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省一院呼吸专家:做好这几件事降低感染风险

进入11月份,气候转凉,流感的活动开始逐步增强,将进入流行季节。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数据: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500万重症病例,29~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流感来袭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今天,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邓峥就来帮助大家认识流感,在疾病流行的季节里远离流感。

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省一院呼吸专家:做好这几件事降低感染风险

邓峥

出诊时间:周三上午

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省一院呼吸专家:做好这几件事降低感染风险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

感冒了,到底是流感还是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每个人都得过,就是一般的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可伴发热等呼吸道症状,体温可能就在38度左右。

普通感冒是一个自限性的疾病。大部分人会经历三五天、最多一周,吃药或者不吃药,也就好了。

而流感呢,又叫流行性感冒,它有不同于普通感冒的几个特点:

首先,流感的致病性和普通感冒不同,致病性强,很容易在人群当中造成流行。

其次,流感的全身症状重于普通感冒。流感有很明显的全身症状,除了局部的鼻塞、流涕这些症状,它有明显的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甚至有的病人有恶心、呕吐,症状比较重,而且流感可合并严重的并发症,比如:感染中毒性休克、中耳炎、心肌炎、肌炎、肺炎、脑炎等等。

还有,流感有很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于每年的秋冬,从11月份开始到第二年的3月份是流感的高发季节。

普通感冒常年都会发生,稍不注意受凉、淋雨,都可能会发生,不具备流感的季节性、全身症状重、并发症多、易感性这些特点。

怎么样判断是否得了流感?


普通感冒的症状比较轻,发热的程度大概在38度左右,不伴畏寒、寒战。

流感一定会有高热的症状,多数为39度以上的体温,伴有明显畏寒、寒战。

普通感冒有自限性,大家都有经验,注意休息,免疫功能好的人基本上一周就能够好转了,吃药实际上并不能缩短病程,其实就是减轻一点症状。

得了流感,一开始你会觉得和普通感冒没什么区别,但是你会发现全身症状特别明显,全身乏力,就像全身都散架了。

而且可能会伴发呼吸困难,咳嗽有点血痰,胸闷以及肌肉酸痛等全身其他系统的症状会迅速出现。

流感还是普通感冒?这是你自己可以感觉得出来的,普通感冒扛得住,流感完全扛不住,整个人是坍塌的感觉,用我们云南话叫“癞蛤蟆被牛踩了”,那种感觉就是根本就起不了床。

流感合并脑炎,还会有精神症状,如胡言乱语等等。

有的人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

总之,流感给你的感觉就是:和普通病不一样!

得了流感会怎样?

大家可能没意识到感冒会死人,普通感冒一般很少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是流感会引起很严重的并发症。

如果你不及时的识别它、治疗它,很有可能发生感染中毒性休克,或者精神、神经的症状,或者血小板减少、肾功能衰竭,心脏衰竭等等,甚至死亡。

一旦发现感冒比既往得过的普通感冒要重,而且用普通的感冒药管不住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就医。流感季节发生以下情况:

(1)发热伴咳嗽或咽痛等急性呼吸道症状;

(2)发热伴原有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

(3)婴幼儿和儿童发热,未伴其他症状和体征;

(4)老年人新发生呼吸道症状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伴或不伴发热;

(5)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或低体温。

一个小小的流感就会导致人死亡!

这就是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不同。

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流感是所有人群普遍易感,没有哪一种人群不容易患流感。

但是,有几类人群得了流感容易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容易导致死亡。

·6岁以下小孩,尤其是两岁以内的婴幼儿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孕妇

·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比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肾病,或者有肿瘤背景的人,或长期吃免疫制剂的激素,这一类人群也比较容易发生。

·体重指数大于30(体重指数=身高/体重的平方)

这几类人群一旦得了流感,可能很快就变成重症,是易患急危重症的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来袭之前就要开始预防。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

这个大家可能都知道了。

那么,流感疫苗会不会让我们变成“小白鼠”?

当然不会,流感疫苗就连孕妇都可以接种,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流感病毒的变异性特别大,今年流利的是一种亚型,明年流行的不一定是相同亚型了,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都可能有差异。而且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疫苗保护期为6-8个月,即使同一种病毒,次年保护性也会减弱消失,所以必须每年流感流行前都要接种流感疫苗。

什么时间接种流感疫苗?

11月份,流感的流利季节就来临了。

等到流感已经开始流行了才去接种,这时你可能已经感染了。

流感疫苗需要两周至四周左右才开始起作用,一定要提前接种。

流感疫苗的最佳接种时间是11月以前,就是9、10月份。

疫苗一直持续半年到8个月的保护,刚好可以度过流感的流行期。

当然,超过了11月也还是可以接种的,因为你不一定是在那个期间感染。

哪些人更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在流感季节流行期间容易发生重症的高危人群。

·6岁以内的小孩

·65岁以上的老年人

·孕妇

·有慢性病、基础病的人

·还有肥胖的病人(体重指数大于30)。

在流感季节来临之前,建议大家最好去接种一下流感疫苗。

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预防流感的小妙招?

流感的传播实际上是通过飞沫和接触来传播,所以个人的卫生习惯很重要。

·从人多的公共场合回来后,还有与他人握手交往接触后,一定要注意洗手,这是有效预防方法。

其实,流感病毒对外界的抵抗能力没那么强,对紫外线、普通消毒剂、沸水很敏感,很容易就把它杀灭了。

·如果家里面有感冒的人,要戴个口罩遮蔽口鼻。

·咳嗽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和手帕遮盖口鼻。

这是一个人的修养,同时也是对别人的保护。

尤其是家里面有小孩和老人,这个动作很重要。

·房间里面一定要注意通风,这个很关键。

·从预防流感的角度来说,不主张成年人亲小孩子,也不要用脏手去摸小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小孩子。

·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避免接触生禽或前往有生禽的场所;

·加强身体锻炼;

·接种流感疫苗;

戴口罩能不能预防流感?

取决于这个口罩是什么样的口罩。

如果是像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医用N95口罩,当然能有效隔离流感病毒。

普通的棉质、纸质口罩,也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能够隔离一部分的病原菌,但要完全隔离流感病毒可能做不到。

不过,流感病人应该戴口罩,因为喷出来的飞沫会引起周围的人感染。

流感可以通过药物预防?


可以。

大家都听说过这个药——奥司他韦达菲。

达菲的预防量和治疗量是不一样的,预防的量是吃半量。

但有一点,不主张随便使用达菲,没有任何暴露,没在流行季节流行的区域,也没接触过流感病人,就来吃药。

在非预防的人群里面乱吃这类药很容易造成耐药,导致药物治疗效果减弱。

所以,还是要针对需要做预防的人来做预防性的药物预防。

那么,哪些人需要做药物预防呢?

密切接触流感患者的人,看护患儿的人,去过疫区有密切接触的人,流感季节属于高危人群的人。

其实,最好的预防是接种疫苗,而不是使用药物。

流感真的会死人,好恐怖啊!

其实也不是这样的,大部分流感患者如果能够及时的识别,及时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预后还是蛮好的。

每年到这个季节,医院呼吸科的流感病人就会很多。

经过针对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大多数病人恢复的很好。

重症病人的并发症比较严重,需要的医疗干预会比较多,后续的康复需要一段时间。

根据重症病人受损的器官,医生会制定不同的康复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