学很厉害,是建筑“新八校”之一,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深圳大学的建筑学挺进全国高校前21名。另外,深圳大学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实力也很强,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光学工程等,所以深圳大学的建筑学和信息技术类专业非常值得高考考生报考。

深圳的地域优势也影响了深大的排名。

众所周知,深圳是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高度发达的城市,现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比翼齐飞的工业发展格局,在近30年时间里,高新技术产业已逐步发展成为深圳经济的第一增长点和第一大支柱产业。深圳正在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深圳目前已形成了以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群。2013年,深圳15家企业入选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华为、中兴通讯、腾讯、长城计算机、创维、康佳、华强、赛格、宇龙、金蝶等一大批电子信息企业,在深圳迅速崛起,代表了深圳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实力,展示着深圳电子信息行业的强大形象。

而电子信息类专业正是深圳大学的王牌专业,高考考生选择深圳大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深圳既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相关技术,毕业后可选择的机会也更多,能发展的平台也更大更广,有百利而无一害。


高考志愿专家


深圳大学为何能挤进广东高校“前三甲”?

在2018年校友会大学排名榜上,广东高校的前三甲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从此,深圳大学正式挤进广东高校前三甲,不再是“小四”、“老五”。

深圳大学成立于1983年,到现在仅仅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排名上却把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等211大学踩在脚下,为何深圳大学能发展得这么好呢?

毫无疑问,深圳大学能得到这么好的发展,离不开它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深圳大学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众所周知,深圳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的一线大城市。深圳大学作为以经济特区命名的大学,自然得到了中央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中央的支持下,深圳大学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援助,有了这些名校的师资力量支持,深圳大学能不起飞吗?

事实证明,深圳大学也相当“争气”,在清华北大这些“大佬”的带领下,到现在已经有多个硕士、博士授权学科,培养出了马化腾、史玉柱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校友发迹之后,又不断地回馈深圳大学,加快了深圳大学的前进步伐。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您,谢谢~


教育最前锋



6月19日,QS全球教育集团正式发布了2020年世界大学排名,深圳大学首次上榜,世界排名701-750,在中国内地高校中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四所高校并列排名第32名;在广东高校中位列第3名,仅次于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而且在公认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榜单上,深圳大学均已进入主榜,深圳大学成为“内地进步最快的高校之一”。

深圳大学能挤进前三甲,这是预料之中的事:

一、起点高

深圳大学虽然1983年才成立,但成立伊始,北大援建其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其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其经济、法律类学科,迄今为止,这些学科在深大仍占有优势地位,可见这样的高起点,恐怕内地再无第二所非985、211高校所能比拟的。

二、定位高


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十二五”期间,深大人才培养规模质量、科学研究总量水平快速提升;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学校声誉不断提高。“十三五”规划提出“立足深圳,面向国际,依托港澳和珠三角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引领社会进步发展”的发展定位,以及“通过5到10年建设,使深圳大学综合实力进入广东省高校第一方阵、全国高校前五十位、全国地方高校前三甲,初步实现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在中国校友会网“2014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行榜”上,深大列第98位,较2013年的第117位有显著提升。所以今年深大能挺进全国地方高校前三甲,不足为奇。

三、财力雄厚

深大财政实力雄厚,每年来自深圳市ZF 7亿的拨款,还有国家拨款及各界社会人士尤其是校友如马化腾的赞助,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最直接的资金保证;深大的硬件环境在全国一流,而且在深大上研究生,完全不需要向家里的要钱,而且会有一笔客观的存款,对各类人才极具吸引力。

四、人才战略


深大从创立伊始,就把吸引人才放在突出的地位,迄今为止,引进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6人(含短聘5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4人(短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两院院士1人(短聘),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中组部“千人计划”63人(含青年千人35人、外专千人1人),长江学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这样的一所特别注重吸引顶尖人才的大学,尽管非常年轻,一却充满了朝气和活力,使得深大成为一所发展、进步特别快速的大学。

五、学科进步快速


到2017年,在教育部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深圳大学共有28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的数量,居广东省第四位,仅次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已经多过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省内强校。其中,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化学依次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

六、地位优势显著:

立足深圳,依托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了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的一流大学,助推深大提前实现挺进省内三甲的目标。而且深圳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不仅培养出来了马化腾等亿万富豪校友,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也非常高,这与深圳大学的地理优势是分不开的。

七、中国最能造富的大学



2018年4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了国内“最具财富创造力大学”的排名,深圳大学力压清华北大,成为中国最能造富大学!




