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謝娜上熱搜!一個萬人罵一個萬人捧,不會說話的人到底差在哪

最近,一檔真人秀《主持人大賽》節目,一開播就奪下收視第一,更是登上微博熱搜。被網友譽為

“當今中國主持界的最高水準。”

網友們紛紛稱讚這部節目“節奏緊張,全程高能,簡直就是神仙打架啊!”

而董卿在節目當中的點評,更是引發熱議。

點評參賽人姚軼濱時,董卿說:“醫生是在看人的病,記者是在看病的人”。

關於主持,她說:“其實主持人說這個主持稿,就是寫文章,最重要的就是“馭文之首術,謀篇之大端”。

聽完董卿的點評,微博裡不少稱讚:

“這是需要多少年的閱歷沉澱啊。比起貌美,她的從容、智慧更值得叫好。”

“富有詩書氣質華,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多讀書多看報!”

董卿謝娜上熱搜!一個萬人罵一個萬人捧,不會說話的人到底差在哪

一提到董卿,大多數人的腦子裡都會蹦出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對於董卿,我們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詞彙都往她身上堆砌。不僅僅是因為她有這個能力,更因為她值得。

而另一位主持界的“一姐”謝娜,最近也上了熱搜,不過她卻是因為感情風波上的熱搜。

說到謝娜,耳邊響起的還是那檔最熟悉的《快樂大本營》。可以說,這部綜藝節目,陪伴了多數90後的童年和青春了。小時候,我的爺爺奶奶也特別喜歡看這檔節目。汪涵何炅的智慧幽默,主持時的遊刃有餘、謝娜的嘻嘻哈哈,可謂是為這檔節目增添了不少風采。

可惜十多年過去了,我們都長大了,卻唯獨謝娜沒有長大。她還是一如既往地率真無邪。

知乎中有一個問題:謝娜為什麼這麼招人討厭?

其中有一網友答道:“謝娜十年不變的人來瘋式主持風格,太沒內涵。”

謝娜身為主持人,不專業的地方太多了。但是今天,咱們就一個點來說說,為何謝娜被踩、董卿被捧。

董卿謝娜上熱搜!一個萬人罵一個萬人捧,不會說話的人到底差在哪

作為主持行業的從業者來說,“表達能力”可謂是首當其衝。好的表達,正如董卿帶來的春風撲面;差的表達,如同謝娜的嚼而無味。

先來品品董卿的表達:

主持人大會上,董卿點評張安琪的表述時說道:“穩是你的一大優點,但有時候過於”穩“之後,就會讓人覺得有些平。在穩的背後,我們要看到”真“。

語言簡練,表達易懂且深刻。全程無尿點~

再來看看謝娜都在說啥:

在綜藝節目《僅三天可見》中,被姜思達採訪的謝娜,在回應網絡暴力時說道:“你說說我,這那的什麼那個,沒文化,主持水平差,我就覺得OK的,無所謂的嘛。”

還記得在某次金鷹晚會上,康輝談到直播中遇到突發情況的應對心得:

新聞主播隨時隨地會遇到突發情況,對我們來講原則就是以不變應萬變。不管出現什麼情況都要一直江夏區,比如提詞器黑掉了,你要像沒有發生任何事情一樣,把要報的新聞報下去。。。

話還沒說話,謝娜便發問:“開始編?”

“不是編,是你要記住,再比如跟記者連續的時候,導播告訴你。。。”

話還沒說完,謝娜插話:“就是演?”

作為主持人的謝娜來說,大概只有在《快樂大本營》這種有何炅在的地方,謝娜的裝瘋賣傻,才能博得眾人一樂。可是離開了這樣的舞臺、這樣的搭檔,謝娜的溝通表達,讓人只覺不專業。

董卿謝娜上熱搜!一個萬人罵一個萬人捧,不會說話的人到底差在哪

為什麼董卿的表達這麼受人歡迎呢?

僅僅是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麼?並非如此。腹有詩書氣自華只能代表她肚子裡有乾貨,是為她的表達賦能。更重要的一層原因是因為:

董卿善於運用“一言力”。

所謂“一言力”,是一言以蔽之,即說真正有用的東西。去掉一切浮誇無用的辭藻堆砌,將所想所欲之言精煉成“一言”。

想想看,當你聽著領導和同事的喋喋不休、家長的嘮嘮叨叨,有沒有一種慾望想要質問對方:“你到底想說啥?”說了那麼多,卻是越說越錯。

在一個時間寶貴,注意力分散的年代,我們恰巧需要具備這樣的能力,一言中的。

董卿謝娜上熱搜!一個萬人罵一個萬人捧,不會說話的人到底差在哪

所謂一言力,又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

1.概括力:間斷概括信息或想法的能力;

概括力,是我們每個職場人都需要學習的語言能力。

“電梯法則”的來源正好表達了這一觀點:

麥肯錫曾為一家大客戶做諮詢,諮詢結束的時侯,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在電梯間裡遇見了對方的董事長,該董事長問麥肯錫的項目負責人:“你能不能說一下現在的結果呢?”

由於該項目負責人沒有準備,而且即使有準備,也無法在電梯從30層到1層的30秒鐘內把結果說清楚。最終,麥肯錫失去了這一重要客戶。

概括力需要我們隨時隨地以最精簡的語言,表達出核心重點。而這,也是一言力的核心。

2.斷言力:敢於冒險提出斷言的能力;

我有一個說話的習慣:每當我的家人或朋友問我,他們做的飯菜好不好吃時。我經常回答:“還行”或者是“還可以”。看似是肯定句,實則是一般性否定句。

我們經常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以一些婉轉的詞彙表達我們的想法。這樣的思路在生活上行得通,在職場上卻未必。

想想看,你的領導會願意聽到,在他問你問題時,你告訴他:“感覺還行”“似乎是這樣”等等這種不確定語氣的詞彙麼?這個時候,斷言力就尤為重要。

什麼是斷言力?簡單來說,就是下判斷的表達能力。

比如上面提到的董卿的點評:“穩是你的一大優點,但有時候過於”穩“之後,就會讓人覺得有些平。

用詞果斷,才能夠精煉。

3.比喻力:瞬間說出讓人叫絕的比喻的能力;

“其實主持人說這個主持稿,就是寫文章。”

一句話,就把主持稿的用意和寫法全面呈現在大眾面前,沒有故作高深,也沒有彎彎繞繞。

我們中國人的文化和文字博大精深,有時候別人說出來的話,你可能聽不懂,但是打個比喻,就明白別人在說什麼了。

正如古代的詩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董卿謝娜上熱搜!一個萬人罵一個萬人捧,不會說話的人到底差在哪

什麼才是好的表達力?

好的表達力,是能說人話,讓別人快速理解明白,知道你在說啥。而這其中,不僅僅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要具備“一言力”,抓住事物的本質,一言而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