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且有多重要,為啥龍且一死,西楚霸王項羽就知道自己離滅亡不遠了?

歷史中百科


龍且的生死,確實關係著項羽的成敗。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龍且在項羽最為危機的時刻,被項羽委以重任。項羽把他僅有的三十萬軍隊中的二十萬,全部拿出來給了龍且,讓他去齊國阻擊韓信去了。

項羽僅僅留了十萬的士兵和劉邦對峙在滎陽一代。

這也就是說,決定項羽和劉邦勝負的人,就是龍且和韓信了。

所以說龍且的勝負,直接決定著項羽的成敗。同樣韓信的勝負,決定著劉邦的生死。

不得不說這是強者和強者之間的較量。

我們都知道韓信是不世處的軍事天才,他在攻打齊國之前,已經拿下了魏國,代國,趙國,燕國也歸順了韓信。

尤其是韓信經過趙國的時候,他用三萬人馬,打敗了趙國二十萬軍隊。這個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讓韓信一戰成名了。

但是,即使這樣的韓信,龍且一直也是瞧不起他的。

因為龍且對韓信有所瞭解,他覺得韓信不是他的對手。

原因就是韓信早年的時候,追隨過項羽。項羽讓韓信給他看大門,當執戟郎。

龍且去找項羽的時候,都會見到看門口的韓信。

所以,他壓根就看不上韓信。

當然了龍且也有看不起韓信的理由,原因就是他是一名驍將。項羽帳下有五大名將,龍且就是其中之一。

我們都知道英布是項羽帳下的一個很厲害的角色。

但是,英布在背叛項羽投靠劉邦之後,是龍且帶著士兵,把英布的全家都給殺光,然後把英布給逼到了劉邦所在的滎陽。

可以說龍且就是項羽的左膀右臂,這樣的他一直高高在上,和韓信一比,他當然是看不上韓信的了。

不過,龍且不知道的是,他再厲害也是一個四處打野的小角色。韓信才是真真正正的大咖,韓信才是軍事奇才,才是名垂千古的那一個。

韓信要攻打齊國,龍且帶著項羽給他的二十萬大軍來阻擊韓信。

在戰前龍且就告訴自己的部下,韓信這個人最膽小怕事,像一個女人。所以,打敗他還是很容易的。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龍且的想法。

韓信知道龍且被項羽派來阻擊自己的時候,他就想到了若是戰勝龍且,其實動動腦袋就可以了。

龍且莽夫一個,不足為懼。

我們都知道韓信很擅長用水打仗,所以,他就把目光放在了濰水河上。

在大戰之前,他命令人把濰水河給堵截住,大戰的時候,尤其是龍且的部隊,經過濰水河下游的期間,他命令將士們把堵截濰水河的水給放開。

龍且的部隊,基本上就被大水給沖走了。龍且也戰死了,項羽的二十萬大軍,就這樣被韓信給輕而易舉的幹掉了。

當項羽聽說龍且失敗之後,他肯定知道自己離失敗也差不多了。

畢竟他只有十萬人馬了,韓信加劉邦的軍隊還有六十萬,若是韓信拿下齊國,和劉邦前後夾擊自己,那麼,自己肯定是必敗無疑的。

結果,沒用多久,韓信發動垓下之戰,項羽就真的失敗並且自刎烏江了。


不才講史


簡單來說,重要的不是龍且,而是他是帶的二十萬楚軍。

龍且這個人,一看名字就挺特別,畢竟這個姓可不少見,再看事蹟,史書關於他的記載很少,《史記》只記載了他四次戰績,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龍且是一個忠心勇武但並不超絕的武將,至少在秦末漢初那個年代,能夠吊打他的人還有不少。

第一戰:從徵東阿

《史記·項羽本紀》:居數月,(項梁)引兵攻亢父,與齊田榮、司馬龍且軍救東阿,大破秦軍於東阿。

此時龍且從屬於項梁,項梁是楚國實際統治者,從屬於他並不意味著龍且地位低,恰恰相反,司馬這個官職證明了龍且在楚軍內部是頗有地位的,跟項氏家族的關係相當好。

不過之後的亡秦大業龍且完全缺席,要麼是他沒有表現的機會,要麼是他個人能力不行,從記載來看,應該是前者,如果龍且出馬,就算敗了也得記一筆吧,不至於一點痕跡都沒有。

第二戰:敗於定陶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灌嬰)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他軍定陶南,疾戰,破之。

