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鹤唳",说罗晋

观

古装大戏"鹤唳华亭"开播便引来热议如潮.剧情跌宕起伏、节奏紧凑,考究的衣饰、宏大的场景、隆重的仪式感,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老演员云集是该剧的一大看点:王劲松、刘德凯、张志坚、黄志忠交眏生輝,戏分不多的郝蕾,一颦一笑、举手投足可圈可点;其中不少小角色由老演员担当,他们用良心,以精湛的演技,为"华亭"巧妙地编织了一道宽阔斑斓的风景线.在一致认可夸赞老演员的同时,对男一号罗晋众说纷云,褒贬不一,我怀着好奇心看了6集,难以克制想说说罗晋.

罗晋生于8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本科,出道后主演和参演了7部电影,13部电视剧,凭着扎实的基本功,出色的演技,主演的电影"金碧輝煌",电视剧"绵锈未央"获得多个项奖.清朗英俊的外形,天赋的忧虑眼神,无论是二郎神楊戬、太子萧定权,或是李伟和重阳,从开始的第一步,便确定了他硬派小生的演绎之路.罗晋是一位极具潜质的年轻演员,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观

出乎意料的是:"鹤唳"才播放第一集,就有人放言''看不下去","再不跟"云云,原因之一"38岁演20岁装嫩",叫年少的金瀚大哥,成为笑柄;原因之二:"罗晋的表演僵硬","怯懦好哭'',"性格、身格与原著相去甚远",原因之三:老演员太强,男主角太弱,压不住阵".所有的不是,全是罗晋,一旦此戏不红,责任也全在罗晋.

观众直言表达个人的评议,对节日的关注与热情难能可贵,费解的是,一部60集的大戏,为什么仅看一集就妄下结论?因为一个你看不顺眼的罗晋,放弃整个戏,我相信热心的观众不会作这种轻率之举.不看倒也罢,还得在网上哇哩哇哩,求得更多人的支持,居心何在值得怀疑.我不是罗晋的粉丝,而且从不追星,一个影视爱要者而已,在此我要向谩言伤人的朋友提个醒:恶意的误导、不责任的定论、盲目的跟风,很容易毁一部戏和一个演员.于心何忍?罗晋的实力究竟如何,看完再下结论不迟.

观

习惯了亮眼的小鲜肉,喜欢拿年龄说事.三.四十岁的男演员,扮演二十几的青年,中外影视坛屡见不鲜,角色与演员之间,神似重于形似,只要演员体态不违和,通过演技和化装,可以缩短年龄的差距,但凡成熟的观众群体,是可以接受的.罗晋不需要装嫩,因为他本身就年轻,他扮演的太子很不错.虽然沉闷而充满悲情,但掩不住一身的正气、坚韧与活力.

.细皮嫩肉的金瀚看似比弟弟小,现实中弟弟比哥哥显老相的不是没有.大王子轻浮放荡,有父皇偏袒、母妃撑腰、岳父罩着,逍遥自在,为所欲为,自然显得年少;太子少年丧母,父亲不待见,处处被算计遭打压,防明枪暗箭,生活如覆薄冰,二十岁的太子,远远超越了他所能承受压力的极限,老沉持重+忧虑,能不显大吗?导演选谁演谁,一定有他的道理.如果让金瀚与罗晋对换角色,那才可笑呢.急功近利让人肤浅、浮躁,人们往往只注重事物的表象,

请不要说罗晋的形象与原著中的太子不符合,千人眼中千个太子,影视剧是高于原著的再创造.

观

观众公认"鹤唳"拥有强大的老演员阵容,导演慧眼识珠令人折服.有人又说:相比之下男主显得弱势,镇不住台.......,试问:哪一部影视剧只彰显个人能力、单凭一已之力能镇住台?如果只希望看个人能力,不如去听单口相声或看独角戏.每一位老戏骨,都是从幼稚青涩中走过来的,老演员以老练老到的实力盖过年轻演员的锋芒,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老演员在"华亭"剧里的表现值得标榜与赞扬,但不宜与年轻演员作比较.如果一群老演员镇不住台、撑不起戏,那才是演艺真正的悲哀. 前靠与晚辈,没有强弱之争,惟有带动与传承,绿叶赛红花,何尝不是一种独特的美."鹤唳华亭"虽然只播到6集,老演员的强势锐不可挡,可以想象后继的54集,将足以展示他们高超的演技和个人的风貌.

文明健康的影视市场,不以颜值决高下;不以年龄论成败,评议作品而不对人,不盲从不偏信.所以我相信既有实力又有颜值的罗晋,不愁没有观众,更相信广大观众的审美能力日趋提高,娱乐市场逐渐成熟,会予古装大戏"鹤唳华亭"公正的评定,期待着罗晋给观众一份满意的答卷.

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