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为人子女,不少人都希望父母长寿,这既是我们对父母的一种美好祝愿,也体现了子女的一份孝心。不过话虽这样说,但是不少子女在父母年老后却没有起到应尽的赡养父母的责任,反而把父母长寿当成一种负担。

父母过于长寿,对于孩子来说是福还是祸?

张先生家中就有一位近百岁的老母亲,母亲生下了兄妹7个,但是老人几十年的养老问题却都落在了张先生这个小儿子身上。一是因为当地向来就有小儿养老的传统,再就是兄长和姐姐大部分都长居外地,多年不回来。按理说,儿女不在身边养老,寄些养老钱给母亲也是理所当然,但是一直到老人临终,也没有收到几回儿女给的养老钱。

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只有一个儿子给养老,家境又不好,老人便只靠一些补助为生,就这样一直活了漫漫近百岁。同村的人都羡慕老人的长寿,却无人看出这位母亲的煎熬与辛苦。

老人年轻时面容姣好,手脚利索也是村子里出了名的一把干活好手,后来一场自然灾难,当年家家食不饱腹。几个子女也跟着一起逃往外地,就只有老人和丈夫和留下来的小儿子。再后来老两口辛苦操办小儿子结了婚,本来以为几个孩子都已经稳定了下来,到了可以享清福的时候,老伴又在去看望大儿子的不久后去世,刚好就死在了大儿子新买的房子里,儿子虽然没说什么,但是儿媳则是嫌弃的不得了,跟丈夫闹了好些天才罢休。

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母亲知道这件事后,又恨又恼但是也没有办法,儿子在外地本就无依无靠,好不容易成家立室。又怎么能忍心拆散两人。这也让老人意识到了一点,儿女都家立业了,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了更多的身不由己。所以处理完老伴后事,老人也再没提去其它孩子那住一住。就这样和小儿子相依为命几十年。

而小儿子因为母亲年迈,太依赖自己,也只能在家种地,不敢外出。再加上晚年后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多半时间都用来照顾母亲。家里没有额外的收入,再加上自己也要抚养妻儿,就这样小儿子的日子也一直过的紧巴巴的。

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亲情终究是会被时间磨灭的,到老人近百岁的时候,直到自己去世也没再见到其它子女一面。

所以对于张先生来说,年迈的母亲是依靠但也是负担。

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对于家庭而言哪些老人长寿反而不被看好养老问题?

一,久病的老人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子女成家立业之后,不仅要在外奔波,还要照顾妻儿,如果老人身体不好,不仅会给儿子造成负担,还很容易消磨掉亲情,毕竟长时间照顾老人吃喝拉撒也是一件跟磨练意志的事,不是每个儿女都能如此有耐心。

二,过于强势的老人

一些老人年轻时就争强好胜,年老后也喜欢斤斤计较,他们把孩子事无巨细照顾自己当成应尽的义务,却不体谅儿女的辛苦,很容易和子女闹矛盾。

三,索债式父母

父母年老后,大多都体谅儿女的辛苦,尽力帮持子女,但是也有一些老人,做父母时就不及格,一碗水端不平不说,还经常对子女提出高标准。极尽苛责。

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哪些长寿父母是家庭的福分?

1.积极乐观的老人

积极乐观的老人不仅能体谅子女的难处,也能更好的融入子女的生活中。晚年生活也都比较幸福。

2.不随便插手子女家务事

老人能拎清份外事,懂得把握尺寸,不随便插手子女家务事,这样的老人往往晚年生活也更幸福。

3,身体健康的老人

老人身体健康也会大大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毕竟老人长寿时,子女大部分也都年事已高了。照顾父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人寿命长,对孩子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现实残酷又扎心

我是一位高级育儿师,同时也是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关注孩子成长的那些事,让养儿育女变得更轻松,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记得请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