龍且的第二次出場,已經是楚漢爭霸時期了,當時項羽向東攻打齊地田榮,劉邦殺入關中,平定三秦,隨後出關東進,瞄準了防備空虛的楚都彭城。

龍且與項他率軍在定陶阻擊,卻被漢軍擊敗。項他是項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後來擔任柱國,也就是副令尹(宰相),能夠與他一起出擊,足以證明龍且在西楚當中的地位,說明此時他已經被項羽當作心腹中的心腹。

第三戰:擊破英布

英布是項氏家族早期的大將,但他本身不是打工仔,而是帶資入駐的早期股東。對於他這種有自己班底的實力派“手下”,項羽在分封時也不敢把他落下,封其為九江王。

封王后,英布的獨立性進一步增強,此前他都是跟著項氏家族幹仗,楚漢爭霸之初也是站在項羽這邊。

彭城之戰劉邦慘敗後,想爭取更多力量對付項羽,他看出了英布的搖擺,派人去勸說。

正巧項羽也怕人來催促英布出兵,漢使隨何直接闖入,宣佈英布加入了漢王的陣營,英布就這麼被綁上了劉邦的戰船,發兵攻楚。項羽派遣項聲和龍且率兵攻英布。

《史記·黥布列傳》:數月,龍且擊淮南,破布軍。

打了幾個月,英布大敗,投奔劉邦,楚軍取得勝利,卻丟了時間,讓劉邦獲得了喘息之機。

第四戰:濰水之戰

楚漢爭霸的中期,劉邦與項羽在滎陽等地相持,韓信分兵攻略搖擺不定的魏、趙、代等國。到漢四年(前203年)十月,韓信已經擊破齊國數十城,一旦他略定齊地,就可以直接威脅到楚都彭城,抄項羽的後路。

為了不被前後夾擊,項羽下了血本,當時楚軍大致在四十萬人,項羽一咬牙給了龍且二十萬,讓他去幫齊國抵擋韓信,自己帶著十萬在前線與劉邦對峙,剩下十萬用來保證後勤和彭城的守衛。可戰爭的結果卻讓項羽感到絕望。

《史記·項羽本紀》:淮陰侯與戰,騎將灌嬰擊之,大破楚軍,殺龍且。韓信因自立為齊王。項王聞龍且軍破,則恐,使盱臺人武濊涉往說淮陰侯。

龍且與韓信的作戰地點在今高密,韓信事先派人做了一萬多條袋子,盛滿沙土,填塞濰河上流。隨後韓信率一半軍隊涉水進攻龍且,龍且出兵迎擊,韓信佯裝敗退,龍且以為韓信怯弱,率軍追擊。

等到楚軍渡河之時,韓信命人決開沙囊,河水奔流而至,將楚軍截為兩段,韓信率軍猛攻,楚軍大敗,龍且被殺,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一戰沒了大半家底,任誰都得慌,而且經過這一戰,項羽真正明白韓信的可怕,他再也不是那個老喜歡提意見還不被自己採納的執戟郎中,而是能夠殲滅自己精銳的漢軍統帥。

在此之前,無論是項羽還是龍且,都對韓信抱有輕視之心,認為他迅速滅掉的魏、趙、代等國都是渣渣,碰上楚軍精銳肯定死,龍且自己也豪言“吾平生知韓信為人,易與耳。”這才輕易中了韓信的計策。

相對而言,龍且的死或許會讓項羽感到惋惜,但絕不至於恐懼,形勢的崩盤以及韓信的恐怖才是項羽感到末日的根源,所以他立馬派武涉去勸韓信自立,爭取最後的機會。


平沙趣說歷史


龍且是項羽手下大將,他與曹咎、周殷都是楚國大司馬,各分掌楚軍部分的軍權。

劉邦謀士王平曾說過:“忠於項羽的人只有范增、龍且、周殷等幾個人而已,其他人都是可以被拉攏的。”這也可以看出龍且忠於項羽是出了名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加上龍且勇猛,所以項羽也是十分看重龍且。

在公元前205年,也是彭城大戰(此戰項羽以少勝多打敗劉邦,也是劉邦起兵以來最大慘敗)後,項羽更是將手頭的樓煩騎兵悉數交給龍且統帥。這個樓煩騎兵可以說是當時的特種部隊了,項羽彭城之戰以三萬精兵千里突襲,最終速戰速決大敗劉邦五十六萬諸侯聯軍,這三萬精兵有不少大概率就是樓煩騎兵了。在《史記·灌嬰列傳》也記載,楚騎來眾!可以知道項羽當時來的是為騎兵。能夠讓項羽託付給自己手下最剽悍的部隊,這足以見項羽對龍且的看重程度!