八、一流公司的大力支持


深圳集中了许多中国乃至世界一流的it行业的公司,如华为、大疆无人机、腾讯,等等,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才的需求巨大,并且马化腾所在的腾讯也设立在深圳市中,对于母校自然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就在今年9月份,腾讯毕业自深大的四位创始人向深圳大学捐款3.5亿,作为深圳大学人才基金的启动资金,促进深圳大学的人才培养。此外,腾讯还在深圳大学中设立了腾讯创新娱乐部,为深圳大学的优秀计算机人才提供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能力优异者有机会去腾讯公司参加实习。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腾讯公司中深圳大学的毕业生是人数最多的。


九、一流的校友


深大的知名校友有:

史光柱 一级战斗英雄,全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张志东 腾讯创办人、IT传奇人物

马化腾 腾讯公司创办人、QQ之父

陈一丹 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终身荣誉顾问

许晨晔 腾讯主要创始人、首席信息官

史玉柱 巨人网络董事长、脑白金之父

彭少彬 新浪副总裁、微米执行董事兼CEO、新浪微博研发人

周海江 江苏红豆集团总裁

郭跃 乒乓球奥运冠军

张悉妮 90后作家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青年一代阳光文学掌门人

林培源 柯艾签约作家、两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

……

一流的校友,众星拱月也把深大抬上一流大学的行列。

总之,深圳大学占据了天时、地利与人和,另外,一所大学发展所需要的要素,资金与人才、人性化的管理它都具备。将来的深圳大学,就跟深圳特区一样,会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会给我们带来非一般的惊喜, 让我们拭目以待!


熊宝情感


深圳大学的境遇,如果要拿一个明星来相比的话,大概和演艺圈的刘亦菲差不多。二者都是自带资源的选手,但成也资源败也资源,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提到深圳大学,大家想到的就是有钱,似乎除了钱,就一无可取;提到刘亦菲,大家想到的就是神仙姐姐,似乎除了美貌,也什么都没有。



但是对于一所新兴的大学来说,没有钱那是不可能发展的,没有大楼就请不来大师,这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女明星也是一样,没有美貌的话,就没有敲门砖,估计连演艺圈的门都找不到。

但在这个世上,有钱的学校,也不止深圳大学一家;长得好看的女明星也不止刘亦菲一个。最终能被大家认可,肯定也不能完全说是钱或者美貌在起作用。

在新生的女明星中,刘亦菲一步步走来,其努力程度也是有目共睹。如果没有英语和武打功底、没有拍那么多不同类型烂片的尝试,应该也拿不到迪士尼花木兰公主的天字第一号资源。



深圳大学也是这样,处在深圳这么一个经济特区,深圳大学继承了特区的优良品质。这种优良品质概括起来说就是务实,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只要是能够引进高端的人才,只要是能够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深圳大学就可以不计成本的去做。这当然得益于特区的财大气粗,但是钱再多也有花的地方,能够把钱花在教育上,花在人才引进上,花在改善实验条件和教学环境上,这就是了不起的。

从深圳大学目前的实力来看,大概处在中下游985的水准,对于一所市属地方院校来说,这样的成就非常令人鼓舞。只要深圳大学继续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前景应该会更好。不过根据我自己的切身体会,深圳大学的行政管理效率还是太慢,一些手续流程仍显繁琐,这和国内顶尖的院校还是有差距的。这些问题就不是钱能解决的,需要校内的领导们锐意改革才行,当然这是后话了。


上庠


钱多!钱多了就可以请到好教师,钱多了科研经费足,学校硬件建设好,可购先进设备仪器,可重赏科技人员,可积极与外交流,可提供高额奖学金,招生质量高!


用户天上飘


这个是不可能的事情,广州垄断了教育资源。不管211和985都没深大的事。由于受香港影响,深圳除开公务员大部分企业这样招人才,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毕业生以懂粤语优先为主。连外企也一样,如果深大毕业生不懂粤语,广大懂粤语则广大优先。也就是说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是一个级别。但如果离开广东深圳大学是毫无知名度的。和国立字头,华南字头,广东字头的本科无法相比。


杰伦世界


当年高中同班的同学,去广州的大学和去深圳大学的,毕业后也分别留在广州和深圳发展,毕业10年后分化确实非常大。虽然其中有城市自身的原因,深圳的经济发展要比广州好;也有人本身的因素:广东省内非深圳生源去深大读书又愿意留在深圳的,都是比较有志气的。要不然就受不了深圳外省文化的排斥了。


这跑很厉害


广东前十不入吧,还三甲。论名气还不如广州大学,更不论广州一堆985 211了


城市竞争力


发展资金雄厚、深处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地带。

所说的“前三甲”从某种程度上说算是一种预判和期待,具体学科实力情况未必比两所211院校好,但就业机会确实更多,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衡量标准。

广东一共只有两所双一流、985大学: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还有两所211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

地理优势:暨南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均位于,而深圳大学地处经济发展特区,背后是深圳市政府。在19年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是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并且去年粤港澳大湾区现代轨道交通协同创新中心也在深圳大学成立。

资金优势:去年马化腾团队捐款3.5亿给深圳大学,类似的还有像李嘉诚前后耗资80亿建设汕头大学,可想而知教育发展资金的优势给学校带来的支撑。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离不开大学辛苦培养的人才。

深圳大学:学科实力到底如何?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深圳大学有10个学科是在B-以上(位次百分位在前50%),18个学科在C+及以下。如对比学科建设实力,深圳大学实际上还和暨南大学有差距。

因此深圳大学实际上在长远发展的角度上会更强,但目前来看还处于发展阶段。


高考志愿木子老师


广东省的高校前三甲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往下排应该是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以上十所高校属于广东省的名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