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孽火:薛宝钗的“冷”与“热”

《红楼梦》众多人物中,若要问争议最大、最激烈的人物是谁,毫无疑问,非薛宝钗莫属。《红楼梦》中的薛宝钗,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真实的“圆整型”的人物,而非一个简单的“巧伪”的“扁平型”的奸佞小人所能概括。

凡心孽火:薛宝钗的“冷”与“热”

实际上,《红楼梦》对薛宝钗每多赞美之词,她不仅是绝色的美女、才华横溢的才女,更是“大家闺范”的“淑女”。薛宝钗的美貌,如第四回写宝钗:“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第二十八回“薛宝钗羞笼红麝串”又在宝玉眼中“看着(宝钗)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还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可见,宝钗容貌之美与黛玉之间难分高下,“难其左右于毫末”。

写薛宝钗之才华,真可谓诗词书画、戏曲酒令、佛典语录,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第三十七回《咏白海棠》李纨评黛玉、宝钗之诗道:“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第四十二回议论惜春画《大观园图》,宝钗是如何用纸,如何上色,如何起稿界画,如何取景的地步远近、增减藏露,如何人物的疏密高低、染脸撕发,甚至画笔碗碟、颜料矾娟等等,说得是头头是道。

宝钗更有“治家理财”之才。第五十六回探春“兴利除弊”,派人“承包”管园子生利息。宝钗却能更深一层“小惠全大体”,说:“凡有余利的,一概入了官中,那时里外怨声载道,岂不失了你们这样人家的大体?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那些管园子的人不服怎么办?宝钗对那些管园子的人说了一番道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借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

凡心孽火:薛宝钗的“冷”与“热”

这么用些“小惠”,果然众婆子是“各各欢喜异常”、“欢声鼎沸”。宝钗有一点是黛玉所万万不及的,即“待人处世”。

连将其视为情敌而处处敌视的黛玉,偶尔忘情也对宝钗交了心:“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怨不得云丫头说你好,我往日见他赞你,我还不受用,昨儿我亲自经过,才知道了。比如若是你说了那个,我再不轻放过你的;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真是周旋回护,左右逢源。如此美女,如此才女,如此贤女,如此淑女,“得妻如此,夫复何求?”奇怪的是,贾宝玉偏偏不爱宝钗只爱黛玉!第三十六回写宝玉在梦中还骂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薛宝钗的“冷”。

她在《红楼梦》中是以“冷美人”而著称的,可以说“冷”是薛宝钗这一典型人物重要的性格特征。薛宝钗的“无情”而“冷”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三十二回“含耻辱情烈死金钏”,写金钏和宝玉偶尔玩笑,被王夫人不分青红皂白劈脸打了一个嘴巴撵了出去。金钏含羞忍耻,难以见人,投井而亡。

凡心孽火:薛宝钗的“冷”与“热”

宝玉是“五内摧伤”,连王夫人内心也担负着沉重的“负罪感”,说“岂不是我的罪过?”几次泪下。而宝钗却面前为王夫人开脱“罪过”,说金钏投井“并不是赌气投井”,是“失足掉下去的”,“总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的情了”。

一个如花少女生命被无端地摧残夭折,就这样用几两银子被薛宝钗“冷冷”地“发送”了。

薛宝钗的“冷”,是对他人生命的“冷漠”,简直到了“冷酷”的地步!

虽然,这可能是精心刻意的“显性”的布置。作为“大旨谈情”的小说《红楼梦》来说,薛宝钗的“冷”最主要地是表现她在男女情欲的“冷”。

宝玉和黛玉,在为他们之间的“情”而撕心裂肺地炽热着、别扭着、吵闹着……但宝钗却是有意地“远”着宝玉,以致宝玉奇怪地问袭人:“怎么宝姐姐和你说的这么热闹,见我进来就跑了?”。

而在平时,更是处处以封建礼法的“闺范”的“淑女”形象显露自己,黛玉无意中在行酒令时露出《西厢记》中的“妙词”,被她发现说教了一通;史湘云兴致勃勃地结“海棠社”、拟“菊花题”,宝钗也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针黹是你我的本等。一时闲了,到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

凡心孽火:薛宝钗的“冷”与“热”

宝钗真的“无情”吗?特别是遇到像贾宝玉这样日日在姐妹中厮混,风流倜傥、俊俏多情的少年公子,怎会“日久”而不“生情”呢?

实际上,《红楼梦》也不露声色地写了她对宝玉之“情”。平日里,有意无意地往怡红院勤跑找宝玉,往往一聊就到深更,就连晴雯都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遭到贾政的毒打,几乎丧命。宝钗来送药,不觉真情流露,“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于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

薛宝钗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封建礼教,打造一个符合封建大家族所需要的“淑女”形象,自觉地努力以封建礼教压制自己的“情”,以显出她在“情”上的“冷”。

凡心孽火:薛宝钗的“冷”与“热”

《红楼梦》中还有一段关于薛宝钗的描写,很有意味。第七回写宝钗患一种奇怪的疾病,无论什么名医仙药都无法治愈,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必须服用“冷香丸”方能有效。脂批针对“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一句批道:“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因之,所谓“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就是“凡心孽火”,就是普通所谓“情欲”。

宝钗正是用封建礼教所要求之“冷”,来压制那天生“胎里带来的热毒”之“热”,来压制“凡心孽火”之“情”。但是,天生“胎里带来”之“情”之“热”,只能是表面上的、暂时的压制之“冷”,任是什么力量也无法消灭的,即使是仙人的“冷香丸”也无法“根治”。

天人相战,灵肉相搏,宝钗的内心也一定是很痛苦的。难怪她“病”了。对薛宝钗这样的“冷美人”来说,她或许能够赢得“婚姻”,但是无法赢得“两情相悦”的真正的“爱情”。

文化的理想国,让每一个诗意的灵魂,都有栖身之地。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