公元前204年,龍且統兵十萬攻打叛楚的九江國英布,最終打的英布大敗,英布逃亡到劉邦那。龍且獨自打的英布大敗,這也可以得知龍且的能力是多麼強悍。

公元203年,項羽得知韓信已攻下齊、趙,馬上要對楚用兵,於是令龍且率軍二十萬應戰韓信。

這場戰役是二把手之間較量,龍且是項羽最看重的大將,而韓信則是劉邦最得力的助手,兩軍對陣於濰水,不過此戰龍且被韓信打的大敗,就連自己也是被韓信部將灌嬰的手下丁義給斬首。

龍且會敗,還是敗在自己過於輕敵與急躁了。當時韓信派人做好沙袋,將其堵住濰河的上流。隨後率部分兵馬涉水攻打龍且,之後韓信假裝敗退,騙龍且過將來追。龍且以為韓信怕了,果然追過來,於是韓信立即命人決開堵塞濰河的沙袋,河水衝了過來,而龍且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去,楚軍大亂。於是韓信乘機出擊,打的龍且完敗,龍且身死!

龍且是項羽最器重的將領之一,他死了,項羽又少了一名獨當一面的大將,也見識了韓信是多麼強,項羽如何不後怕!

而龍且大敗,更讓項羽的二十萬大軍全部損耗殆盡,其中樓煩精兵也估計是所剩無幾,如此巨大的損失,項羽如何能不懼怕!

當初項羽不親自去對抗韓信,而是自要龍且去,就是因為他自己要對抗劉邦,還有反叛的彭越。龍且兵敗,不僅沒有達到阻止韓信的目的,而且還讓韓信聲勢大增,而之前被龍且打敗英布也是乘機恢復了過來。龍且身死,導致項羽最終處於腹背受敵的困境,這讓項羽如何能不畏懼!

龍且身死導致了項羽慢慢處於下風,最終確實是逐漸走向了滅亡。


野史共享


龍且作為項羽手下的一員猛將,和項羽情同手足,在一起推翻秦朝暴政的過程中,英勇善戰,很好地配合項羽完成了許多攻城略地的任務。比起先後反叛的英布和彭越等,項羽感情上更信任龍且,他是項羽唯一值得倚重的大將。

項羽原打算派龍且率20萬楚軍攻打齊國反王,結果圍城久攻不下,也沒想到韓信暗中派奇兵來圍點打援,面對韓信的謀略,龍且很顯然太過於自負和輕敵,竟然縷縷中了韓信的埋伏,最後只能戰死也不投降,這說明項羽確實沒看錯人,龍且到死也沒有反叛。

龍且一死,項羽的心裡防線徹底崩潰了,自己手裡的精兵頓時少了大半,只剩下僅有的10萬,面對後來漢軍的60萬大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也因為少了龍且這樣死心塌地的好隊友的配合,導致項羽在戰場一直處於被動,最後被圍垓下,自刎烏江身死國滅!這即是項羽的性格悲劇,少了人和的原因吧!


讓逆襲變得更簡單


進擊de策略師為你解答!


我的答案:龍且戰死,於項羽而言,損失並不僅僅是一員猛將,還有二十萬楚軍。這將使項羽在未來獨木難支,面臨多線作戰和無優勢兵力保障糧草運輸的困境,所以作為“兵形勢”代表人物的西楚霸王又怎能不知敗亡就在眼前呢?



項羽的敗亡有一個繞不開的人物:梁王彭越


後世多認為彭越是中國古代兵家最早採用"遊擊"思想作戰的軍事家,為後世的游擊戰術的形成具有開拓性的指引作用。


  1. 公元前204年,彭越在粱地伺機出戰,不斷攻擊後方楚軍的糧草供應,遲滯了楚軍的進攻節奏,嚴重干擾項羽的軍事部署;

  2. 同年冬,趁項羽和劉邦對峙時,彭越率軍連攻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迫使項羽不得不分兵進行雙線作戰,這極大的牽扯了項羽的精力,也減緩了劉邦的壓力;

  3. 公元前203年秋,項羽領軍暫退夏陽,彭越便趁機攻佔昌邑旁二十多個城邑,繳獲糧食十多萬斛,這對本就糧草不濟的楚軍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彭越,採取避其銳氣擊其軟肋的戰術,在楚漢爭霸的過程中,為劉邦立下功勳,後被列為漢初三大名將之一。



若龍且不亡,二十萬楚軍的主力尚在,彭越的游擊戰術將會黯然失色,項羽也不會深陷糧草不濟的窘境,鎮守南線的楚將大司馬周殷是否叛楚也猶未可知,戰爭的天平究竟倒向誰,誰知道呢?



