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低調的一座山 坐擁“天下第一亭”歐陽修寫讚美詩文百餘篇


位於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約5公里的琅琊山,因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任琅琊王時曾寓居於此而得名。景區自然風光秀美,人文景觀豐富,千百年來一直是達官顯宦、文人名士的雅聚之地。古人認為除了琅琊山,再也沒有別的山能與“蓬萊仙境”相比,因此自古有“蓬萊之後無別山”的美譽。

琅琊山雖有“皖東第一名勝”之稱,但其知名度卻遠不及山腳下的醉翁亭。北宋慶曆七年,琅琊寺住持智仙和尚為了便於時任滁州知州的歐陽修遊玩,特意在山麓建造了一座小亭。從此歐陽修常同朋友到亭中游樂飲酒,因其年齡最高,故自號“醉翁”,“醉翁亭”也由此得名。

據說當年歐陽修就是坐在醉翁亭裡的美人靠上,在小桌子前完成了那篇膾灸人口的抒情散文《醉翁亭記》。尤其那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更是家戶喻曉、令人神往。醉翁亭也因《醉翁亭記》一文而聞名遐邇,位居全國四大名亭之首,有“天下第一亭”的美譽。


歐陽修在出任滁州知州期間,撰寫了《醉翁亭記》、《豐樂亭記》以及關於琅琊勝景的詩文約一百多首,並由蘇軾為《醉翁亭記》、《豐樂亭記》書碑。數百年間,歷代文人在琅琊山留下了300餘塊碑刻,其中蘇軾、辛棄疾、戴季陶等人的作品堪稱我國書法瑰寶。

滁州在歷史上曾有歐陽修和王禹偁兩任賢能的太守,當地民眾為紀念他們,於北宋紹聖二年在醉翁亭北修建了肅穆典雅的二賢堂。二賢堂內供奉著王禹偁與歐陽修的塑像,以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朋黨論》木刻條屏。

出“醉翁亭”,穿過“醉翁行樂處”,便到了“古梅亭”。古梅亭為明代滁州判官張明道明於嘉靖十四年修建,亭前一株品種稀有的青梅,每年三月中旬伴杏花開放,五月掛果,歷經數百年風雨,仍枝茁葉茂,因相傳是歐陽修親手所植,故又稱“歐梅”。


始建於唐大曆六年的琅琊寺,依山就勢而建,是皖東著名的佛教勝地和古滁州十二景之一。寺廟千百年來幾經興廢,現存大雄寶殿、藏經樓、無樑殿、三友亭、濯纓泉等85處景點和遺址,其中最著名的吳道子畫“觀自在菩薩”像,堪稱稀世珍寶。

沿著“二九徑”或“天門登道”,可以登上海拔248.3米的琅琊山最高峰——南天門。每年正月初九,這裡都會舉辦規模盛大的“初九廟會”。1992年7月3日,中央電視臺琅琊山風光攝製組曾在此拍攝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奇觀,為琅琊山增添了無限神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