進擊de策略師


項羽就是勇猛武力計謀性格能力……擴大幾倍甚至十倍N倍的龍且,他倆太像了。 而且龍且與項羽自幼一起長大,項氏是楚國皇族,而龍氏也不差,是楚大夫之後,也是東南名望,韓信指揮打仗上能贏得過龍且,很難贏過項羽,不管有沒有龍且項羽都會敗,項羽敗給了政治,被所有的人圍毆,相比武將士兵項羽更需要的是謀士,而且是懂戰略政治的那一種,要是真正能影響項羽戰勝戰敗的事唯一有名的謀士范增,唯一的謀士項羽還不怎麼鳥他,出的再好的計謀規劃一次次被項羽拋棄,最後以臣子的身份悲痛無奈的留下一句“豎子不足為謀”,明明什麼東西都看得清清楚楚卻無能為力,一步步看著他走向滅亡,不看了😄😄😄


午夜寄出的心


龍且和項羽兩個人是發小,從小一塊長大的朋友。他們之間的關係,也是別人比不了的,你可以把龍且當做是項羽最為信任的人。

到了項羽跟隨叔父項梁反秦的時候,龍且也加入到了項羽的陣營。

可以說項羽能夠推翻大秦王朝,龍且立下了赫赫戰功,他的功勞是僅次於英布的。我們都知道,項羽的成名之戰也是滅秦過程中,打的最為艱難的一戰就是鉅鹿之戰。

鉅鹿之戰英布打了頭陣,立了首功。其次就是緊緊跟隨在項羽身邊的龍且。

到了大秦被滅之後,劉邦和項羽又開始爭霸天下了。

這時候項羽帳下第一大將英布背叛了項羽,加入到了劉邦的陣營。

項羽對英布很不滿,他就派了最為信任的龍且去對陣英布,龍且很給力,他把英布的全家老小全部給殺死了,英布也是吃了敗仗,一個人跑到劉邦那裡,去找劉邦去了。

你看龍且就是這樣一個有勇有謀的將領,連英布都不是他的對手,項羽重用他也正是因為他能堪大用。

但是,令項羽想不到的是,他最看重的龍且,卻成為了導致他直接失敗的第一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楚漢爭霸的時候,項羽的最大威脅就是韓信。

在項羽和劉邦對峙在滎陽寸步難行的時候,韓信另尋僻靜,他一路斬荊披棘,高歌猛進,打敗了魏國,代國,趙國,燕國也投降了他。

當燕國投降韓信的時候,韓信最後的一個目標就是拿下齊國了。對於項羽來說,若是讓韓信拿下齊國來,那他項羽肯定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因為拿下齊國的韓信,就可以和劉邦一起,前後夾擊項羽了。

為了阻止韓信,項羽就派了龍且帶領二十萬大軍,到齊國去抗拒韓信。

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僅僅只剩下三十萬人了,他一下就給了龍且二十萬。這就意味著,此次和韓信的戰役,將是生死之戰。

這一戰當然是十分的重要的了,可是龍且卻沒有意識到這個戰役的重要性。

當龍且到了齊國之後,他給手下的將士說,韓信這個人是個草包,我瞭解他的過去,之前他是給項王看大門的。

總之,在龍且看來,韓信這個人最沒有本事了,他們打敗韓信,那也是輕而易舉的。

上帝欲讓其滅亡,先讓其瘋狂,這就是龍且的瘋狂。

韓信知道龍且到來之後,他不得不格外小心了。但是,對於韓信來說,打敗龍且並非需要用武力,其實用智謀一樣可以戰勝他。

當韓信對作戰的地點考察了一番之後,他就把目光定在了濰水河。

當作戰的那一天到來的時候,他提前讓自己的士兵把濰水河上游的水用麻袋給堵死,然後命令人埋伏在附近。

等到大戰開始的時候,他們看到龍且帶領的士兵,經過下游沒有水的濰水河的時候,他就命令上游的人,把早已堵截的麻袋給挪開,一時之間江水滔滔而下。龍且的半數人馬,都被大水給沖走了。

上了岸的人,也被韓信的大軍給殺了,龍且也死在了亂軍當中。

龍且戰敗的消息,傳到項羽那裡,項羽就知道自己要完蛋了。畢竟此刻的他只剩下十萬人馬了,而自己的對手劉邦集團有六十萬人。

最終我們都知道經過垓下之戰,韓信打敗了項羽,項羽逃到烏江並且自刎於烏江。

所以說項羽的敗北,龍且要負很大的責任。若是他謹慎點,和韓信痛痛快快的打一仗,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呢?

但是,他從來都沒有看起韓信過,所以,最終他失敗了。他的失敗也把項羽的信心給擊垮了,畢竟是龍且把項羽的家底給敗光了。


史學達人


《自由體詩》

——(項羽)

獨木項羽難撐天,興賴龍且忠義臣。

臣死已失左右手,回首一望淚水橫。

淚水橫,心智震,氣數運數不再騰。

單槍力掃終無力,垓下之圍斷了魂。



如若天風


龍且是項羽手下第一大將 還是同鄉個人勇猛僅次於項羽 韓信和龍且正面硬鋼 韓信根本不是對手 計謀方面 韓信甩龍且一條街 項羽也是如此


徐政龍95


龍且[jū](?-公元前203年)項羽帳下的五大名將之一,可以說龍且是項羽五大將之中,最為信任的一個。因為項羽和龍且的關係不比尋常,他們兩個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兩個人都是驍勇善戰之士。

他們因為相互瞭解,相互欣賞而走到了一起。

在滅秦的過程中,龍且的功勞是僅次於英布的。可以說英布若是滅秦過程中,項羽帳下的第一功臣,那麼龍且就是第二功臣。

他們兩個是不差上下的。

後來我們都知道,大秦被滅掉之後,英布背叛了項羽,歸順了劉邦。在這期間對付英布的人一直都是龍且。

龍且把英布的族人全部給殺掉了,就剩下英布一個人跑到了漢中去找劉邦去了。這就是驍勇善戰的龍且,可以說他和英布比起來絲毫不差。

這就是為何龍且被項羽倚重的原因,不得不感慨龍且確實是項羽最為得力的一名虎將。

在項羽和劉邦爭霸天下的時候,龍且也被項羽安插到最為重要的一個位置。他被項羽安排去對付韓信去了。

那時候韓信已經成名了,他不但活著了魏王,吞併了代國,而且還在趙國打了背水之戰,正是背水之戰,他僅僅用了三萬人馬,就打敗了趙國的二十萬精銳部隊。

此戰之後,韓信也成為了那個時代最為傑出的名將,光環可以比肩項羽。

當燕王聽說韓信在背水之戰後滅了趙國,他也就很知趣的投降了韓信。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韓信要進攻最後一個國家,也就是齊國了。若是韓信把齊國也給滅了,那麼他就可以和劉邦前後夾擊項羽了。

項羽意識到了齊國的重要性,所以,他給了龍且二十萬大軍,讓他去幫助齊國阻擊韓信。要知道當時的項羽只有三十萬大軍,他只留下十萬和劉邦在滎陽對峙,剩下的所有的都交給了龍且。

也就是說龍且的勝敗,關係到他項羽的勝敗。

就這樣命運之神把項羽和劉邦之間的決勝之戰,交給了龍且和韓信。

龍且帶領著項羽給他的二十萬大軍來到齊國之後,他覺得這個仗自己無論如何打,都是會取得勝利的。

因為在他看來,韓信只不過是個執戟郎(看大門的),根本就不配和他龍且交手。他還說韓信這個人最是懦弱,總之,他是看不起韓信的。

韓信對於龍且也是瞭解的,韓信知道龍且這個人十分的驕傲,對付他只要出奇就能致勝。

所以,在兩軍交戰的時候,韓信充分利用了濰水河裡的水,他先是命令手下把濰水河裡的水,用麻袋給堵截在上游。

等到兩軍交戰的時候,龍且的大部隊在濰水河的下游通過的時候,他就命令上游的人把堵截水的麻袋給挪開,這樣大水順勢而下。就把龍且的大部隊給衝散了,就這樣龍且的一多半的兵力全部給淹死了。

大將龍且也在亂軍之中被殺了,就這樣韓信很容易的就取得了勝利。

當龍且失敗的消息到了項羽那裡,他就知道自己要完蛋了,因為項羽的士兵只有十萬了,我們在看看項羽的對手,韓信有三十萬,劉邦有二十萬,在加上英布,彭越等人的軍隊,最起碼也有六十萬。

項羽的十萬大軍,對韓信劉邦的六十萬大軍,他無論如何也是難以取勝的。所以,龍且的死亡,項羽也就意識到自己離敗北不遠了。

後來,果不其然韓信和項羽打了垓下之戰,最後韓信勝出項羽逃到烏江並且自刎在了烏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